老区新貌 | 梅州:老区展新貌 照亮振兴路

南方日报

编者按:不忘初心,饮水思源。推进老区苏区全面振兴,让老区苏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一直以来牵挂的大事。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区苏区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把老区苏区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来抓,专门召开全省性工作会议,出台专项扶持政策,真金白银投入,真抓实干帮扶,用心用情用力推动老区苏区全面振兴发展。

为总结盘点我省老区苏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南方日报即日起推出“老区新貌”系列报道,全面展示广东推进老区苏区特别是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海陆丰革命老区牢记嘱托谋发展、全面振兴焕新颜的生动实践。


梅江河畔,生机盎然,又到春潮激荡时。

聚焦中部,首单货物顺利通关,梅州综保区正式封关运行;望向西部,梅州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第二条高铁——梅龙高铁贯通第30座隧道工程,梅州投资最大的单体基建工程——梅蓄电站一季度总产值超6900万元;放眼东部,大埔县西河镇人山人海,镇级全域旅游为乡村振兴注入旅游的动力……

振兴苏区,时不我待;共同富裕,民之所盼。

苏区梅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乘势而上,把苏区精神化为接续奋斗的动力与实际行动,把政策红利转化为振兴发展成果,以实际行动努力找到一条加快苏区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破题路径。

弘扬苏区精神▶▷

把政策红利转化为振兴发展成果

邻近午时,大埔县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内仍有游客驻足观赏,细品着浮雕墙上所描绘的战略纪要。在这里,你能听到来自八方的游客用客家话、粤语、闽语、潮汕话等各式方言交流着观看感受。

梅州的红色魅力何在?历史中已有答案。

滔滔韩江,巍巍笔枝尾山,见证着光荣的历史。1927年10月,三河坝战役在这里打响。“没有三河坝战役,就没有井冈山会师”,参加南昌起义的肖克将军如此评价。

头饮梅江水,背靠虎形山,梅州是开国元帅叶剑英的故乡。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大开国元帅中的八位元帅,都曾在梅州留下战斗的足迹。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梅州建立了东江苏维埃政府,成立了红十一军,开辟了著名的中央红色交通线。4560多名梅州英雄儿女在这片土地上献出了宝贵生命,为中央苏区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关怀,省委、省政府的支持指导,为梅州老区苏区加快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近日,国家水利部公布第十一批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单位名单,梅州市大埔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处名列其中。去年,历经半个世纪艰苦推进、耗时5年建设的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正式下闸蓄水,标志着这项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初步具备防洪功能,将惠及沿线700多万人。该项目也是目前我省乃至东部沿海地区单体水利项目获中央投资补助最大的项目。

这是梅州苏区振兴的发展步伐稳而有力的生动写照。乡村振兴省级考核连续三年获“优秀”等次;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5年居全省第一;森林覆盖率居全省第一;群众安全感稳居全省前列,扫黑除恶满意率居全省第一……

这些变化的背后,诠释的是不做“谈将”做“干将”的苏区干事创业精神。苏区风骨,薪火相传,如今这股热血已融入后辈血脉,激励着梅州人民奋勇向前,转化为不懈发展的动力。

数据显示,实施苏区振兴政策以来,梅州经济社会发展有了长足进步。全市生产总值由2011年的695.75亿元增至2021年1308.01亿元,顺利完成“十三五”确定的经济总量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交通、水利、能源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或加速推进,全力加快振兴发展步伐。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为全面振兴发展塑造坚实支撑

春已至,农桑起,四月的梅州大地,一派春忙新图景。

走进希望的田野,乡村振兴奋战正酣。从“一纸规划”绘蓝图到“多点开花”抓实干,梅州在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的基础上,力度不减干劲不松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在漳溪河两岸,唯美的田园风光、富有客家特色的民居、舒适感满满的人居环境,勾勒出一幅幅村村有特色、处处景不同的美丽乡村画卷。

沿着平坦的柏油路驶入西河镇漳北村,白墙黛瓦的精致农房与稻田相映成趣。美丽乡村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桃花源,如今已在漳北村成为现实。

今年65岁的村民饶选林,每当打理完稻谷后总习惯在家门口的晒坪上喝茶,很是惬意。“以前村里很多烂房子,柴草也乱堆,环境很不好。”饶选林回忆说,如今漳北村成为出了名的美丽村,很多外村的人晚上都到村里来散步。

梅州要美,农村必须美;梅州要富,农民必须富。

漳北村成功申报2020年广东唯一省级蜜柚种植标准化示范区,村里打造了500亩示范区。漳北村村民官佳进告诉记者,从播种、施肥到套袋、采摘,蜜柚种植每一步都有精细明确的标准和规范。“家里5亩柚子树有了品质保障,销路也不愁了,一年下来能多挣3万元。”

广袤绿野层层碧波荡漾,红色沃土厚植奋进力量。

近年来,抓住产业振兴这个关键,梅州让农民在“家门口”就有活干,实现工资收入、土地收入双增,家庭经济和集体经济双赢,规模发展梅州柚、嘉应茶等优势产业。

当前,梅州的乡村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一片叶子撬动一个产业、小小黄骨鱼游出致富路、振兴路上“鸽”显神通、“赏花经济”带火乡村旅游……立足生态发展区定位,梅州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抓手,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茶罐子”“水缸子”,以产业振兴为全面振兴发展塑造坚实支撑。

提升内生发展动力▶▷

走对走实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3月28日上午,一声“滴”响,梅州综保区卡口自动抬杠,一辆装载法国进口酒液的集装箱卡车成功经过系统自动识别对比,仅用时7秒便经过智能卡口顺利驶入综保区内。首单货物顺利通关,标志着梅州综保区正式封关运行。

作为广东首个内陆型综保区、梅州首个国家级发展平台,梅州综保区目前拥有海关注册登记企业10家,预估投资总额5.4亿元,全部达产后年进出口额预计达24亿元。

时隔两天,3月31日上午,随着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平元按下生箔机电源开关,薄如蝉翼的铜箔随即剥离卷取,嘉元科技白渡基地一期1.5万吨高性能铜箔项目二号车间正式投产,助力梅州培育铜箔百亿产业集群、打造“中国铜箔之都”。

近年来,梅州蹄疾步稳迎接新发展阶段,发展的步伐更加清晰,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梅龙高铁、梅州综保区、国际无水港、跨境电商综试区以及一批产业项目,不断跑出“梅州速度”,干出“梅州风采”。

梅州综合保税区内的博捷酒业(广东)有限公司日前迎来首批从法国进口的白兰地酒液。“相关部门都主动联系我们,耐心帮助解决企业遇到的各种问题。”该公司总经理黄壁明深有感触,“梅州速度和梅州服务,名不虚传,我们追加投资600多万元增资扩产”。

当前,梅州用心谋项目、用情招项目、用力推项目,更用功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找准“用户需求”、坚持“用户思维”、注重“用户体验”,全力打造懂企业、懂市场的阳光政府,想企业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实现多方共赢发展。

嘱托,声声入耳;前行,力量倍增。对照老区苏区人民的期盼,梅州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走对走实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奋力推动老区苏区全面振兴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汪思婷

【原标题】

梅州

老区展新貌 照亮振兴路

以奋进之力实干之行推动红色苏区绿色发展

编辑 毛帅楠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