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光明区一届四次党代会召开

南方+ 记者

4月15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深圳市光明区第一届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会上,区委书记、区长蔡颖作了题为《策源原始创新 先行科研经济 集聚创新人才 奋力谱写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建设新篇章》的报告。

报告回顾总结了2021年工作成绩,研究谋划2022年目标任务,提出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奋力谱写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建设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光明区一届四次党代会召开

8个聚焦回顾赶超奔跑的2021

2021年,光明区锚定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奋斗目标,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为总牵引,推动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报告用了8个聚焦,来回顾总结不平凡的2021:聚焦讲政治、筑忠诚,前行方向更加笃定;聚焦集中度、显示度,创新要素加速集聚;聚焦高质量、高颜值,城市形象更加靓丽;聚焦稳增长、激活力,发展动能更加强劲;聚焦增福祉、促均衡,人民生活更加幸福;聚焦守底线、优服务,基层治理更加高效;聚焦揽全局、聚合力,民主法治更加健全;聚焦筑堡垒、强引领,党的建设更加有力。

一组组数据给出了实实在在的证明:

顶层设计持续完善。《深圳光明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等文件印发实施。《深圳经济特区光明科学城发展促进条例》列入市人大常委会立法预备项目。市领导强力统筹、市区紧密联动的协同推进机制高效运作。

创新载体加快建设。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等2个大科学装置和综合粒子设施首栋建筑完成土建主体建设。国家环保产品质检中心等6个前沿交叉研究平台投入运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一期全部交付使用,深圳理工大学过渡校区投入使用、永久校区动工建设。

参会党代表

“双高”行动初见成效。出台专项实施方案,细化分解58项具体任务,推进落实工程质量全流程监管等8大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城市名片塑造等12大专项行动。

攻坚克难任务有序推进。全年消化拆除违建525万平方米,城市更新供地31.9公顷,整备土地352公顷,土地整备考核连续6年排名全市第一。

城区环境再添新颜。科学城大装置区等6大景观提升重点片区完成主体工程。科学公园完成总体设计、顺利开工,凤凰公园等19个公园投入使用,全区公园总数达279个。

经济发展提质增效。GDP增长12.9%,增速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1.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全口径税收增速全市第一。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编制实施《光明区“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安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超6亿元。完善“1+4+N”产业政策体系,率先发布全国首个合成生物领域专项扶持政策。

教育发展量质齐升。引进市二幼等6所市属公办园打造特色幼教集群。与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深圳技术大学3所高校联合办学。全年新增公办学位10440个。

医疗事业均衡发展。中大附七医院二期、国科大深圳医院新院区动工建设,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顺利封顶,区妇幼保健院项目稳步推进。

住房保障持续加强。开工建设公共住房7916套、供应3289套,市考核区安居工程任务连续三年排名全市第一。

三大发力点铸造“理想地”“新泉眼”“梦家园”

站在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新起点,奔跑中的光明迎来了国家战略交汇叠加、创新能级全面提档、发展动能加速转换的历史机遇期。

作为深圳决胜长远的关键板块,光明重任在肩。市第七次党代会聚焦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对提升“五力”、打造“五地”进行系统部署;市委七届二次、三次全会都对光明科学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专门部署打造环大科学装置产业带。光明承载着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光荣使命,肩负着为深圳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破题先行的重大责任,光明的创新能级直接影响深圳的增长后劲。

报告提出要锚定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奋斗目标不动摇,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为总牵引,持续深化拓展“集中度显示度、高质量高颜值”新内涵,坚定扛起时代赋予光明的历史使命,争做代表深圳参与未来科技竞争的第一艘“冲锋舟”。

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当前必须集中力量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

——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这是光明科学城与生俱来的核心使命。要让创新要素高度集聚,提升创新载体集中度显示度,以最大的力度建设大设施、汇聚大院校、运营大平台、吸引大学者,构建功能强大、联动紧密的创新共同体,加快形成光明科学城的强大磁吸效应。要让创新生态活力迸发,将创新之魂融入城市品格,大力营造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促进创新的市场环境、催生创新的融资环境、包容创新的社会环境,让一流的创新生态成为光明的闪亮名片。要让创新支撑坚强有力,向“冷板凳上那颗火热的心”致敬,推出更有温度、更具厚度的支持政策,支持科学家聚焦重要方向“十年磨一剑”,潜心攀登“从0到1”的原始创新高峰。光明,必将成为发动原始创新的“理想地”。

——打造科研经济先行地。这是光明科学城产业蝶变的战略抉择。要强化源头创新引领,以大科学装置高水平开放共享为牵引,以科研成果定期发布、先进技术共创共享为支撑,支持龙头企业联合科研院校、上下游企业开展集中攻关,促进产业链、科技链紧密联动,培育招引生态主导型领军企业,梯次孵化高成长型科技企业,吸引集聚关联型创新企业,形成科创企业集群发展态势。要打造科研成果产业化生态,规划建设环大科学装置产业带,推出定制化扶持政策,推广“楼上创新、楼下创业”综合体模式,搭建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的一流服务平台,供给高品质专业化的一流产业空间,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成果产业化基地。要提升科创服务业能级,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业和科技信息服务业,厚植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发展沃土,撬动各类资本支持科技创新,促进创新链、资本链有机结合,帮助更多初创企业跨过“死亡之谷”、飞跃“达尔文海”,生长出深圳未来10年、20年最具创新活力的企业。光明,必将成为一流产业集中涌现的“新泉眼”。

——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地。这是光明科学城决胜长远的必由之路。要让品质生活触手可及,塑造令人流连的城市风貌,营造活力多元的文化氛围,打造高品质的教育医疗服务,使综合生活成本友好适度,让各类创新人才来了就不想走、来了就成为光明人。要让创业服务便利可获,出台全方位创业扶持政策体系,提供创业资金、创业场地、创业服务等全链条支持,推动创新的种子良性发育、茁壮成长。要让科学家园人气可聚,高标准建设“科学家谷”“创新街区”“人才社区”,打造创新功能、商务功能、文化功能融合发展的高品质生活空间。光明,必将成为世界一流创新人才宜居宜业的“梦家园”。

2022年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光明感恩奋进再出发的关键一年。

锚定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奋斗目标,光明将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加快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

报告指出,2022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确定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要重点抓好九方面工作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推动管党治党取得新成效;

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推动光明科学城创新能级实现新提升;

打造科研经济先行地,构建科研经济引领型“3+2+3”现代产业新体系;

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地,增创城市竞争新优势;

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绘就田园都市新画卷;

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开放,焕发体制机制新活力;

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探索城市全生命周期治理新路径;

全面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向往;

着力强化城市核心功能,推动发展能级实现新提升

科学是永不落幕的璀璨星河,光明是驶向未来的科学方舟。新征程上,光明区将大力弘扬光明科学城“自由探索、开放包容”的科学精神,秉承坚守“赶超奔跑、追求卓越”的创业文化,以勇气担当大任、以进取决胜未来。

【记者】柳艳






编辑 文海燕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