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助力,顺德企业抢喝预制菜万亿级“头啖汤”

南方+ 记者

banner

民以食为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需求也从吃得饱提升成吃得好。

在家吃实惠,在外吃美味。近两年受疫情影响,人们居家时间增多,“在家中能吃上既实惠又美味的菜品”的需求,催生出预制菜这个万亿级市场新风口。

春江水暖鸭先知。身处“世界美食之都”的顺德餐饮企业,正迅速研发创新预制菜产品,力图抓住市场先机。其中,不少“黑科技”正成为企业抢喝预制菜万亿级“头啖汤”的秘笈。

智能冷链物流为预制菜“保驾护航”

预制菜要保持最佳口感,就离不开低温冷鲜。

事实上,以液氮技术为代表的低温冷冻,是预制菜全行业的普遍技术基础。已有不少实验成功证明,经过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急速冷冻后的鲜鱼,解冻后能够出现短暂的“复活”现象,证明极冻能够最大程度保存食材的最佳状态。

与此同时,预制菜也需要在最短时间运送到消费者手中,尤其对于生鲜预制菜产品,24-48小时是黄金期。

但如何让冷冻的食材从加工厂走出,全程保持低温,最快送到消费者手中?将商家与快递企业在物流链上无缝衔接,这无不考验着物流园区的冷链技术保障“硬实力”。

位于顺德陈村镇的国通物流城,是佛山单一体量最大、全省前五的物流园区,入驻了包括德邦、顺丰、京东、叮咚买菜、鲜品达等企业,其中德邦更将华南地区集散中心设置于此。

针对预制菜对冷链物流的高要求,该园区早已配备现代化冷链物流、加工中心及产业配套服务区,包含1℃至10℃冷藏库、零下18℃至零下25℃冷冻库,满足各类预制菜对温度的需求。

在多温仓储基础上,物流城还在园区建设数字化园区运营服务。“我们会鼓励入驻园区企业上马智能化设备。”国通集团副总裁严伟焜说,如今园区内也上线了无人化管理,以此作为“智慧物流园区”的新突破,为预制菜走进更多家庭的餐桌提供运力保障。

顺德陈村镇的国通物流城,是佛山单一体量最大、全省前五的物流园区。 受访者供图

“黑科技”让顺德鱼生走入千家万户

要论顺德哪个菜品最好吃,恐怕一万个食客有一万个答案;不过要论顺德哪个菜品最出名,“顺德鱼生”显然当之无愧。

口感鲜嫩、爽滑、弹牙,是顺德鱼生最大的特点,这也使得要品尝正宗顺德鱼生,必须要来到顺德本地。一直以来,让“顺德鱼生”这个特色美食品牌走出顺德、走向全国,一直都是相关行业的努力方向,而借助预制菜的风口,这个梦想正在成为现实。

如今,由顺德北滘镇餐饮协会联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共建的顺德美食工业化研究院,正在对顺德传统美食标准化生产开展技术攻关。

“要保持预制菜的还原度,就需要‘实验室和厨房’‘博士和厨师’‘科研和产业’三方面的结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顺德美食工业化研究院院长廖森泰说,研究院目前拥有50名科研博士、100多位厨师,已有三项技术实现了产业化。

其中,放心鱼生产品便是研究院攻克的重要成果之一。如何最大程度灭杀鱼肉中的寄生虫,又尽可能保持鱼生特有的口感?对此,研究院依靠研发,创建了“超低温冷藏+保护膜灭杀”组合办法,一举解决了顺德鱼生的食品安全与冷藏保鲜技术瓶颈,相关产品正陆续走进餐饮店,并加速走进更多家庭的餐桌中。

顺德鱼生正借助预制菜的风口,走向更大的市场空间。资料图片

顺德鱼生正借助预制菜的风口,走向更大的市场空间。资料图片

随着日前顺德推出了预制菜“六个一”工程,将打出“支持政策”“产业园区”“发展基金”“产业大会”“人才培养基地”系列组合拳,这让越来越多的顺德预制菜企业感受到行业“起风了”。

“我们希望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在技术支持、科研创新的助力下,进一步推动更多顺德美食以预制菜的形式,走向全国。”廖森泰说。

【南方日报记者】李欣 蓝志凌

二维码

编辑 陈禧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