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古驿道丨高州驿道·遗迹(址)③

茂名史志
+订阅

高州驿道·遗迹(址)③

兴文石桥

兴文石桥,位于潘州街道南桥居委会。横跨南关街与南宫岭之间的鉴江支流上,处于城南两水之冲,故又名南桥。由于该桥原为木质梁架结构,每逢洪水季节,桥则被冲毁。明代崇祯五年(1632年),举人卓锡、蒋国绅以培气脉、畅文风为由,倡议捐资甃石(砌石)建桥。义捐者94户,集资白银600余两,以石材建桥,起名“兴文石桥”。当地百姓又将这桥叫太平桥。

兴文石桥长14.8米,宽4.5米,高7.25米,桥底两墩三孔,墩为棱形,石条迭砌;桥面在青砖之上再以33条花岗岩石条排铺,每条石长5.4米、宽0.37米。桥两边分别竖有十条方形石柱,柱上横向镶嵌着九条花岗岩石条栏杆。整座桥呈拱形,结构严谨。“兴文石桥”在府城的南门通道,清代乾隆年间重修,至今坚固完好,仍在通行,是高州唯一保留完整的明代桥梁。现为高州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会坡古榕树

会坡古榕树,位于潘州街道南湖塘居委会会坡村。处于会坡村的高州市第二小学后面,树龄有280年以上。此树在古代进城驿道必经之地,至九十年代前东面叉道路可以到笔架山,西面岔道可到小观山。

挂榜岭古驿道

挂榜岭古驿道,又名茂岭古驿道,位于石仔岭街道。驿道在挂榜岭茂岭坳(挂榜岭森林公园内)。光绪《高州府志》卷六“舆地志形胜”篇:“附廓之邑为茂名,茂岭耸于前,鉴江拥于后。”此岭南面有笔架山,连绵起伏,山峰耸峙,明清时期高州八景之二的“茂岭晴岚”和“笔架青峰”,便是指挂榜岭和笔架山。

据清光绪《茂名县志》记载:“茂岭上有一坳道,在县南五里,为县东南来城捷径,向在岭坳辟路,累石级硪。”光绪年间官员江利春倡修,用花岗岩石和青砖铺砌,而致“层级成步”。驿道现已被废弃,现存宽度约1.5米,长约数百米。

桥铺古驿道

桥铺古驿道,位于金山街道里麻村委会。里麻村内驿道全长约有2000米。清朝时在金山街道红粉村设有红粉营,驻军约300人,里麻村设有里麻汛,驻兵约30人,把守进出高州城道路。在车公庙(现称里麻社)附近,从石鼓墟有驿道到达红粉营,连通五个汛的兵力,以相互做照应。

(图片除了署名外,均为茂名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提供)

【茂名古驿道 | 高州驿道·遗迹(址)④(待续)】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