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突破,改革创新!《河源市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印发

广东生态环境
+订阅

日前,《河源市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规划》阐述了河源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条件,总结了近年来河源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与挑战,明确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系统地提出发展目标和指标、重点任务和实现路径及保障措施,形成可落地、操作性强的规划文本。《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规划期为2021—2025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河源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据和行动纲领。

《规划》指出,在“十四五”时期,河源市生态文明建设将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重点突破,统筹推进”“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改革创新,制度保障”原则,争取到2035年“示范区”“排头兵”地位更加凸显、碳排放按期达峰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美丽河源基本建成、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根据主要目标,《规划》围绕建立绿色低碳化经济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体系、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美丽家园、统筹山水林田湖保护修复、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主要目标列出具体举措及明细指标。

其中,到2025年要达成这些指标

❇️ 公园500米服务半径覆盖居民区面积比例达80%

❇️ 农村厕所普及率达100%

❇️ 全市80%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标准

❇️ 高质量实施227公里碧道建设

❇️ 城市、县城和建制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100%、95%和75%

❇️ 新建城镇污水收集管网237.55公里

❇️ 改造老旧管网26.5公里

❇️ 改造合流制管网20公里

在建立绿色低碳化经济体系方面,河源市将加快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推进产业结构绿色升级,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积极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体系方面,河源市将打造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优化城镇和农村生态空间;在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美丽家园方面,河源市将在环境质量、城乡人居环境、环保基础设施上持续发力;在统筹山水林田湖保护修复方面,将做好“山”“水”“林”“田”文章;在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方面,将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健全自然资源管控制度,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方面,将培育生态文化,倡导绿色模式,加强宣传,推行垃圾分类。

来源/河源日报、河源生态环境

整理/广东生态环境微信编辑小组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