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天,赏花正当时
正是百花争艳的季节
广东各地街头俨然是一片花海
图源:广州日报
还有人贴心地奉上了
春季赏花时间表↓
图源:广州新闻电台
但面对满街绽放的鲜花
本应笑靥如花、花下合影的赏花人
竟几欲落泪!这是怎么回事?
穿着长袖,戴着护目镜、口罩等
“全副武装”的赏花人居然也不少
到底发生了啥?
背后有故事!
原来,花下落泪竟是因为有不少人对花粉过敏,喷嚏不停、泪眼汪汪,也就是患上了我们常说的“花粉症”。
具有花粉过敏体质的人,在吸入或接触花粉变应原后,可能会出现: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哮喘、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等。
对于花粉过敏人群来说,百花盛开的春季并不友好。
花粉症的罪魁祸首不是花
花粉是种子植物的雄性生殖器官,雄性生殖器官需要借助风力或者昆虫与雌性花蕊进行结合,结出果实、散播种子,所以花粉也分为虫媒花粉和风媒花粉。
在春季,引起花粉症的多是风媒花粉,且以树类为主,如柏树、柳树、桉树、桑树等。
图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过敏科
在初春,杨树和柳树的雄株,都长出毛毛虫一样的花絮,虽是个小小的“花束”,但其产生的花粉数量却极为庞大。
让我们感受一下
一棵树的花粉数量有多大
↓↓↓
风媒花粉干燥、体积小又轻飘飘,凭风力就可以飘散至数公里以外。
在硬质地面、高温与低湿环境下,它们还更加有活力,能传播更远。
即使是失去活性的花粉颗粒,仍然具有致敏性!
显微镜下的花粉颗粒
图源:中国气象数据
而桃花、杏花等是“虫媒花”,其花粉颗粒大、重而黏,不易导致过敏。
花粉症和感冒,区别很大!
打喷嚏、流鼻涕、鼻痒这些症状和感冒类似,应该如何区分花粉症和感冒呢?
花粉症可表现为吸入花粉后诱发鼻堵、眼红、眼痒、咳嗽、喘憋、红斑、风团、瘙痒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哮喘,荨麻疹和过敏性皮炎症状。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外阴痒、肛周痒,甚至子宫痉挛引起阴道出血。
科普君为大家整理了以下的对比表格,建议码住!
_ |
症状 | 病程 |
花粉症 | • 首发症状是鼻痒。 • 阵发性地打喷嚏,每次多于三个或数十个,并有大量清水样涕。 |
• 持续的时间较久。 • 发作常有一定的规律性。 |
感冒 | • 流鼻涕、打喷嚏、鼻塞,但不会鼻子痒。 • 在初期时是清水样鼻涕,后来是黄色黏稠脓涕。 • 常伴有头痛、发热、肌肉疼痛等。 |
• 一般7~10天即可痊愈 |
花粉症虽是春季常有的过敏现象,但仅把它看作是“恢复期较长的感冒”,就大错特错啦!不要小瞧了花粉症。
花粉症并不是小事!
花粉症初期症状较轻,但通过以后每年不可避免的反复接触,周而复返,症状就会逐渐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它也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
花粉症竟会让人变傻
2020年7月发表在《儿科过敏免疫学》的一项研究指出,花粉过敏儿童在花粉季节时认知功能会受影响,反应会变慢。
研究包括了43名草花粉过敏性鼻炎儿童(8-17岁),并以26名匹配的非过敏性儿童作为对照。
研究发现,花粉过敏的儿童确实存在空间工作记忆中认知功能受损,过敏组对比非过敏组更多。但是在非花粉季节时,两组之间没有差异。
花粉症会让人变丑?
花粉症患者由于鼻塞,会不自觉地用嘴巴呼吸,慢慢地就会从“鼻呼吸”改为“口呼吸”。
而长期的“口呼吸”会导致:
▶ 牙齿排列不整齐,甚至出现龅牙;
▶ 颈部肌肉紧张,影响面部肌肉和“表情管理”;
▶ 下颌过度延伸,甚至会出现地包天。
国外一位小男孩就因常年过敏性鼻炎而用嘴呼吸。照片记录了他从10岁到17岁面容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花粉症会导致心理焦虑
2010年发表在《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健康状况在所有领域都有所下降。
同时,虽然患者在人格特征上没有明显差异,但有发展焦虑情绪的倾向。
花粉症会导致睡觉时缺氧
《鼻过敏杂志》中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过敏性鼻炎患者中,86.9%的患者在睡眠方面存在损害,84.9%的患者在工作生活方面存在损害,81%的患者在社交活动方面存在损害,90.1%的患者在身体活动方面存在损害。
花粉症患者睡觉时,口咽部舌根会后坠阻塞气道,如果这时鼻子因过敏性鼻炎不能正常呼吸,就会导致缺氧!
花粉症防治有妙招
前几日,中国天气网推出全国花粉过敏预警地图。广东地区可能诱发花粉过敏,大家应该提高警惕。
花粉症患者群体如此庞大,花粉高发期,有哪些做法是可以减少伤害呢?
防
简单粗暴且最有效的方法
花粉过敏三分靠治七分靠防。
通过“不出门”来预防花粉症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花粉可通过门窗缝隙进入室内,有一定的过敏几率。
在室内
除了关闭门窗外,可保持空气湿润。
湿润空气可以增强我们气道黏膜的湿润度,鼻腔拥有较大程度的过滤功能,能够减少或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发作。可在屋内适当使用加湿器。
在室外
请注意戴好口罩。必要时,穿长袖衣物、戴护目镜。
建议佩戴含熔喷布层的医用口罩和专业防护口罩!纱布和无纺布口罩的缝隙较大,预防花粉过敏的效果较差。
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在鼻腔局部涂抹花粉阻断剂。
气象条件对花粉的传播也有着重要影响。当天气晴朗、风力在3至4级之间、最高温度在15℃至25℃之间、相对湿度在15%至30%之间时,最利于花粉的聚集和传播,外出需注意防范。
另外,应避免在空气中花粉含量较高的傍晚出门。白天风较大,大部分花粉在高空中飘浮,到傍晚时风力减小,花粉沉降到2米以下,容易被吸入呼吸道。
外出回家后,要及时洗脸、冲洗鼻腔、沐浴等,减少身上花粉颗粒防止误碰或者吸入。
洗
安全、有效、方便的辅助治疗
鼻腔冲洗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辅助治疗方法,可清除鼻内刺激物、过敏原和炎症分泌物,减轻鼻黏膜水肿,改善黏液纤毛清除功能。
图源:youtube.com
建议到医院或正规药店购买洗鼻器,遵循说明书来使用。冲洗液也要询问医生或专业人士,不要自行配制食用盐水或用自来水冲洗。
图片来源:youtube.com
滑动查看,学会鼻腔冲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药
普遍又靠谱的方法
过敏性鼻炎目前尚无法根治,但可通过规范治疗使病情得到控制,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是如今较为普遍的治疗方法。
网红喷剂、民间偏方别乱用,真正有用的是以下这些药物:
糖皮质激素
目前推荐治疗花粉症的一线用药。局部用药,在患处持续控制炎性反应,全身吸收很少,副作用低。
抗组胺药物
包括口服及鼻喷剂型,是花粉季节中最常用的对症药物,大多数能有效地控制过敏性鼻、眼症状。
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与口服抗组胺药联合使用,对鼻塞等症状缓解更显著。
减充血剂
可快速有效地缓解鼻塞,如麻黄碱滴鼻剂。但此类药物不要连续使用7天以上。
注意了,任何药物,使用都要谨遵医嘱!
✎ 科普知多D
以上提到的,都是对症治疗的方法,那么,对因治疗方式有木有?
有的!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是过敏性鼻炎唯一的对因治疗方式。目的是诱导机体对过敏原免疫耐受。
目前临床中针对尘螨的免疫治疗已达到标准化治疗,有皮下注射及舌下含服两种方式。而对于花粉过敏免疫治疗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有关黄花蒿的免疫治疗,已经进入Ⅲ期临床试验,有望不久的将来应用于临床。
花粉症高频问答
1
花粉症会遗传吗?
医生介绍,有25.3%的病人有家族遗传史,父母都过敏孩子过敏几率可能近50%。
但是同样是过敏体质,父母与孩子不一定对同一物质过敏;即便是对同一物质过敏,也不一定发病。
2
花粉症也能后天形成吗?
真正的过敏原需要后天反复接触后才会形成。
致敏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你很早之前就致敏了,只是尚未发病。
3
花粉过敏能打新冠疫苗吗?
花粉过敏史不是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禁忌。
但是有三种情况,如果出现过敏,就不能打疫苗:
一是过去接种过某一技术路线的疫苗,出现症状不能接种;
二是对接种的新冠病毒疫苗当中的某种成分过敏,后续也不能接种;
三是过去打过其他疫苗,出现严重的过敏性反应时,也不能接种疫苗。
如果正处在花粉过敏的急性发作期,尤其是出现了一些严重的合并症的时候,建议缓种新冠病毒疫苗。
4
病毒会通过柳絮飞扬传播吗?
不会。
在过去两年多的研究当中,没有发现飞絮可以吸附病毒,另外一方面,到目前为止没有关于飞絮造成感染的报道。
新冠病毒一般不会以游离病毒方式直接从一个感染者传染给健康人,新冠病毒通常以飞沫作为载体,吸附在微小的飞沫颗粒表面,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将飞沫排出,病毒吸附在颗粒上随着飞沫排出。
飞沫一般比较小,在1-5μm,传播的距离应该在1-2米,当健康人吸入了被病毒吸附的飞沫颗粒的时候,就被感染了。
花粉季节,过敏星人太难了!
记得出门做好防护噢!
今日推荐视频
最辣的辣椒是啥
到底能有多辣
近期广东疫情反复
广东人大扫货却唯独不要辣椒
网友不禁调侃
不要辣椒是广东人最后的倔强
你知道最辣的辣椒是哪种吗
它的辣度是靠什么来衡量的呢
跟随科普君一起找答案~
热门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编辑:杨敏婷、何炜东(实习)
审阅:张龄丹、蔡芷涵
支持单位:暨南大学网络与新媒体系数字产品工作坊
来源:央视网、人民日报、人卫健康、广东城市之声、健康时报、健康100FUN、生命时报、未来医生官方号、央视科教、人民资讯、返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谣言背后的真相》、@人民网科普
参考资料:
[1]宋岚. 花粉调查在花粉症防治中的必要性.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2):370
[2]汤蕊, 王良录, 尹佳, 等. 花粉症的中国历程. 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 2021, 51: 901–907
[3]Papapostolou G , Kiotseridis H , Romberg K , et al. Cognitive dys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during pollen season in children with seasonal allergic rhinitis[J]. Pediatric Allergy and Immunology, 2020.
[4]Xia K , Di Q , Zhu L , et al. [Analysis on quality of life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allergic rhinitis].[J]. Lin chuang er bi yan hou tou jing wai ke za zhi = Journal of clinical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2010, 24(5):200.
[5]Wang Y, Zhu R, Liu G, et al. Prevalenceof uncontrolled allergic rhinitis in Wuhan, China: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Am J Rhinol Allergy. 2014 Sep-Oct;28(5):397-403.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