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 防范区内的江南果菜市场:“广州蔬菜不愁的”

南方+ 记者

特写 | 防范区内的江南果菜市场

往日增槎路上的长龙,多了道关卡,让王永宾多花了半小时用在排队上。这是江南果菜市场的最新防疫要求,货车司机凭健康码绿码以及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进场。其他入场人员,则须凭粤康码或穗康码绿码以及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进入市场。

“防疫更严了。”4月13日早上5时,王永宾拉着12吨辣椒从福建抵达老客户邱新航的档口,如往常一样卸货、销售,但一天下来却有好几次被巡逻人员提醒规范佩戴口罩。在车械轰鸣、人员交谈的交织中,“请所有人员戴好口罩,否则将严厉处罚”的背景声不绝于耳。

邱新航也有同样的感受。从上周五开始,他和档口50多名员工每天都要进行核酸检测,“为了保住24小时的蓝码,必须要做”。

江南果菜市场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场内有400多家档口。与附近其他几大果蔬批发市场共同组成广州市重要“菜篮子”“果盘子”基地,承担了广州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的水果蔬菜供应重任。

   南方+ 周甫琦 拍摄

广东人钟爱“叶子菜”,蔬菜供应牵系着市民餐桌。白云区发生疫情后,江南果菜市场被划分到防范区内,防疫、保供两不误是摆在面前的重要任务。

   南方+ 周甫琦 拍摄

“供应没任何问题。”邱新航有三条进货渠道,自产自销、产地收购、各地代销。疫情发生后,他加大了储备,原产地的采收量和采购量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20%。每天的发车数量和频率也跟着增加了,运输车辆从平时的6—8辆增加到8—9辆。“只要有菜进来,广州蔬菜不愁的。”邱新航说。

售价反而下降了。以松花菜为例,价格从8元一公斤,降到5元一公斤。“大家都增加了库存,加之前期市民有所囤货,供大于需市场价格自然走低。”往日来邱新航这里进货的有许多是超市或者菜市场的档主,但由于不少区域处于管控中,近日前来进货的客户也有所减少。加之疫情影响,许多客户担心物流受阻,选择从其他市场采购,进一步减少了客流。

   南方+ 周甫琦 拍摄

“既要保障有货,又不能太多。”这让邱新航也很无奈,“大家没必要囤货,够吃就可以了,蔬菜总归是要吃新鲜的。”平日里,他的档口每天能卖120吨蔬菜,这几天日均销售量仅70多吨。

数据显示,4月13日,江南果菜批发市场蔬菜日交易量为7375吨,环比下跌0.63%,88种主要蔬菜日均批发价为4.95元/公斤,价格环比下跌1.20%。

   南方+ 周甫琦 拍摄

交易量的下降让王永宾只能延长时间待到晚上,等货卖完才能离开。“这之前还要在市场内做一次核酸检测才行。”按照最新防疫要求,货车司机进场时会从门岗处拿到核酸检测票,并引导他们到专用核酸检测点验核酸,完成后持专用票到出场处,检查并回收即可出场。

   南方+ 周甫琦 拍摄

目前,江南果菜市场面向场所内所有从业人员以及进出重点人员,设置了1个服务场内从业人员的全员核酸采样点和2个省外货运货车司机保供应专用核酸检测点。“其中一个24小时开放,每天加起来能测1万多份,尽最大努力确保运输通畅。”江南果菜市场相关负责人说。

   南方+ 周甫琦 拍摄

夕阳下,在江南果菜市场第六轮全员核酸检测的横幅旁,车辆往来不息。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周甫琦

【摄影/摄像】余妍玲

image.png


编辑 尤丹娜
校对 谢日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