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全市首个村企合作的乡村振兴(教育产业)项目——博罗县榕城中学博东实验学校正式开学。从此,适龄少年儿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村集体收入每年增加逾240万元……伴随翰墨书香在校园弥漫,杨村镇石滩村的乡村振兴也驶入了“快车道”。 在该校揭牌即将一周年之际,记者实地走访石滩村了解当地的变化。
4月的石滩,田野间一片青翠,到处生机盎然。记者驱车从惠河高速杨村出口下来,到达石滩村内,一座“橙白”相间、崭新而现代的学校便映入眼帘,俨然该村的一处新地标。看着眼前这座新校园,谁能想到,这个总面积约6.5平方公里的石滩村,曾是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基础薄弱的省级贫困村。
2020年,在市纪委监委和县镇两级政府的支持下,石滩村与惠州市华科教育集团达成一致意向,建设博罗县榕城中学博东实验学校,以发展“零污染”的教育产业,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2021年4月,这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揭牌,从立项、动工到挂牌,仅耗时5个月,创造了学校项目建设的“博罗速度”。去年9月,该校首批招收的1800余名学生迎来开学。
“学校的进驻,不仅让村容村貌得到很大的提升,还为村民提供家门口就业的机会。”石滩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叶建峰向记者介绍,石滩村以“土地+资金”的形式入股榕城中学博东实验学校,每年可获得的分红收益超过240万元,且每5年递增5%。有了教育产业的强力支撑,村集体收入由贫困村时的不足3万元,一跃为去年的300万元。
除了鼓起钱袋子,榕城中学博东实验学校项目的实施还为石滩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据悉,目前,该村有89人在学校就业,主要服务安保、后勤、宿管等岗位。今年52岁的村民叶惠强就是其中之一。“社保、公积金都有,下班还能回家耕田,照顾老人。”他告诉记者,以前他靠种植水稻来勉强维持家庭开支。现在,他在校内担任保安,一年收入近5万元。
走进博罗县榕城中学博东实验学校,花园式的校园环境让人印象深刻,一应俱全的功能室令人耳目一新,配套完善的食堂、宿舍、运动场所满足学生的生活和活动所需。
今年13岁的叶慧恒是该校五年级学生,同时也是石滩村的村民。他告诉记者,此前,他在县城上小学。去年这所学校开学时,正好他要上初中,于是,他选择回家乡就学,这样一来,就能免去每周奔走于杨村和县城的辛劳。“这里的老师上课十分有趣,而且很亲切,遇到不懂的问题,老师都会很耐心地给我解答。”
记者了解到,该校落成之前,石滩村内只有一个一至三年级教学点,师资、教学资源较为薄弱,当地不少家长都选择把孩子送到周边乡镇或县城学校就读。这一窘境在榕城中学博东实验学校落成后得到了有效改善。据了解,博罗县榕城中学博东实验学校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占地200多亩,建筑面积约9.7万平方米,投资约4.5亿元,按照省一级学校硬件标准建设,可提供4500个义务教育优质学位。
在首批入学就读的1800余名学生中,就有约100名石滩村本地学子。为了更好地让石滩村的孩子接受优质教育,博罗县榕城中学博东实验学校还为石滩村户籍学生提供学费6折的优惠政策,对村委认定的困难学生提供额外的学费减免政策。
该校校长欧建强有着40年教龄,并一直在博东片区任教。他告诉记者,相对于县城和博西片区,博东片区教育的软硬件均较落后,难以满足人民群众追求优质教育的需求。榕城中学博东实验学校的投用,弥补了博东片区的教育短板,对教育的均衡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记者了解到,博罗县榕城中学博东实验学校项目的引进,还为该村的人才培训提供了广阔平台。依托学校所在的华科教育集团职业技术教育资源优势,该校为村民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村民的综合素质。
记者手记: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优质教育资源的引入,为农村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保障,激发了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让其获得自我发展、自我突破、自主创造的能力,实现农业从“输血”到“造血”的大跨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