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阅读专题报道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营商环境样本百强县(市)中,博罗县作为广东省唯一上榜的县(市),位列第39名。
博罗县良好营商环境的基础何在?要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博罗又应如何发力?4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县域经济课题组组长吕风勇博士就上述话题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专访。
交通建设正缩小城市区位差距
南方日报:从全国县域经济的维度观察,博罗县拥有良好营商环境的基础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吕风勇:营商环境是当今的高频热词。在县域经济研究上,我们对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分析维度主要分为3个方面:第一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是当地政府的制度体系和服务效能,第三是产业领域包括产业链的完善程度等。
从区位上看,博罗县距离东莞、广州和深圳很近,早期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和代工生产的模式奠定了工业的根基。但是,这同时也意味着,在周边城市的虹吸效应下,博罗曾经失去了一些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先机。
我们观察到,在新的全球产业分工体系里,像博罗这样的工业强县,对于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吸引力正在提升。这类产业技术性比较强,同时对产业工人的薪酬支付能力有限,逐渐成为发达地区产业外溢的主力。
另一方面,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和城市交通路网更加密集,博罗与其他发达城市在交通区位上的差距正在缩小,这就使得其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在项目引进上表现出强劲的势头。
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吸引更多优质企业
南方日报:博罗县提出把2022年作为营商环境综合提升年,并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在你看来,博罗优化营商环境应聚焦哪些方面发力?
吕风勇:从行动上看,博罗采取的营商环境优化措施主要集中在软环境的优化,其中特别是政务服务效能的提升。对于政府而言,这是更容易抓住的东西——通过对行政审批事项的简化和流程再造,可以在短期内取得明显的成果。
整体而言,由于人文等因素的差异,南方城市政府的服务意识优于北方地区,相信博罗也是如此。通过营商环境的改革,可以促使企业的引进和政府服务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打造一个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
有了良好的软环境,硬环境的打造同样不可或缺。对于博罗来说,要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就需要当地打造更强大的产业链。建立一个大的产业集群或许比较难,但如果能基于原有或新引进的工业基础,形成适当的规模效应,完善产业链和供应链,也能产生可观的经济增长动力。
【记者】廖钰娴
相关阅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