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把握“黄金24小时” 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网”

南方+ 记者

“我是搭高铁从外地返回普宁的,刚刚到家。”

“您在家中等我,不要出门,不要接待任何来访客人,我马上过去找您!”话音刚落,普宁市池尾街道流调溯源队伍带着根据《普宁市新冠肺炎疫情流调溯源处置工作方案》制定的应急预案来到疑似重点人群家中开展核酸检测和流调溯源工作。这是阶段来,普宁市高度重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多次召开会议,迅速传达贯彻全国、省、揭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会议精神,全力推动下一阶段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持续强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织密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网,深化落实“六个加强”工作措施之一。

普宁市拥有中国最大的衬衣生产基地,华南最大的中药材基地,粤东最大的服装、烟草、茶叶、水果、纺织品等集散地,也是粤东的客运货运交通中转站;外来人员多、人流量大,人口流动复杂成为了该地的特点。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如何坚决打好打赢抗疫仗?近阶段以来,普宁市对以下六个“关键帧”细化加强——

加强流调溯源能力

把握“黄金24小时”

流调溯源是疫情防控中的“第一道门槛”,是重中之重的任务。近阶段以来,普宁市建立卫健、公安部门牵头,社区密切配合的立体流调机制,研究出台《普宁市新冠肺炎疫情流调溯源处置工作方案》,细化规范流调程序,按照“三级流调梯队”的管理模式,打造响应能力快速、相对固定、轮转有序、能应对大规模聚集性病例暴发的流调队伍。

其中,在流调溯源队伍建设方面,该市重视流调人员队伍优化,采取新老搭配、以老带新模式进行培养,已组建了40支400人的流调溯源队伍;此外,还抽调了400名教师成立流行病学调查电话问询队。

近阶段以来,为统筹做好流调队伍的培训工作,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加大流调人员培训力度。与此同时,该市做实应急预案,建立流调溯源指挥中心,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做好车辆调度、物资储备等后勤保障措施,保障流调溯源工作高效有序运转,切实做到“更早、更快、更严、更实”,牢牢抓住疫情防控处置的“黄金24小时”。

加强核酸检测力量

筑牢人民健康防线

自疫情发生以来,为有效保障全市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普宁市不断持续充实壮大检测队伍,对现有1500名核酸采样人员、1500名后备采样人员及60名核酸检测人员“应培尽培”,每支采样队伍均设置采样队长;制作区域核酸检测操作小视频供医疗机构采样人员培训和学习,进一步优化区域核酸检测工作方案,确保熟练掌握各项技能,提升工作水平。

同时,不断提升采样检测能力,落实49个核酸采样点和1个临时核酸采样点开展社会服务,指定普宁市人民医院、普宁华侨医院常态化24小时提供核酸检测服务,确保做到“愿检尽检”。此外,通过制作“粤核酸”群众操作流程,引导群众在家提前生成“粤核酸”码,有效提升检测效率。

在便民方面,普宁市通过快速配足设备、及时开展第三方合作,有效为群众检测核酸“提速”。数据显示,现阶段全市共有8个核酸检测实验室,结合第三方合作日检测能力可达6.6万单管,确保检测能力满足规定要求。

在提升镇街基层应急处置能力方面,普宁落实专班适时开展实战演练,保障大规模检测组织、采样、检测、报告全流程规范、有序。

加强隔离场所建设

持续提升管控能力

集中隔离场所是切断疫情传播途径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防线。近阶段以来,普宁市持续提升现有隔离场所的管控力度。对现已启用3个隔离场所共279间隔离房间,严格按相关工作指引落实落细防控措施,落实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科学分级分类隔离,强化闭环管理,扎实做好转运工作,确保隔离安全严密有效。

此外,统筹加速新建隔离场所,投入资金建设云落二期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指定梅林集中隔离点作为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的专用隔离场所,提前研究制定规范改造集中隔离场所的具体措施,做好做足准备。

加强疫情监测预警工作

多源头把好疫情“关口”

“您买这款感冒药需要出示身份证,进行实名登记……”在普宁市区某药店工作的小吴认真询问前来购买药品的市民用药详情。这是普宁市严格压实全市462家在营零售药店管理责任,对重点药品采购要及时、全面、准确做好登记报告的实际行动。

据了解,近阶段以来,普宁市强化“哨点”预警作用,在5个发热门诊、21个发热诊室、1017家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全面落实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做好每日监测信息报送工作,对发热患者和可疑患者全部严格落实核酸检测和留观管控,严格按规范接转诊治。此外,压实各职能部门的主管责任,管控抓好高铁站、高速出入口、汽车站等重点场所以及商场、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防控工作,落实好商超、电影院、酒店等公共场所亮码、测温通行行为,积极发挥监测预警作用;紧盯严管重点人群来普人员的报备、排查、监测,坚持高风险岗位人群核酸“应检尽检”,服务行业、学校师生等特定重点人群坚持开展常规核酸抽检、按比例定期检测,严格管理,实现预警监测作用。

加强重点场所重点单位健康管理

从实从细确保管理到位

做好司法监管场所、福利机构、养老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精神卫生机构、母婴服务机构、宗教活动场所、康复机构八类重点特殊机构的健康管理,有利于促进全市的平稳运行。

近阶段以来,普宁市全力严防重点特殊机构出现疫情传播扩散,通过进一步压实公安、民政、卫健、民宗、残联等部门的行业管理责任,分行业机构摸清136家重点场所、单位底数,对人员进出、人数限制、口罩佩戴等严格细致进行规范,科学合理设置快递存放点,全面加强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

在校园疫情防控方面,通过进一步细化完善校园防控方案,印制出台校园防控方案和整体应急方案,组建成立应急小组,全面加强学校健康管理和核酸检测,引导师生、家长加强自身健康检测,主动报备出行情况;从快从深推动部门落实。

加强疫苗接种工作

构筑全民免疫屏障

启用流动接种车、扩大接种场所、延长接种时间、重点场所上门接种……这是近阶段以来,普宁市提升群众接种意愿,主动接种疫苗的有力举措。

近阶段以来,普宁市在岗干部、退休人员带头自觉接种疫苗,在全市形成示范带动作用。同时,进一步摸清镇村人口底数、疫苗接种情况,分类建立台账,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充分发挥市、镇、村三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为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疫苗接种工作,普宁市广泛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工作方法,有效运用村医、村老人组,多渠道做好群众工作;充分发挥三大通信运营商、媒体、网络作用,宣传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加强个人防护,提升接种意愿,主动接种疫苗。

【记者】唐楚生 张冰纯

【通讯员】罗凯瀚 王伟丰

编辑 李婉芬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