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概念股逆势走强!看广东企业如何布局

广东乡村振兴智库
+订阅

预制菜最近太火了!不仅线上大卖,还受到资本市场追捧。4月11日,预制菜概念盘中发力高走,截至下午收盘,味知香、中水渔业、千味央厨、上海梅林、海欣食品等涨停,益客食品、国联水产等涨近5%。

4月11日,预制菜概念盘中发力高走。

4月11日,预制菜概念盘中发力高走。

截至下午收盘,味知香、中水渔业、千味央厨、上海梅林、海欣食品等涨停,益客食品、国联水产等涨近5%。

截至下午收盘,味知香、中水渔业、千味央厨、上海梅林、海欣食品等涨停,益客食品、国联水产等涨近5%。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是中国预制菜投融资的高峰期,多个品牌先后完成了百万元级别以上的融资。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预计保持20%以上的增速,并有望在2023年突破5000亿元。

预制菜站上“风口”,受到资本热捧。

预制菜站上“风口”,受到资本热捧。

预制菜站上“风口”,受到资本热捧,广东各相关企业也强势入局,纷纷加入预制菜产业发展“朋友圈”,逐鹿这条万亿级赛道。

01

预制菜“走俏”资本市场

2021年开始,预制菜概念股经历过几次集体爆发,深受资本宠爱。珍味小梅园、三餐有料、寻味狮、望家欢等预制菜上下游各企业前后都在2021年获得融资。2021年11月,鲜美来递交沪市主板招股材料,计划抢跑水产预制菜IPO赛道。

目前,预制菜行业尚属于起步阶段,不同类型的参与者都在争取资本更多关注。主要参与者可以分为五种类型:专业预制菜企业、农牧水产类企业、传统速冻食品企业、餐饮企业、零售企业,不同类型的参与者有各自的优劣势,也有不同的产品模式和渠道模式。

以“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为例,从2021年4月登陆上交所主板后,作为专业预制菜企业的味知香就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密切关注,从发行价28.53元,一路飙至最高价一度达139.8元,并获得机构频繁调研。2021年三季报显示,味知香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5.7亿元,同比增长23.7%;实现归母净利润1亿元,同比增长9%。

作为预制菜大省,广东的多家上市公司在预制菜领域也在积极布局。总部位于湛江市的国联水产拥有“龙霸”“国美”“珍渔坊”等众多知名度较高的品牌,预制菜产品线包括小龙虾、虾饺、虾滑、蒜蓉粉丝蒸虾等产品。根据国联水产今年1月披露的数据,2019年、2020年、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分别实现预制菜收入6.34亿元、7.3亿元、5.77亿元,占公司营收比例分别为13.69%、16.24%、17.49%,预制菜毛利率超18%。

作为传统老牌连锁餐饮机构的广州酒家也在速冻产品、餐饮的传统基础上推陈出新,其2021年年报中提及,将加快新品类研发和老品类升级重组,推出节假日特别套餐和季节限定菜式,研发盆菜、速冻菜式等预制菜产品;同时加强线上线下渠道协同,大力推广外卖、店取、电商等无接触的销售方式。2021年,广州酒家食品制造业务收入突破30亿元,同比增长13%,占该公司收入比重接近80%。其中速冻产品方面保持持续增长,占该收入比重达到22%。

预制菜预计将成为新的蓝海市场。根据《中国烹饪协会五年(2021—2025)工作规划》,预计2030年中国预制菜市场渗透率将提至15%~20%(当前10%~15%)。其中参考美日速冻的渗透率,假设我国在10%~15%,则速冻预制菜规模预计可在千亿左右

根据国海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预计2026年预制菜行业规模有望超4000亿元,2021—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4%左右,其中B端预制菜规模超3000亿元,C端预制菜规模超1000亿元。

02

餐饮零售企业喜迎新风口 

预制菜概念持续火爆,众多餐饮连锁企业和新零售企业纷纷瞄准这个万亿赛道。记者注意到,餐饮、零售企业的入局,往往选择与本土知名企业合作,以期迅速适应市场,征服本地人的“味蕾”。

在广州越秀区的盒马店内,煲汤料、煲仔菜、酸菜鱼、红烧肉……一份份包装在精美纸盒的预制菜,整齐地放置在冷柜里,品牌包括有国联水产、探鱼、盒马自有品牌等。而在今年春节期间,广州盒马店内卖得最火爆的产品,当属具有粤菜特色的预制菜年菜。

据盒马发布的2022年货消费数据,2022年春节,盒马预制年菜销售同比增长345%;叮咚买菜数据显示,2022年春节期间高端预制菜的销量同比增长超3倍;淘宝上的预制菜销量则同比增长超100%。

盒马工坊广州负责人林可称,截至2021年底,该公司已经与全国超100家餐饮企业达成相关合作,今年计划将合作的商家量翻一番;出品的预制菜约3000个,既有适合四季的长期商品,也有季节性商品。

在广东市场,今年盒马主要的合作伙伴包括国联水产、华记蔬菜等。在合作模式中,盒马利用其消费大数据分析市场需求,并将相关信息共享到合作生产企业,由双方研发团队共同研发、生产适销产品。

“我们肯定会紧抓时机,搭乘预制菜新风口进一步发展。”广州市一日三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卜华平兴奋地说,该公司拥有20多年食品加工和餐饮零售经验,目前已将预制菜业务定为发展的“重中之中”,拥有自主开发或与合作机构研发生产的预制菜产品上百个,预制菜业务占公司总销售额约10%。

在卜华平看来,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新消费群体壮大,以及对健康营养餐食的追求,预制菜市场前景可观。

今年春节期间,广州酒家也借着预制菜走进了千家万户,成功“出圈”。“我们将持续在预制菜领域投入及发展,挖掘粤菜中受欢迎且可以做成预制菜的菜品,打造正宗粤式美食标签,形成自身品牌优势。”广州酒家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将在产品研发、营销推广、生产上作出具体部署。

03

农业龙头企业强势入场

在预制菜行业高度景气下,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实现大幅增长。

国联水产公告显示,公司近年来产品结构逐步向以预制菜品、水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餐饮食材和海洋食品转型,深度布局预制菜品市场。公司与全球知名西式快餐连锁企业、半天妖餐饮、永辉超市、盒马鲜生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近日,国联水产牵头申报的《预制菜产品规范》团体标准获得批准立项,将有效解决预制菜市场中质量、秩序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放眼全省,越来越多农业龙头企业也纷纷抢滩布局预制菜产业,如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品珍鲜活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雪印集团有限公司、汕头市冠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温氏佳味食品有限公司、广东海润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形成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良好态势。

前不久,广东发布《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提出要培育预制菜示范企业,力争五年内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预制菜龙头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文件还提出,要壮大预制菜产业集群,建设一批预制菜产业园,形成预制菜产业集聚效应。

目前,佛山、肇庆、江门、湛江、茂名、潮州等地正在积极创建预制菜产业园,推动广东预制菜以园区形式聚集发展。如肇庆市高要区正加快建设湾区预制菜产业“第一园”——粤港澳大湾区(肇庆高要)预制菜产业园;佛山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建设特色农产品预制菜加工产业园,并将其纳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重要内容;江门市发布《江门预制菜十二条政策措施》,明确预制菜产业园将按照“一园四区”的规划思路建设。

【记者】陈薇 周美霖 欧志葵

【实习生】李丽扬

【制图】周美霖

【出品】广东乡村振兴智库

编辑 陈梅玉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