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东莞朋友圈传开了一张防疫提醒的短信截图,告知市民“点击链接”,在文字旁边标记了提醒文字。广大市民遇到“点击链接”时,可以向发布部门核实,提高防范意识。
东莞警方多轮发布警惕以“疫情”之名的诈骗,总结疫情防控期间最新的几种诈骗套路以及防疫注意事项,如有遇到可千万别上当。警方提醒,涉“疫”类诈骗,看似言之凿凿、套路满满,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为了骗钱而来,要捂紧钱袋,即可破局。不点不明链接,不轻信陌生电话,不随意给陌生人转账,不泄露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隐私信息,提高警惕,谨防被骗。
相关:警惕以“疫情”之名的诈骗
一、快递拒发/滞留
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购买物流信息,仿冒快递公司,谎称因疫情影响快递滞留或被拒发要对受害人进行赔偿。然后以信用分不足、理赔通道未开启等理由诱导受害人贷款,达到骗钱目的。
莞警提醒:如接到快递丢失/损坏、商家自称产品有质量问题的理赔电话,请提高警惕,务必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避免掉入贷款陷阱。
二、疫苗普查调查员
骗子通过号商批量购买账号,伪装成“疫苗接种普查调查员”或“回访员”,以社区工作人员的名义添加好友,再将受害人拉群。群内发布刷单、赌博等违法违规信息,通过一单多任务拒返佣金、流水不足无法提现等套路诈骗钱财。
莞警提醒:刷单是违法行为,网赌十赌十输,大家要提高警惕,勿心存侥幸。此外,骗子多通过手机号码添加好友,一定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三、健康码异常
骗子伪装成“疫情防控中心”或“卫健委”工作人员,谎称健康码/检测报告/流调异常,要求前往公安机关核查。攻破受害人心理防线后,主动提出将电话转接至“公安局”,以清查资金洗清嫌疑为由诈骗钱财。
莞警提醒:公安机关不会线上办案,更不会与涉案人员有金钱往来,以涉拐/经济犯罪/非法提取社保/阻碍疫情防控等理由要求清查资金的都是诈骗,务必警惕。
四、机票退改签
受疫情影响,部分出行计划被搁置,产生了不少改签或退票的需求,骗子借机发送含有改签或退票链接的短信诱骗点击。再引导受害人在链接内填写姓名、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个人信息,盗刷资金。
莞警提醒:如收到退改签信息,应登录对应的航空公司或火车票销售官方网站核实,不要点击陌生链接,勿随意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
【记者】何建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