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陪你一起赶工” :深夜痛哭后,社区暖心陪伴创业者渡过难关

南方+

“我的钱都要打水漂了!我活不下去了啊!”

回想起十几天前的那个深夜,家住樟坑社区南景新村的廖先生,仍是感慨万千。那天夜里,即将错过交货期的廖先生急切地想要冲出“三区”围合,回到位于华强北的公司,尽可能地挽回损失。

员工在封管控区,无法上班;收下大额货款,无法按时交货;自己身在管控区,无法外出……深夜的围合前,感到走投无路的廖先生瘫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经过社区工作人员两个多小时的陪伴鼓励,廖先生擦干泪水。在社区的支持下,他与客户重新协调了交货日期。最终成功于次日交上第一批产品,并在2天后完成了与客户的订单。

4月3日晚,廖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社区跟我说‘他们和我站在一起’,让我感到我还有后援,才能稳住情绪,完成工作。”

崩溃:担忧违约破产,90后创业者深夜痛哭失声

3月21日深夜11点,龙华区民治街道樟坑社区南景新村“三区”像往常一样,只有六七名工作人员值班。

突然,留守现场的处置组工作人员看见一个身影向围合冲来。几名大白赶忙上前,拦住了这名住户。他,就是廖先生。

一开始,处置组不断劝说他回家。但廖先生情绪激动,言辞激烈,高喊要见领导,并不配合。在推搡争执中,他不断重复着:“给我两个小时!我办完事立刻回来!”,这让处置组黄副组长非常气愤,他回应道:“有这么着急的事情,不要说两个小时,就是给你两天,你也解决不了!”

不料,听到这句话,激烈反抗的廖先生一下泄了气,坐在地上大哭起来,直言“活不下去了”。

面对着失声痛哭的廖先生,六七个“大白”面面相觑。“一个大男人,大晚上的,就这样哭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办。”黄副组长回忆。此时已是凌晨,几个工作人员围坐在廖先生身边,开始仔细了解他的情况。

不到30岁的廖先生在华强北拥有一家公司,主营业务为精密产品代加工。公司规模不大,加上廖先生自己,也只有7名员工。去年底,公司获得了一笔可观的订单,然而由于疫情防控等原因,交货日期不断延后,最终双方协议于今年3月22日完成交付。

3月14日,深圳全市进入“慢生活”后,公司7名员工中,5人因疫情防控行动受限,仅有2名员工可以正常上班。完成订单,成了一件遥不可及的事。

无法按期交货,不仅违约,还有可能导致廖先生登上失信名单。而为了创业,廖先生已身负50多万元贷款,一旦这批订单告吹,他有可能面临破产。

走投无路的廖先生,最终决定铤而走险,硬闯围合。“两个小时”的呐喊,也是他为挽救订单作出的最后一搏。

转折:大白围坐支招,远程指导员工通宵作业

“作为工作人员,我们不怕住户来吵,我们最怕的就是心灰意冷。”创业维艰,面对垂头丧气的廖先生,黄副组长很希望能够帮助到他,始终留意着哭泣的话语,试图找到突破口。

实际上,廖先生的公司已经完成了部分订单,目前还有几十箱货物等待加工。然而,随着全市管控措施升级,廖先生和他的员工无法前往位于福田区的公司处理订单,又无法将设备产品转运、居家生产;产品的专业性又要求员工必须培训上岗,无法临时雇用员工……一时间,原本能够如期完成的订单陷入了僵局。

但在交谈中黄副组长发现,廖先生做生意“很有一套”。之前就在工厂里设置了摄像头,还可以远程操控电脑,基本可以实现居家指导办公。想到还有两名员工可以前往工厂工作,黄副组长提议廖先生先回家,远程指挥他们,尽可能完成订单,“能做多少是多少”。

“我们要对自己负责,遇到了挫折不能崩盘。你崩溃了,那两名员工怎么办?有你的指导,他们还能多做几单。”在处置组“我们陪你一起去”的鼓励下,廖先生终于站了起来,回家开工。

在廖先生家中,黄副组长看到了这个年轻人充满干劲的一面。隔着屏幕,他不厌其烦地指导这两名新入职的员工进行加工, “真的很有耐心,(两个员工)每做一份产品,就要重新确认一遍注意事项,他一直在重复,教他们怎么做。”

有了处置组陪伴,廖先生擦干泪水,与远方的员工一起干到了凌晨两点多。

社区处置组来到廖先生的家了解情况。

突破:社区暖心“撑腰”,为他扫除后顾之忧

“面对这种困境,每一个善良的人,都是感同身受的。”黄副组长说。他认为,廖先生的悲观,更多还是心理上的崩溃造成的。

第二天一早,社区关心关爱组便来到了廖先生的家。这一来才知道,由于是南景新村的租户,廖先生并未加入社区楼栋群,因此对街道在封管控期间提供的各类关心关爱服务毫不知情。

将廖先生拉入住户群后,社区紧急联系了社康介入,为他提供心理疏导;又根据廖先生需求,为他提供了一日三餐,希望他能放松心情更好地处理工作。

针对廖先生的经营困境,社区党委书记王要成提议,由社区出面,向对方协商适当延长供货时间。有了社区的撑腰,廖先生再次联系了客户。将疫情管控的情况如实相告后,客户对他的处境表示理解。经过协商,双方同意在3月22日先行交付已完成的订单,同时将剩余产品的交货时间定在了两天后。

3月24日,廖先生的公司终于完成了所有的订单交付。3月26日24时,樟坑社区南景新村“三区”正式解封,他就第一时间回到了公司,继续完成管控期间接到的其他订单。

解封后,社区仍与廖先生保持着联系,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当得知廖先生希望获得助企服务后,社区关心关爱小组还专门研究了区“助企10条”,看看是否能够为廖先生申请补助。

“我不能倒下,我倒下了,我的员工和家庭怎么办?”提起封控之初的焦虑,廖先生表示,这样的失态,是人之常情,而社区工作人员的不断开导,让他重拾了前进的信心。

“虽然社区没有办法帮我完成订单,但是他们让我感到一直有人在支持我,陪我渡过难关。”廖先生说。

【撰文】程德坤


编辑 郑伊灵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