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法院持续擦亮一站式建设品牌

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
+订阅

近年来,湛江两级法院紧扣一站、集约、集成、在线、融合要求,以最高院诉讼服务质效评估指标体系为指引,围绕诉源治理、多元解纷、分调裁审、立案服务、审判辅助、涉诉信访五大业务,突出建机制、定规则、搭平台、推应用四个环节,高位谋划,强力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功能作用逐步凸显。

2020年及2021年,湛江中院一站式建设诉服质效评估得分在全省24个中院中排名第二、第六;湛江两级法院诉服质效评估得分在全省21个地市两级法院中排名第三、第八,位居全省第一方阵,获省法院通报表扬。

一是优化诉讼服务水平。

积极构建“厅线网巡”立体服务平台

挂牌成立诉讼服务中心,加大投入升级改造服务大厅,搭建起在线调解服务平台、律师服务平台、跨境网上立案系统、电子送达平台、网上保全平台、委托鉴定平台、12368诉讼服务平台、视频监控系统等智慧诉讼服务平台集群。

强化规范管理

强化规范管理,两级法院完善立案、查询、调解、司法救助、材料收转、诉讼保全、判后答疑、申诉受理、信访接待等涉及诉讼服务中心工作的规章制度39件,明确工作标准和服务流程,规范诉讼服务工作运行。

创新便民利民举措

大力推广自助立案、网上立案和跨域立案服务,建立就近受理申请、管辖权属不变、数据网上流转的联动办理机制,全面推进案件“当场立、自助立、网上立、就近立”,2021年两级法院网上立案28080宗,占一审立案数的68.88%。

加强信访化解工作

建立上下级法院互联互通的统一网上申诉信访平台和涉诉信访管理系统,为当事人提供视频、接访等十大类服务,实现不见面、不跑腿的申诉信访服务,近两年涉诉信访恶性负面事件零发生。

完善特殊群体诉讼服务

两级法院设立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诉讼群体绿色通道,对涉及赡养费、抚养费、农民工欠薪维权等民生案件,优先组织调解,优化审核立案,对出行不便群众,提供预约上门服务。

二是完善多元解纷机制。

积极融入党委领导的基层治理体系

主动对接基层党组织、政法单位和群众自治组织,扎实推进“法官进网格”“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基层”合作,两级法院创建无讼社区(村庄)3个、诉讼服务站(法官联络点)23个,上门为基层提供法律服务23908人次,巡回法庭进村入岛上船等开庭32次。

加强“法院+”联调共治

两级法院与律师协会协作,在诉讼信访服务中心设立法律援助工作室,由律师志愿者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和涉诉调解服务;与司法行政部门协作,向全市镇街司法所推荐退休法官担任特邀调解员,提高司法所的调解化解纠纷能力;与工会组织协作,在法院设立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由工会指派特约律师或法律工作者调解案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与交警部门、保险协会协作,推进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网上处理一体化平台建设,实现一键理赔;与医院、消协等机构协作,建立诉前联调中心或诉前联调工作室,及时化解基层矛盾纠纷。2021年,两级法院共有类型化调解室20个,引进40家联调单位、412名专业调解员,诉前调解结案数20170件,调解成功结案数17212件。

三是构建速裁快审格局。

建立速裁团队

全市法院按照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1:1:1”或“1:2:2”方式,组建速裁团队18个,实现两级法院速裁团队全覆盖。2021年两级法院速裁快审一审结案28886件,占纠纷案件47.3%,大大缩短了办案周期,实现了简案快办的工作目标。

完善速裁快审机制

出台“多元解纷+速裁”工作指引,全方位规范速裁快审工作,全市法院一审简易程序适用率由2020年47.47%上升到2021年57.98%。

提升速裁快审质效

充分利用科技法庭、移动微法院等平台开展非接触式“云调解”“云审判”,2021年两级法院提供网上阅卷、网上退缴费、网上打印生效文书等服务659次,电子送达32402次。湛江中院、经开区法院建立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区,为群众提供全时空跨区域远程自助调解、案件流程查询、诉讼文书打印、诉讼材料提交等多项诉讼服务。徐闻法院“徐法宝”诉服和律师“一码通”等经验做法,得到人民群众认可。雷州法院审判“直通车”开进矛调中心的创新举措,被《人民日报》刊登报道。

文:洪泉寿

编辑:小云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