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荔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探索全域服务治理“荔湾样本”

南方+ 记者

全域服务治理试点怎么干?

在荔湾区,通过党员下沉社区的方式,收集群众关于市容环境、基础设施等诉求近9000余条,为试点锚定方向,积极探索构建 “党建引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民参与”的新模式。4月8日,记者自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获悉,荔湾区白鹤洞、桥中、沙面街道正在开展全域服务治理试点。白鹤洞街针对老旧、新兴小区并存情况探索治理新路径;桥中街结合城中村改造一体推进治理创新;沙面街则结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利用提高精细化品质化治理水平。

在沙面街,针对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缺失的难题,该街引入物业参与治理,建立了快速响应机制。在保洁方面,建立“政府所属、企业管理”模式,建立人、财、物由企业管理的机制,通过企业化管理增强工作效能。在桥中街,针对老城区基础设施短板给群众带来的不便,协调企业参与治理。以桥中南路作为突破口,由企业优化基础设施,提升周边环境质量,增设道路隔离栏,并在工业园、内街巷等区域增加路灯监控设施,大大提升了群众满意度。而在白鹤洞街,该街承接全市数据赋能基层治理工作试点任务,提高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水平,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启动数据赋能平台建设,形成了初步的工作方案和系统建设方案。加紧推进智慧安防社区建设,补齐监控、电子门禁等前端安防建设,重新梳理马路、小区楼栋等监控点位,加强前端数据收集。在白鹤洞街选定海颂社区,优先推动社区“三中心”融合建设,整合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功能,现工程已接近尾声,预计近期完成验收并使用。

据荔湾区城管部门介绍,该区在试点工作中广听民意,发动群众,实现全民参与。如在白鹤洞街,搭建公共咨询、社区治理、小区议事委员会等平台,重大问题与群众商量着办。针对鹤洞地铁站周边缺少绿化问题,首先围绕“种什么”“怎么种”问题,召开咨询会听取群众意见,请专家设计把关方案,再接着召开群众座谈会,继续征求意见,完善方案,最后在今年1月完成补种,成效令人满意。据悉,荔湾区未来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下的多方共治,发挥数字赋能作用,找准试点工作切入点和突破口,努力打造全域服务治理“荔湾模式”。

【南方日报记者】冯艳丹

【通讯员】成广聚 吴镝锋

编辑 尤丹娜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