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井而居”,
是古人繁衍生息极为重要的方面。
水井,
是端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
有机组成部分,
是端州的根、端州的魂。
每一口井都有一个故事,
无数斑驳的水井,
镶嵌着古城的历史记忆……
▲梅庵六祖井洗尘心。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那么,各位肇庆街坊
你们知道肇庆城区内最古老的水井
是哪里吗?
答案是——六祖井
六祖井开于唐代,
据说六祖惠能当年为方便灌溉梅树,
用他的锡杖挖了这口井,
后人称此井为六祖井。
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从韶关宝林寺(即今南华寺)返回故乡新兴,途中在肇庆城西一片山岗上留宿。看到这里山环水绕,风景绝好,六祖感慨不已,于是在岗上种下梅花,以作标记,并留下一眼为灌溉梅花而开凿的井泉。
后人为纪念六祖,
于北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
在六祖植梅之地建起一座庵院,
取名梅庵,
又在六祖开凿的泉眼上修筑六祖井。
▲西江1号 摄
一千多年过去了,
现六祖井就位于梅庵山门前东南侧,
该井井壁为圆形,
用青砖砌筑,井径1.2米,井深8.88米。
▲练新 摄
20世纪中后期,由于梅庵长期荒废,六祖井因井口被遮盖而不知所踪,其具体位置已无从查找。直到1978年,国家拨款对梅庵进行全面整治维修。在清除山门前平台的断砖残瓦时意外发现该井,这才使千年古井重见天日。但不幸的是井栏已经不知去向,井口以下两米井壁的青砖也大部分残缺。
为了再现六祖井的风采,肇庆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用青砖补砌了上端井壁,又从民间回收到一个造型古朴的石井栏,该井样外径1米,呈八角形,内径37厘米,呈圆形,栏身刻有莲花瓣图案。
井栏覆盖在六祖井上,
虽不是同出一源,
但搭配起来风格协调,
可谓相得益彰。
西江1号摄
六祖井因其与六祖惠能的渊源
而享誉千年。
而今天的六祖井也仍然
在源源不断地涌出清澈甘甜的井水,
滋润着梅庵岗上的一草一木。
◆ 西江日报记者 袁丽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