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些寮医人的抗疫故事,定会让你倍感温暖!

东莞市寮步医院
+订阅

寮医人有多勇敢

寮医人有多温暖

寮医人有多热爱生活

寮医人的内心有多柔软

……

2月25日

当寮医51人带着必胜的信念支援大朗

24天里

他们共完成了406603人次区域核酸

3月22日

还来不及对他们说一声“欢迎回家”

寮步镇又开启了区域核酸

寮医人立马奔赴新的一线

在抗“疫”的日子里

寮医人发生了很多温暖的故事

今天

我们就为你选取了

这个春天的7个美好瞬间

有点长,但仍未完。。。

1.穿绿色婚纱的新娘

——儿科 陈秀娟

3月13日,原本是陈秀娟和丈夫早早定下的婚礼日。

大朗疫情发生后,东莞市卫生健康局从全市各大医院调集1000余名医护人员入驻大朗镇开展核酸采样,秀娟就是其中一员。

医院了解这一情况后,为她悄悄安排了一场简单而隆重的“云婚礼”。

12日晚上,按照本地习俗是接亲的日子,大家突然拿出头纱、皇冠,一个盆子权当“火盆”,再和新郎来个视频连线,办起了“云婚礼”。秀娟工作所穿的“战袍”绿色洗手衣立地成“婚纱”,配上洁白的头纱和皇冠,手捧着鲜花的她,显得格外美丽。

我们在给陈秀娟的祝福卡片上写道:“穿洗手衣的新娘也是一种特别的经历,祝福新娘子百年好合!永远幸福!如果你们累了,请记得我们是你们的休息港湾……”

秀娟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出现在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和热搜上,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祝福。其实寮医大家庭里,热搜背后,还有无数“陈秀娟”的故事正在发生,感谢她们的付出,守护了整个春天!

2.小区微信群里的可靠“朋友”

——手外科 尹世海

疫情期间,很多非急症患者对到院就医有所顾虑。

为了解答他们的就医需求,寮医的尹世海医生在小区的业主群里主动承担起了为群众答疑的任务。

群中有位消化道出血引起重度贫血、高钾血症、肾衰的小区邻居,知道尹医生是寮步医院的医生后,私信咨询就医事项。尹医生热心协助,帮助他成功就医,通过内科、ICU、血透室的精心治疗,邻居恢复不错,并非常开心地说道,“有个朋友在医院,踏实!”

尹医生说:“远亲不如近邻,热心助人是寮医人的温暖底色,很荣幸可以成为全小区的‘朋友’!”

3.剪短了长发 剪不断牵挂

——中医科 钟巧如

3月12号晚上,仍在寮步大筛查岗位上的钟巧如,突然收到了第二天支援九院的任务,她二话不说地接下了,在简单收拾后轻装上阵。翌日,为了更方便快捷地穿脱防护服,一向爱美的她毅然剪短了陪伴自己多年的长发。

出于安全考虑,酒店并不愿借出剪刀,但在钟巧如再三请求下,才借出剪刀,并要求她要站在门口剪完头发。

钟巧如将这段小“波折”讲给朋友听,朋友看着她短发的照片有点心疼,问她:“习惯点了没?”

她说:“不容易习惯呢,但为了战胜疫情什么困难都不是困难,我们终将迎来太阳。”

每个寮医人都是温暖的小太阳。

后来得知,在出发前,钟巧如还牵挂着家中摔伤的儿子。于是,护理部吴炯松主任、中医科尹瑞华护长组成了小分队,带上神灯、零食、玩具……并前往巧如家中为孩子伤口换药,细心讲解注意事项,并叮嘱家属,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找组织,组织会想办法解决问题。

谢谢你们的义无反顾,寮医永远会是你们强大而坚实的后盾。

4.一生一世一双人 俩人脸上都有痕

——神经医学科 叶灼安

神经医学科的叶灼安医生2月25日进驻大朗,与此同时,她的爱人亦在松山湖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同事们调侃他俩是:“一生一世一双人,俩人脸上都有痕。”

但夫妻档抗疫说起来热血,做起来困难重重,比如:

俩人都在前线,家里4岁宝宝感冒发烧怎么办?

年迈的父亲患有脑梗塞,因疫情封控奶奶也不能带宝宝来院就诊。

寮医得知这情况后,马上协调组织派出120救护车,儿科农定猛主任、神经医学科聂德新主任、急诊科温慧芳护士立即前往叶医师家中给宝宝和老人面诊,并带去了药物、玩具和水果。

目前宝宝病情已好转,老父亲病情也平稳了。

只有后方稳固,前线才能轻装上阵,寮医之所以是家,就是因为会全力保障,让每一个逆行者多一份安心,少一份牵挂!

5.寮医的故事是双向奔赴

——ICU 汤步階

3月13日,东莞各村各社区逐步开始封闭式管理。

ICU的汤步階医生家住茶山,听说茶山也要实施管控,连夜回家简单收拾行李,当晚就在科室值班房过夜。

他说:“科室人员本来就紧张,若是茶山封控我出不来,科室压力更大,我不能拖累大家!”

同事们都为他这份负责任、敬业的精神所感动。医院得知汤医生的情况后,马上为他安排了住宿,让他能安心地工作。

每一份付出都不应当被视为理所当然,每一位逆行者都值得珍重对待。

汤医生是好样的,大家庭是温暖的,携手并肩,共同向前,这是属于寮医人的双向奔赴。

6.铁娘子的战地日记

——妇产科 李婷婷

3月12日,妇产科李婷婷医生进驻大朗隔离病区支援。支援期间,妇产科的姐妹们送去了沉甸甸的爱,用最暖胃的方式告诉她,科室姐妹是她最坚强的后盾,等候她早日平安归来!

铁娘子李婷婷医生也从前方发回“战役”日记:

我是3月12日接到医院通知立即出发支援九院。

酒店的院感督导员是医院手术室的覃铁连主管护师,他耐心地为每一批新来支援的医护人员做防护服培训,工作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如何保护自己……虽然声音嘶哑,但依旧动听。

因为鞋子不合格,昨晚跟医务科崔主任和护理部吴主任及科室主任、护长反映后,今天下午已经收到新的物资,科室还特意给我买了很多日常生活用品、水果等。

在我的后方,家里两孩子有些咳嗽,儿科农主任知道后通过电话、短信教家里人怎样给小孩吃药治疗,还专门预定的复诊的时间,帮我解除后顾之忧。

……

以上种种,让我切身感受到自己不是一个人战斗,后面还有个坚强的大后盾。

7.爱投喂的护士长“妈妈”

——皮肤科 马丽新

在寮医一线核酸的队伍里,皮肤科有个爱投喂的护士长“妈妈”马丽新,在松山湖和大朗支援的几个小姑娘想家了,护士长发来暖心安慰;

有的姑娘身体不舒服,护士长给安排药物;

有的姑娘馋了,护士长给安排水果;

有的姑娘比较特别。想念起了何教授的“训导”……

护长表示没见过这么奇葩的要求,但是,也可以安排!

前线有需求,我们都能“投喂”!

小姑娘们不仅接收了“投喂”,还接收了来自同伴艳羡的目光,有点骄傲地说:“看到医院给我送来的物资,同一病区工作其他医院医生都超级羡慕,我为自己是名寮医人而自豪!”

因为抗疫刻不容缓,很多故事仓促得甚至没有留下照片,但只言片语间,已能窥见人心的温暖。

那些过去没来得及处理的难题

我们一起面对

那些现在没来得及感谢的人

我们期待重逢

那些未来会发生的好风景

我们一起拥抱

我们可以在忙碌中发现快乐

把辛苦写成诗歌

春天从来不远

因为我们彼此相伴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