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宜业宜游!珠海乡村振兴主战场再发力

南方+ 记者

4月7日,珠海市斗门区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对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进行再部署,明确斗门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将以做好“四基础两完善两健全四探索”为主要内容,以加快打造乡村振兴全国示范区。

接下来,斗门将扎实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全国试点工作,加快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

接下来,斗门将扎实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全国试点工作,加快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

珠海市斗门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是全国试点之一。目前,这一改革工作有序稳妥推进,并于2021年12月顺利通过省中期评估。

此前,斗门区按照先易后难、以点带面、风险可控、稳慎推进原则,在做好全区性基础工作同时,选取村情稳定、条件成熟的斗门镇上洲村和莲洲镇福安村作为试点村先行封闭探索,适时提炼和完善制度成果,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改革经验。

目前两个试点村已基本完成补充调查和社会风险评估,制定改革实施方案、工作台账、任务清单。

在以传统种植业为主、集体经济收入少的上洲村,侧重探索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引入区属国企开展村企合作建房,村民将旧房租给国企发展民宿等乡村业态,国企统一集中建设新房改善村民居住条件,解决宅基地不足和存量闲置宅基地并存、村民自有建房资金不足的问题,提升村集体和农民个人收入。

在可分配宅基地极少的典型水上村福安村,侧重建设村民公寓,在村民集资首付的基础上,创新探索以农户股权分红作为质押申请银行贷款,最大限度集中集约利用土地,降低农民建房成本,保障村民住房需求和改善人居环境。

目前,两村村企合作建房和村民公寓建设均已进入深化设计和“三通一平”阶段。

会议强调,未来,斗门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以做好“四基础两完善两健全四探索”作为主要内容。

其中,“四基础”指做好宅基地基础数据调查、历史遗留问题梳理、优化村庄规划、房地一体登记4项基础工作;“两完善”指完善宅基地集体所有权行使机制、宅基地审批机制;“两健全”指健全宅基地收益分配机制、宅基地和农村建房监管机制;“四探索”指探索宅基地农户资格权保障机制、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

在此前的改革工作推进过程中,斗门区结合专题调研和房地一体化登记成果,出台首批《斗门区(试点村)村民自建住宅施工和验收管理实施细则(暂行)》以及风貌管控、村规民约、登记办证等4个常规管理配套文件。同时,初步以试点村为先导起草宅基地管理和村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以及配套制度,形成体系完备的“1+N”规范文件,内容涵盖宅基地审批管理、流转退出、整理利用、村民公寓建设等。

按照改革节奏,接下来,斗门将以试点村为载体,对系列政策文件可行性、适用性、安全性等进行探索试验,待条件成熟后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实施。

“斗门作为全市乡村振兴的主战场,要提高站位,认清形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奋力推进‘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中央一号文件对做好当前‘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认真对照梳理,列出任务清单,逐项推动落实,把高质量发展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各方面,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推动农业更强、农村更美更有活力。”斗门区委书记、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苏虎强调。

会议强调,斗门区接下来将坚持宜居宜业宜游,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科学制定乡村建设规划,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全国试点工作,加快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强化乡村建筑风貌指引,常态化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构建完善现代农业发展政策体系,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不断夯实现代农业发展载体,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三产融合蓬勃发展,打造乡村振兴全国示范区。

【记者】林郁鸿

编辑 叶铮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