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寿财险广东省分公司:科技赋能聚合力 “保防救赔”解农忧

289财经热点
+订阅

点击图片,查看专题↑

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以下简称“广东国寿财”)自2009年2月2日正式成立以来,始终牢记使命,注重发挥保险核心功能,不断创新保险产品服务,致力于促进社会经济稳定与发展。

近年来,广东国寿财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取得了规模、效益双丰收。2021年保费规模首次突破70亿元大关,广东省市场份额排名稳居第四位。农险方面,2021年广东国寿财全年农险保费收入为3.38亿元,同比增长134.18%,增量保费1.94亿元,为广东农险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在新一轮政策性农险实施期间内,广东国寿财农险经营县域由上一轮的20个县域扩大到全省33个县域。

截至2021年底,广东国寿财共成立582个三农服务站,全省服务农业保险的专业队伍超过800人。近三年来,累计为全省超400万农户提供农业保险800多亿元风险保障,累计支付农业保险赔款2.3亿元,受益农户高达22万户次。

▲《南方日报》报道

▲《南方日报》报道

凸显广东特色

聚合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近年来,广东国寿财农险业务充分发挥了组织优势、保险优势、服务优势、科技优势、资源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发展,着重打造有广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保险服务生态圈。

广东国寿财服务“三农”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凸显广东特色,助推乡村文化发展,赋能乡村文化振兴;营造生态家居环境,强化乡村生态振兴;聚焦农村基层治理,推进乡村组织振兴。2021年,广东国寿财成功中标15个地市新一轮政策性农险,相比上轮增加7个。

广东国寿财立足“一个国寿”,发挥综合金融优势,加强与广发银行及寿险、养老的协调,开展综合化助农服务,全力打造“保险+”服务模式,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繁荣和农民增收。

在云浮思劳镇冲坑村,广东国寿财工作人员符鉴标与农户陈伟元到田里收获土豆。

在云浮思劳镇冲坑村,广东国寿财工作人员符鉴标与农户陈伟元到田里收获土豆。

2021年以来,通过“推广引流”“招商引资”和“牵线搭桥”的方式,广东国寿财举办了梅州市金柚特色农产品展销直播;助力河源龙川县佗城镇灵江村康养休闲综合体项目落地;推动建立东瑶村首个研学旅行基地。

此外,广东国寿财以完善的产品体系对接“三农”保障需求,聚焦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粤东粤西地区县域机构发展,将业务发展融入广东经济发展大局,创新服务模式,丰富服务内容,协助地方政府做好防返贫和乡村振兴工作。

同时,广东国寿财彰显科技优势,加快保险、科技与“三农”跨界融合,推进保险科技创新在城乡协同发展、同步落地,服务数字农业、智慧乡村建设。2019年以来,借助“国寿i农图”平台,实现对种植险精准承保,确保标的位置和面积的准确性;借助“国寿i农飞”平台,及时获取农作物的灾害数据,实现精准理赔;借助“安心享”线上化承保理赔服务平台,为乡村留守老人提供人工实时在线服务,并通过财宝Live、官方微信公众号提供乡村振兴、助农直播通道,带动农民增收;借助“安心防”防灾防损平台,为各地政府部门防灾提供多类综合灾害预警定制服务,提升农村客户防御风险的能力。

整合资源创新 

精细管理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近年来,广东国寿财坚持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做好“扩面、提标、增品”工作,为农企农户提供全面风险保障;不断推进农业保险创新,在产品研发中最大化扩大保险责任范围,全力为实现稳产增收保驾护航。

一方面,广东国寿财致力于整合优势资源推动产品创新,先后研发相关创新保险产品,服务于农业生产托管、绿色生态保障、发展广东特色水产养殖业和健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等方面。

2021年,广东国寿财首创并落地了“广东省水稻种植灾害统防统治产量损失保险产品”,有效破解我省推广农业生产托管社会化服务中生产端与托管服务端的二元风险管理难题。此外,积极服务国家“双碳”战略部署,研发了“林业碳汇指数保险”,为绿色企业和绿色工程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130亿元,累计为100家企业提供环境污染责任险保障1.15亿元,同比增长32.14%。

为了破解传统淡水水产养殖定损难的难题,广东国寿财创新研发了“商业性淡水水产养殖天气指数及疾病疫病综合保险”,该险种将天气指数及疾病疫病均纳入保险责任,为全省淡水水产养殖提供5.5亿元风险保障,荣获广东金融支农联盟2020—2021年广东最受欢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产品金奖;为保障污染耕地农产品安全,引入了“污染耕地农产品安全利用费用补偿指数保险”,推动“政府主导+保险金融+实施推广”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体系的建设,简单赔付率达126%。

另一方面,广东国寿财持续推动科技赋能,全面提升农险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种植险方面,积极推广无人机的应用,做到大灾必飞、全损必飞,通过“国寿i农飞”智慧平台的无人机自动航拍、图像识别、影像分析等新技术的应用,及时获取灾害后的遥感信息资料,在实现精准确定损失面积和损失程度的同时,提升理赔时效,提高服务能力。同时与航天信德智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农阳光数据有限公司,就农险卫星遥感技术应用与智慧种植平台建设方面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探索和推广遥感技术在种植险上的应用,实现对农险种植险工作的全流程精细化管理。

在养殖险方面,广东国寿财发挥了“AI智能识别技术”优势防控道德风险,通过AI智能识别技术,快速清点标的数量,实现每个批次必验标,破解虚增、虚减标的数量等问题。理赔时将死亡标的影像与特征库影像进行比对、精准识别,防范重复理赔和非标的理赔等道德风险。同时优化理赔流程,利用智能称重、智能测量体长作为理赔依据,降低人工成本,实现快速理赔。此外,广东国寿财不断提升线上服务能力,推动农户自助承保理赔,并积极推动与地方动检部门形成线上化联动机制,实现养殖险全流程线上化。

此外,广东国寿财还利用渠道创新,让电网销助力农产品流通。针对各县区特色农产品,整合优质产品资源,如从化荔枝、增城挂绿牌丝苗米、番禺香蕉等,统一上架至电商平台并进行宣传、推广,打开当地特色农产品的销路,将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售至全国各地,提高农户收入。

广东国寿财总经理费剑锋带领团队在乡间调研。

广东国寿财总经理费剑锋带领团队在乡间调研。

推动高质量发展 

构建风险减量管理全流程服务模式

广东国寿财发挥综合金融平台优势,积极应用创新科技,构建“保防救赔”一体化服务模式。

“保”即打造“保险+”综合化助农金融服务。广东国寿财充分发挥集团综合金融优势,结合“政府+银行+保险”模式,助力破解涉农贷款融资难、融资贵难题。针对涉农、扶贫项目开发“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贫困户专用)”“小额贷款保证保险(扶贫企业专用)”等产品。截至2021年底,以“支农支小”为战略定位,落地“政银保”项目11个,累计承保46笔,支持融资金额近8000万元,为乡村龙头企业、生产基地、散户提供一站式风险管理和普理金融服务。同时,深入发掘与集团成员单位协同优势,探索综合金融帮扶政策衔接。

2016年以来,广东国寿财联合集团公司共向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提供企业债券融资达3亿元,广发银行(集团成员单位)承销广东农垦融资证券共32亿元,极大满足了该企业发展生产的融资需求。

此外,还创新了“以购代帮”资金支持模式,在自身消费额度内助力广东农垦农产品实现年销售额600万元,支持其农产品流通板块发展;“招商引资”,助力龙川县佗城镇灵江村康养休闲综合体项目落地,该项目为龙川县首个签约的帮镇扶村产业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000万元,实现税收100万元;“牵线搭桥”,积极推动建立东瑶村首个研学旅行基地,通过深入挖掘佗城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为龙川县教育事业和旅游发展注入新动能,打造亮丽的“研学教育”名片。

“防”即以科技赋能,推动防灾减损体系模式创新。广东国寿财结合数字农业、“保险+科技”,依托公司在灾害风险管理领域的优势,从政策、技术、服务、数据等方面,推动政企学资源整合,跨界合作探索建设涉农防灾减灾体系。例如,联合清华大学科研团队和地方农业龙头企业,探索建设地方数字农业风险管控平台,以实现从种子选育、作物长势监测、农产品收储、运输和销售、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流程、可视化管控。此外,还加快科技赋能运用,积极与农业农村、气象、应急等相关主管部门以及第三方农业技术服务企业、涉农高校等合作共建“数字化”防灾减灾平台,利用卫星遥感、区块链、大数据等科技手段,结合政府乡村振兴、防灾减灾等工作重点,提供“三农”灾害预警监测服务,及时掌握重要灾害天气信息以及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情况。

“救”即不断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广东国寿财依靠延伸农网柜面服务功能,深入推进“千帆竞发”工程,大力推进农网建设,下沉到农村基层,解决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为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农民增收保驾护航。截至2021年底,已在县域各乡(镇)设立“三农服务点”476个、“标准三农服务站”106个。同时,做好农村业务服务支持,强化风险防范和提示,不断提升群体性事件处置和危机化解能力。以重点乡镇为中心,适度增加查勘人员和查勘车辆的配置,提升农网服务效率。与吉林省中农阳光数据有限公司、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大数据+农业农村示范项目”,在肇庆市德庆县落地实施“智慧乡村平台”试点;累计捐赠价值72.3万元的防灾减损物资。

“赔”即“保险+科技”推动协保体系建设。广东国寿财持续推进科技赋能与协保体系建设相结合,利用总部专项研发的“国寿i农险”“国寿i农宝”“国寿i农飞”和“国寿i农图”工作APP及相关应用小程序,用于协保员采集农户承保、理赔信息,实现数据信息精细化管理及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运用上述科技赋能手段,赔款支付在核赔通过后即时到账。“国寿i农图”在试用阶段实现地块测量误差控制在1.5米以内,生猪养殖保险自助理赔系统最快可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赔付。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广东国寿财最大化简化承保、理赔流程,全面推动协保体系科技化转型。

■一线案例

保险让水稻生产不惧天灾

今年年初,强冷空气突袭广东,多地市发布寒冷预警信号。强冷空气和持续阴雨给广东省的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2月16日,广东国寿财派出农险专员到云浮腰古镇雄强村和腰古村为种植户发放防灾减损物资——胺鲜脂。在发放过程中,工作人员不断地向种植户宣讲如何预防霜冻的小知识,并向他们叮嘱胺鲜脂的使用方法,做到有备无患。“让庄稼有了保护伞,让种植户心里有了底。”一名广东国寿财农险负责人说。

面对低温寒潮灾害,广东国寿财根据冻灾发展态势和往年灾害情况,积极组织各中支机构农险专员奔赴各大种植基地指导村干部、种植大户提前做好寒潮防灾排查工作。同时加强宣传创新农险产品,积极支持各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落实春耕备耕工作。

一方面,根据各地市特色农产品特点,介绍各类种植业保险产品的保险责任,制作并转发防灾减灾宣传手册,提前部署水稻早造和其他种植品种(蔬菜、果树等)的灾害统防统治工作。另一方面,联合省气象局专家团队,探索建设农业防灾减灾智慧平台,为各地政府部门防灾提供多类综合灾害预警定制服务,实现农业灾害事后应对向事前处置转变,提升防灾减灾效能,切实做好“保防救赔”。

为了更好地防灾减灾,广东国寿财还与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为农户提供农技农机技术培训等一系列服务,实现针对不同作物和不同地块精准管理、精准施肥和施药,通过与高校、第三方涉农服务机构合作,建设公司防灾减灾专家库。

2021年,广东国寿财联合佛山科技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地方分院等科研单位专家开展15场专业技能培训,提醒农户提前加强种养生产管理,解答农户生产上的技术难题。

除了上述措施,广东国寿财还推出行业首创水稻种植灾害统防统治产量损失保险产品,破解了广东推广农业生产托管社会化服务中存在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手段二元风险管理难题。经过与天禾农资调查研究,广东国寿财创新研发并落地广东省水稻种植灾害统防统治产量损失保险产品。保险约定:在保险期间内,保险水稻由于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病虫草鼠害造成产量损失,且损失率达到10%(含)以上时,视为保险事故发生,保险人依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进行赔偿。

该产品在茂名、湛江、江门、肇庆、河源、韶关、汕头和汕尾共8个地市落地。2021年,该产品累计保费收入70多万元,为水稻种植风险和水稻种植灾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应用风险提供近2000万元的风险保障,保障范围覆盖30万亩种植水稻。截至目前,该产品简单赔付率达119%。

■数读

1.广东国寿财现已在广东各地市设立21家中心支公司,116家支公司,实现了重点县域全覆盖;全辖现有员工3600余人,健全了覆盖全省的销售和服务体系,为高效服务广大客户、服务当地农户、服务地方经济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截至2021年底,共成立582个三农服务站,全省服务农业保险的专业队伍超过800人。近三年来,累计为全省超400万农户提供农业保险800多亿元风险保障,累计支付农业保险赔款2.3亿元,受益农户高达22万户次

3.截至2021年底,农险在售产品达到100个,其中种植险47个(政策性42个,商业性5个),养殖险48个(政策性35个,商业性13个),林木险4个(政策性2个,商业性2个),涉农险1个

4.积极开展消费扶贫工作,2021年参与完成集团消费扶贫任务33.49万元,加大资金投入,向广东省“6·30”扶贫济困日活动捐款35.43万元,捐赠防灾减损物资折款72.3万元。推动落实中国人寿“扶贫保”工程,通过定点扶贫、消费扶贫、保险扶贫、产业扶贫等方式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截至2021年底,全省累计投入资金450余万元

4.自2019年开办广东农垦中央补贴型生猪养殖险以来,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6亿元,累计赔付金额超2600万元

图片:

在云浮思劳镇冲坑村,广东国寿财工作人员符鉴标与农户陈伟元到田里收获土豆。 黎华联 摄

广东国寿财总经理费剑锋带领团队在乡间调研。 资料图片

广东国寿财推出政策性花木种植天气指数保险,让花农不再惧怕台风和暴雨。

金镝 摄

【撰文】唐小清

编辑 陈梅玉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