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险玩转“黑科技” 服务提升“加速度”

289财经热点
+订阅

点击图片,查看专题↑

走进汕头市白沙畜禽研究所智慧数字养殖场,每只鹅都戴着一枚智能脚环,鹅舍上方悬挂AI智能鹅体识别摄像头,水面上漂浮的白色圆盒是水质监测站,气象土壤监测一体杆将环境数据传输至云平台服务器……“这些设备记录着环境监测、鹅体健康等数据,为科学养殖与风险防范提供有效保障。”人保财险汕头市分公司副总经理马妍红如是说。

这是广东农业保险以科技赋能,为智慧农业、数字农业保驾护航的缩影。《关于大力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发布以来,广东农险科技运用水平大幅提升。线上服务、云端验标、远程查勘、智慧养殖……从海滨到山林,科技成为农险机构的“标准配置”,一场科技赋能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变革已然在南粤大地拉开序幕。

《南方日报》报道

▲《南方日报》报道

全省保单电子化率78%

农户服务体验大幅提升

在肇庆市封开县杏花镇,养殖户黎海坚正忙碌地打理着牛舍。今年,他购买了政策性肉牛养殖保险,不再需要为口蹄疫担惊受怕了。这次买保险的经历让他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便利。保险业务员只需要将手机对准牛脸进行识别,系统便会通过采集牛脸左、中、右3个方向各5张照片,让每一只牛获得自己的“身份证”。“验标的同时可提交系统核保,农户能提前得到保障;出险后可以通过比对牛脸进行快速识别,最快可以半天理赔。”中华保险肇庆中支农村保险事业部副总经理邵觉新说。

当前,科技已成为广东农险的“标准配置”,大数据、云计算、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助手、远程查勘等技术被广泛运用,农户服务体验大幅提升。同时,科技应用于精准高效验标、查勘定损、提高承保理赔效率等方面,使得保险机构提供全流程“零接触”服务成为可能。

在珠海市斗门区乌石村,中国太平洋产险珠海分公司农险部负责人全颖向记者展示了“e农险”航拍测亩仪的“一键航拍”功能。“卫星遥感和无人机技术协同配合,可以在3分钟内对500亩水稻田进行快速验标和查勘。”

随着广东农业保险承保电子化服务平台上线,保险业务员“进村挨家挨户录单”成为历史。来自广东银保监局的数据显示,广东农险全行业推广农险电子保单和承保理赔公示电子化,保单电子化率、线上投保告知率、线上理赔公示率分别达78%、82%、58%。“电子保单投保手续简化、承保流程缩短,让农户获得更便捷高效、安全有保障的服务。”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产险部相关负责人说。

汕头市澄海区溪南镇诚达丰种养专业合作社火龙果生产基地是全国首单火龙果“溯源+保险”的诞生地,也是平安产险帮助建设的“平安智慧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南方日报记者 金镝 摄

汕头市澄海区溪南镇诚达丰种养专业合作社火龙果生产基地是全国首单火龙果“溯源+保险”的诞生地,也是平安产险帮助建设的“平安智慧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南方日报记者 金镝 摄

值得一提的是,科技正向农业保险产业链的两端延伸。在汕头市澄海区溪南镇,集小型气象站、土壤检测仪、互联网设备一体的“白盒子”为诚达丰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少锋打开了智慧农业的想象空间:“我打开手机就能看到温度、湿度等各种数据,心里对怎么种火龙果更有底了。”

当前,“物联网+”“红外热像仪+”“虚拟现实(VR)+”等技术助推广东农险从“事后经济补偿”向“事前风险防范”转移。在广东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广东农险综合运用传统方法和科技手段开展防灾减损的实践越来越丰富,为后续更加体系化开展防灾减损服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机构加大科技布局

拓宽农险服务边界

“以前我们在英德有8辆勘察车,一年下来光油费都要50万元,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到现场勘查。”人保财险清远分公司农险部总经理梁学军说,如今他和同事再也不用翻山越岭去“看猪”了,“农户用一个APP,就可以给猪照相、定位、量身高和体长”。

梁学军道出了农险从业者的共识:传统农险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场查勘不能全覆盖、现场测产选样不全面不准确、保险责任原因难确定、核损时间长、理赔周期长、工作量大等“老问题”,在科技面前迎刃而解。

与此同时,针对农业数据基础薄弱、服务人群广、保险标的周期短、灾害受灾面积大等农业保险的“难点”“痛点”“堵点”,科技更是一把“破题”的利器。正如人保财险广东省分公司副总经理方晓栋所说:“只有跨行业的科技创新,突破数据应用瓶颈和天空地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才能全方位提升农险服务能力。”

洞见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能量,让保险机构面对疫情时纷纷加大力气、加快速度布局农险科技。

例如,人保财险广东省分公司5年投入资金2000万元,建立行业领先“粤农保”AI数字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又如,平安产险“向科技借人力”,以科技赋能“保防救赔”“产销一体化”“农产品品牌打造”“农产品食品安全保障”等一揽子解决方案。

在保险机构看来,加大科技投入有助于提高农业资源的承保覆盖率;有效抵御灾害、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有效控制农险经营风险;提升农险经营工作效率和效果,便于机构精细化经营农村市场、农险市场;有助于探索、推动农险险种创新、农险经营模式创新的落地。

“从长远来看,积极布局科技创新将有助于保险机构拓宽保险服务边界,深耕乡村市场。”广东省社科院财政金融研究所所长刘佳宁表示,科技让保险机构实现由“凭经验判断”向“用数据说话”转变,有效提高预警能力和风险防控水平,从而有效保障农业保险稳定健康发展。

全周期运用空间打开

农险信息共享或将落地

“鱼塘安装了智能控制器、水质传感设备、水位传感设备,不仅让我的养殖方式变得更高效,而且可以实时对风险进行监测。”佛山市蓝科养殖科技有限公司养殖户罗品仪说,人保财险佛山分公司的“数字水产”技术为他和其他养殖户增产保收带来了智能化、自动化的风险减量管理方式。

科技为农业保险已然带来诸多新“玩法”,业内专家认为,未来其在保险全周期运用上还将有更多想象空间。刘佳宁认为,科技在促进农险“提质增效降成本”、提升风险管控能级、改善客户服务体验等方面有无限拓展空间。无独有偶,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总经理吴自强表示:“未来,农业保险机构在承保、理赔方面,要做到真正的数字化、线上化。”

如今,保险机构正蓄势待发,企图将更多“黑科技”应用于农险经营工作中。例如,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副总经理魏安源提出,可利用区块链技术连接各保险参与主体及上下游产业链,“在保险产品研发及定价、投保、核保、理赔、再保、保险资产管理等业务环节发挥作用”。

与此同时,科技赋能农业保险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业界期盼政府牵头建立统一的农险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农业生产数据的互联共享、农险承保信息的数字化管理、财政补贴申请审核线上协同化,以降低监管成本,使保险业良性发展。

例如,魏安源表示:“可以考虑建立农业保险数据采集台账,监管部门和保险公司需要共同掌握第一手资料数据,确保农业保险经营绩效评价结果的真实、全面、准确、有效。”吴自强也提出:“在资金结算方面,可以打造一套系统,整合保险公司数据、农业数据、财政数据,实现财政资金的高效运转。”

事实上,《实施意见》已明确提出加强农业保险信息共享。广东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广东将夯实农业保险发展基础,在统一数据标准,推动信息共享、打破信息孤岛等方面做文章。

【记者】唐柳雯

【实习生】李丽扬 钟芷珊 李忆

编辑 陈梅玉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