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树嫩绿春雨歇
行人四月过准时
从荔新路转入荔枝小镇景观大道,两旁古荔枝树绿叶嫩芽,充满春天的活力。杏色的荔枝花引来勤劳的蜜蜂,如同在树下劳作的仙村荔农,这是广州增城仙村镇荔枝小镇新乡村示范带的春天景色。
强化党建引领 赋能乡村振兴
2021年,仙村镇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决策部署,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好仙进奉荔枝特色产业和水乡资源优势,高质量推动荔枝小镇新乡村示范带和水乡深涌新乡村示范带向纵深发展。目前,荔枝小镇新乡村示范带已基本建成,水乡深涌新乡村示范带正有序推进建设,预计年底出成效。
据悉,过去一年,仙村镇按照镇党委主要领导作为新乡村示范带的“一线施工队长”、 各职能部门和村支书当好“施工员”的工作思路,成立了仙村镇新乡村示范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时解决示范带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高效推进示范带建设。一年来,仙村镇强化党建引领,赋能乡村振兴,以特色产业培育、乡村旅游文化发展为目的,以人居环境提升为基础,全力完善示范带基础配套建设。
1
完成了荔枝小镇新乡村示范带范围的总体规划编制,全方位、高标准塑造“中国荔枝之乡·仙进奉荔枝之源”城镇品牌,引进更多的企业进园,促进荔枝产业与区域生态互融发展,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仙进奉原产地的“江湖地位”。
2
在鹅桂洲岛、水乡深涌新乡村示范带积极探索“政府+企业+村集体”的乡村振兴运行模式,将现代农业、深加工、研学、乡村旅游、文旅创意等串联发展,构建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三美”融合的新乡村示范带,打造仙村特色。
荔枝小镇新乡村示范带,建设成果明显。荔枝小镇新乡村示范带规划范围约7平方公里,涵盖基岗村、碧潭村、岳湖村等3个行政村。
在荔枝小镇新乡村示范带景观大道两旁的百年古荔树,如同活化的荔枝文化,向现代人展示着仙村荔枝产业发展史。
在仙进奉古荔园内,百年仙进奉荔枝古树抽新枝、焕新芽、开新花,生机勃勃、活力十足。
荔枝文化博览馆
作为广州市第一个荔枝文化博览馆,以荔枝文化为主题内容,依托增城、仙村历史文化资源,在馆内汇聚荔枝文化、生产技术、观赏体验、科普培训、产品展示与销售于一体,将荔枝文化融入自然与人文生态生活中,是一个具有浓郁仙村特色的荔枝博览馆,也是游客访客到荔枝小镇新乡村示范带首选参观目的地之一。
荔枝农耕文化博览园
由一条主干道(节气大道)和四个主题广场区构成“一轴四文化十二中心” ,是荔枝种植技术的“指南针”,也是仙村人将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与荔枝种植传统完美结合起来。
另外,荔枝交易市场(电商园)、荔枝文化广场、荔枝品种园、荔枝深加工基地、荔枝种植技术培训中心、研发基地以及连片仙进奉种植基地等项目已建设完成,碧潭农房风貌提升、岳湖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程已完成总工程进度50%,荔枝小镇新乡村示范带建设成果明显。
水乡深涌新乡村示范带预计年底可见成效
水乡深涌新乡村示范带建设范围在仙村镇鹅桂洲岛,核心区在深涌村。目前示范带工程正在有序推进,预计年底可看到建设成效。
深涌村马蹄在水乡深涌新乡村示范带
深涌村农房立面风貌提升工程正在紧张推进,部分已完成改造的房屋,露出了新颜,灰白相间的外墙,和水乡深涌文化元素相融合,整洁又清新。
推进水乡深涌新乡村示范带建设
仙村镇出台了《仙村镇水乡深涌示范带建设工作方案》,由镇党委书记为专班组长,亲自抓落实、推进度,实行专班实体化运作;联动相关职能部门,明确责任分工,组建专班专人专职推进水乡深涌新乡村示范带建设。
“绣花功夫”提升水乡深涌“颜值”
目前水乡深涌新乡村示范带建设正在进行3个项目,除了农房立面风貌提升工程外,还推进了深涌鱼塘景观微改造工作、村场道路升级改造工程,接下来还将通过农村公厕升级、农村“四小园”建设、街前“三线”整治“等“绣花功夫”提升水乡深涌“颜值”。
带动地方经济社会效益提升
基岗村党总支部书记陈浩潮表示,通过荔枝小镇新乡村示范带建设,促使荔枝产业深加工等多种元素,在荔枝小镇新乡村示范带核心区聚集。
提升了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环境质量,带动了地方经济社会效益提升,确立了仙进奉荔枝,“增城种源、增城技术和增城标准”的地位,让农村集体增收、农民收入增加。
目前,仙村镇将整合辖区旅游资源继续加大建设力度,将荔枝小镇打造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推动荔枝小镇新乡村示范带建设再上新台阶。
来源: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