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大排查!中山东区街道519个网格覆盖辖区每寸土地

南方+ 记者

四级网络制度、519个网格、1700多名网格员-——清明假期期间,中山市东区街道全面落实社区网格化防控部署,让网格覆盖到东区的每一寸土地,借助小网格,推动大排查,实现宣传全覆盖、巡查无死角,进一步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

精准:519个网格分片包干

清明期间,在东区街道新鳌岭社区大鳌溪村路口,数名身穿红马甲的网格员有条不紊地进行测温、登记、验证身份,车辆、行人一律自觉配合,整个流程秩序井然。

“网格化防控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全覆盖、无遗漏,东区的领导干部下沉到社区后,要积极向当地的网格员们学习,把他们当成老师,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网格,发挥好群防群控的作用。” 4月2日晚,东区街道党工委书记周俊峰带头到社区督导检查,与社区共同研究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部署以及清明期间值班值守力量配备,争取高效协调,实现人员点位配备最优化,疫情防控作用发挥最大化。

东区共划分网格519个,其中街道一级网格1个、二级网格11个、三级网格120个、四级网格387个,由党工委书记担任街道一级网格长、班子成员为驻社区网格长,各社区党委书记为二级大网格长、社区两委干部、居民区支部书记、经联社支部书记为三级网格长、骨干党员担任四级网格长。让网格覆盖到东区的每一寸土地,把属地防控、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具体岗位、每一个基本单元,实现全覆盖、属地化、无遗漏。

东区街道由党工委书记担任街道一级网格长、班子成员为驻社区网格长。

扎实:1700个网格员走街串巷

有这么一群“战士”,他们奔赴一线严阵以待,确认每位居民的信息,敲开每一扇门,活跃在社区抗“疫”最前沿。他们就是最基层的“红心”网格员。

“请问你近期去过外地吗?你们家有几口人,都打了疫苗吗?”4月4日上午,竹苑社区党委副书记刘君亮就开始敲开一扇扇门登记信息,来之前,他特意带上了“八宝袋”,里面装着人员信息登记表、《“红心”网格员包楼到户工作指引》《疫情防控告知书》《关于从严从紧做好社会面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关于加强涉疫地区来返人员健康管理工作的通告》等。

上门收集信息、派发宣传单张、做好居民台帐…..网格员一个个都是全能王、多面手,24小时通常都要在线。网格化防控体系可以充分发挥贴近群众的优势,因为没有人比网格员们更熟悉当地居民的情况,他们既是小区里的“活地图“,也是居民们的”贴心人“,譬如居家隔离人员,就安排了专门的网格员每日定时上门测温,追踪身体健康状况,同时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及时安抚情绪等。

刘君亮只是东区1700多名“红心”网格员的小小缩影。连日来,为助力疫情防控攻坚战,总有像“他”这样的身影在网格内的每一个角落穿梭,挨家挨户搜集信息、摸排人员,走街串巷开展防疫宣传。他们就像一只只小小的蜘蛛,在东区每条街巷织网固格,尽心尽力筑牢疫情防控网。

刘君亮是东区1700多名“红心”网格员之一。

全面:党员下沉带动全员参与

网格员们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必要的时刻,东区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可以下沉网格,每一位热心市民都可以化身为网格员。

清明假期,东区11个社区设立170个党群志愿先锋岗,组织各级力量合计2293人,其中市直机关党员干部202人,街道机关党员干部189人,社区(含经联社)干部237人,其他志愿者1665人。据悉,清明三天将安排3851人全面下沉疫情防控一线,通过参与党群志愿岗服务、上门走访、入户宣传等方式,切实提高广大居民做好个人自身防护和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意识,筑牢疫情防控严密防线。

“党员干部们冲锋在抗疫一线,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新鳌岭社区党委书记陈晓军介绍说,以前村内人手不够,防控措施落实得不够严,自从东区动员各方力量下沉网格后,越来越多志愿者、村民自发参与,下沉干部的加入,不仅缓解了基层人手不足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还带来很多有效防疫的新举措。

干群同心,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源于群众、贴近群众”的优势,通过派发宣传单、张贴公告海报、悬挂标语横幅、流动宣传车、利用无人机等宣传方式,依托微信公众号“东区发布”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普及防控知识,增强群众科学防范意识,引导群众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一群人合力编织一张网,让“小网格”发挥了“大能量”。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吴帆

【通讯员】禹媚

编辑 卢子衡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