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涌搭建疫情防控网格体系,构筑群防群治“红色屏障”

大涌发布

大涌镇坚持党建引领群防群治,切实抓好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迅速建立疫情防控四级网格,组织动员各方力量网格化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构筑群防群治红色屏障。

一、打造四级红色矩阵

4月1日下午,大涌镇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和镇村(社区)疫情防控组工作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对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再部署再落实,重点对网格化工作进行安排部署。4月1日傍晚,编制大涌镇防疫网格化管理细化分工表和网格管理图,对四级网格不断细化、优化。重点考虑在居民人数多的区域基础上继续细分出来,设到基本社会单元,如商住小区、企业、学校、市场、出租屋、街巷,确保四级网格全覆盖、无盲点。积极发动两新组织、村(居)民小组长、党员干部、志愿者、物业小区管理员等担任网格员,形成群防群治的浓厚氛围。

镇党委书记任一级网格长;划分11个二级网格,11个村(社区)设立二级网格,由镇班子成员任网格联系领导,各村(社区)书记任二级网格长;以村(居)民小组、商住小区为范围划分57个三级网格,由村(社区)两委成员任三级网格长,以学校、大型工业园区、大型厂企,以及以街巷为界划分168个四级网格,由村(社区)干部、驻村干部、厂企单位负责人、党员志愿者、出租屋管理员等任四级网格员,网格员共638名,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排查、管控、宣传等工作。

二、组建三支红色队伍

一是市直机关队伍。深入开展“双联双助”行动,大涌镇结对的市直单位有市第一市区人民检察院、市第一人民法院、市供电局,4月3日至5日,三个市直单位共派出志愿者112人下沉11个村(社区)报到,及时把服务下沉一线,为大涌镇疫情防控工作注入坚实力量。

二是镇村党员干部队伍。由镇领导班子包片带领驻村组242人结对11个村(社区),持续采取“常态化排查+夜间排查”的方式,深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大涌镇疫情防控稳定。

三是志愿者队伍。广泛发动两新组织党员、巾帼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通过两新党组织、团委、妇联等部门主动招募志愿者,在“志愿中山”平台发布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共招募志愿者500多名,在志愿服务工作期间充分发挥无私奉献的精神,传递出红色志愿的温暖情怀。

“三支队伍”迅速集结。4月3日至5日,按照清明期间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市、镇、村党员干部下沉一线,三级联动,协助网格员开展重点人群排查、防疫宣传、推动疫苗接种等工作,重点做好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宣传发动,提供服务保障,打通疫苗接种最后一米。他们深入辖区居民家中,进企业、进学校、进工业区、进商住小区,进商铺、市场、超市、餐饮店等场所,向村民派发《疫情防控告知书》,劝导群众非必要不离开中山,引导外地返村的人员要主动报备,主动落实健康管理。三支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牺牲清明假期,主动深入一线,用党员干部、志愿人员的负重前行换取村社区疫情防控的岁月静好。

三、构筑党建红色引擎

大涌镇党委坚持把抗疫一线作为加强党性锤炼、检验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标尺,深入践行“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镇党委坚持到一线指挥,一线落实,一线坚守,强化镇党委的带头作用。组建党员先锋队、党员志愿服务队,设党员先锋岗,引导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防疫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全镇党员干部上下一心,切实当好疫情防控排查员、宣传员、服务员。在红色力量的感召下,越来越多优秀的“疫”线战士向党组织靠拢,已有21名志愿者在疫情防控一线递交入党申请书,也有更多的党员、群众加入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队伍来,党建引领,党群合力,构建起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卢子衡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