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清远市博物馆上午开展2022年清远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系列活动之“以文物看文明 以文明扬自信”——“我在清博画文物”清明节主题活动,邀请了清远市20组亲子家庭参与其中。据了解,活动旨在通过讲师授课、上手实践的方式,增进清远市青少年儿童对中华传统节日的认识,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清曾宾谷长寿寺后池修禊图》,清远市博物馆藏。
活动开始前,在清博志愿者们的引领下,参与的亲子家庭井然有序地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扫码、体温检测、佩戴口罩等措施后进入。
为了提高活动的趣味性、活动性、灵活性。授课老师采取看、听、说的形式,为亲子家庭讲述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采取朗读和背诵的形式介绍与清明节有关的诗句;设置了十个有关文物及清明节的有奖竞答问题,加深了他们对清远文物的认识和对清明节习俗的了解。
据介绍,清远市博物馆馆藏的文物《清曾宾谷先生长寿寺后池修禊图长卷》,展示了古人在游春踏青时,举办的修禊“沙龙”,既有林间听琴的雅兴,又有“曲水流觞”诗文助兴的情致。其中,曲水流觞文化在清远地区流传较广,明朝正统年间,曾有连州士绅仿东晋王羲之“曲水流觞”的做法,在勿幕亭前凿渠引溪,供文人雅士泛觞赋诗之用,俗称流杯池。该遗址位于今连州中学内。
讲解结束后,清远市博物馆接着开展临摹《清曾宾谷先生长寿寺后池修禊图长卷》活动,让各亲子家庭亲自动手实践,绘画心仪的修禊图长卷。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先熟悉笔、墨、水的调配,再学习中锋、侧锋、逆锋等笔法,在试纸上尝试得“有信心”后,就大胆地在长卷上“泼墨挥毫”。
活动结束后,在场的“学生”们都表示意犹未尽。家长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不仅仅有助于孩子学习、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也为孩子和家长之间提供了亲子学习时间,增进了亲子情谊,期待下次还能和孩子们一起参加此类活动。
【记者】陈立楷
【通讯员】卢玉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