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证完善规划,聚力创“双新”示范校

茂名市第一中学
+订阅

春风和煦,杨柳依依。为扎实推进“双新”省级示范校建设工作,发挥示范校的示范引领作用,2022年3月31日下午,茂名市第一中学在中和楼三楼会议室召开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校建设工作三年规划论证会视频会议。

出席此次论证会的专家有: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数据中心负责人李正福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副教授郑海燕、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沈映珊、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物理教研员余耿华、茂名市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莫尧道。我校参加本次会议的学校领导有:校长洪喜亮,副校长李启云、杨海燕,以及学校行政各处室代表和各学科科组长。


本次会议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方式。学校会议由教研室负责人曾茂丽主持。


在规划汇报环节,杨海燕向与会专家汇报了我校《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校建设工作三年规划》。她分别从建设基础,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建设任务,重点突破,建设要求、保障,推进计划七大方面,详细全面地介绍了我校“双新”示范校建设的三年规划。


接着,参会专家对我校方案进行细致专业的指导和点评。专家们充分肯定了我校三年规划方案,认为方案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学校实际,凝练了已有的经验和成果,突显了办学理念及办学特色,目标清晰、重点突出,是一份科学专业、规范可行的规划方案。同时,专家们对进一步修订完善工作规划和推动示范校建设提出建议。


余耿华专家建议,在原有经验和基础上,坚持五育并举,进一步梳理君子文化建设思路,搭建总体建设体系,增强教师的教研能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莫尧道专家认为,进一步细化方案落实措施,凝练预期成果;进一步坚持五育并举,引导全体教师关注关键领域、重点环节;聚焦教师素质、教育教学管理领导力、教学方式改变等。


李正福专家指导,需进一步明确三年规划方案中工作目标、工作举措、工作成果之间的关系。通过屏幕共享,他对规划方案中总体目标的阐述及方案中的观点表达进行了细致明确的指导。


沈映珊专家提出,进一步突显特色发展,目标、举措、成果要对应,一以贯之,举措更清晰细化,任务清单要落实到个人,预期成果更形象化和可视化。


郑海燕专家提出,进一步研究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核心素养在学科中落实的措施及路径,推动课程体系建设、课堂教学方式、考试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改进和完善。


最后学校领导发言,洪喜亮首先对五位专家在百忙中参加我校本次论证会表示衷心感谢!洪喜亮表示,我校接下来将进一步研究学习有关文件,结合专家的指导意见,对原规划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力求让建设目标更明确,建设思路更清晰,建设举措更具体,建设重点更突出,成果凝练更有效,建设更有保障,推动下一步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洪喜亮就如何建设“双新”示范校做了三点表态:一是全员动员,全员参与;二是担当作为,主动创新求变;三是聚焦核心素养,创出自己的特色。他希望,以新课程新教材省示范校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我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学校在地区的示范引领作用。


通过专家的论证引领,我们更明确了发展的方向,更能捋顺发展的思路。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凝神聚力,不畏艰难,勇于改革,力争在“双新”示范校建设中,打造自己的特色,创出自己的品牌,为全省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供稿:卢夏

供图:麦诗瑶

审编:钟敏玲  钟晓芳  王紫君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