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进行时,春耕“大片”上线啦!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订阅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清明前后雨水充足、气温舒适

土壤湿润

正是春耕插秧的好时节

农户们抓紧时间将育好的秧苗播种下去

东城周屋农田示范区

上元稻田公园

都是一副忙碌的景象

连片种植的水稻田

进入繁忙的春季耕种期。

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

快跟着小编看看他们的操作!

东城周屋农田示范区的农业服务中心里,

农技人员将装在育秧托盘中的秧苗搬出温室,

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阳光下分批培育。

刚刚搬出来的秧苗,

稻种刚刚发芽,

高度只有1厘米左右。

乳白色的小芽培植在营养土里,

在阳光和水份的滋润下快速生长。

大约十来天时间,

就能长成10厘米左右的绿色秧苗,

达到下田插秧条件。

工作人员介绍,

周屋农田示范区因为种植面积较大,

一般采用分批育秧的方式,

以便错开插秧时间,

确保春耕生产有序展开。

稻田里也是一派忙碌的景象,

农技人员驾驶着农用机械,

在阡陌纵横间犁地打田,

画出一道道春天里的五线谱。

清除杂草、疏松土壤、喷洒肥料,

为即将到来的插秧工作做足准备。

春分刚过,

记者再次来到周屋农田示范区。

育好的秧苗已经整齐地摆放在田埂上,

等待插秧机下田耕种。

作业人员驾驶着插秧机,

开足马力,

在广袤的水田里来回穿梭。

插秧机所到之处,

一株株秧苗徐徐展开直立田间,

横成行竖成列,

不断向前延伸……

不一会儿,

青绿色的秧苗,

就在褐色的水田里连成了一片,

正是“雨足稻畦春水满,

插秧未半青短短”的好景致。

插秧机无法到达的田间边缘,

需要依靠人工补种秧苗。

农民们将一捆捆秧苗抛入田中,

弯着腰在“边缘地带”补种。

一幅春和景明的春耕图景,

在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徐徐绘就!

田埂上,

不少市民带着小朋友驻足观看,

让孩子们体会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艰辛。

赶在清明前,

完成今年第一季水稻的全部插秧工作。

从插秧到收割,

大约需要三四个月。

届时,

金灿灿的稻田,

将会再一次迎来丰收季。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农民们会享受到

辛勤劳作之后的丰厚馈赠,

而周屋稻田,

也会成为市民心目中的“打卡”圣地,

成为东莞实施乡村振兴的美好典范。

与此同时,

茶山上元稻田公园

也是一副忙碌的景象,

农户们抓紧时间将育好的秧苗播种下去。

一大早

农户姚雅和他的同事

就开始忙着将一块块

早已育好的秧苗从田里取出

据他介绍,

早在春分前,

他们就开始了育秧,

目前所有的秧苗均已可以播种,

说话间他开始为插秧机“装填弹药”。

不多时,

两台装满“弹药”的插秧机,

开始在田里逡巡。

秧苗一次数排从机器下方,

快速插入田中,

插秧机开过之处,

一簇簇绿油油的优质水稻秧苗,

被整齐均匀地插种在水稻田中。

春风吹过,

秧苗轻轻摇摆,

荡漾起无限生机。

△为抢抓农时,姚雅调用了两台插秧机进行插秧。机器插秧能较好地解决水稻生产季节与品种生育期的问题,抗倒性好,适应性强。

今年播种的早稻都是美香占2号,

这种水稻产量高、质量也高,

还很适合茶山的水土。

姚雅说,“时代在进步,

我们现在解决了温饱问题,

就要开始达到更优质的生活”。

粮食种植需要经过多个流程:

耕田、播种、施肥、

插秧、除草、收割、打谷。

插秧完成后,

在秧苗生长的过程中,

农户还要施肥、控制水分、除杂草,

巧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

“我们要防止鸟、老鼠、福寿螺

和其他害虫的破坏,

水稻才能丰收,种田是件辛苦活。”

姚雅说。

水稻成熟需要约120天,

即这批水稻将在7月底成熟,

稻田公园将再次染上丰收的颜色,

今年七月底,

茶山上元稻田公园约定你!

来源:影像莞、茶山快讯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