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是大战,是大考,更是守护群众健康的重要防线。为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从源头上避免发生疫情,4月1日,中山市东凤镇启动了区域核酸检测工作。
千名党员下沉基层,一张常态化疫情防控密网在东凤铺开。
党员就是“排头兵”,党组织就是“战斗堡垒”。关键时刻,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基层党员干部闻令而动。来自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医疗保障局、市公积金中心等市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的42名党员干部、东凤镇的上千名党员干部,全下沉至14个村(社区),覆盖全镇109个核酸检测点。
数百面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一张集结令
考验东凤平战转换能力
3月31日,港口“0331”疫情吹响全市抗疫号角。为夯实东凤镇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基层基础,东凤镇党委迅速行动,召开全镇“双联双助”行动对接会。一场“对接会”,将全镇党员干部、市直企业事业单位下沉党员干部以及各方资源力量整合起来,抱团作战、合力攻坚。
千名党员下沉基层,一张常态化疫情防控密网在东凤铺开。
一个“抗疫集结令”,检验的是东凤平战转换的能力。
在短短数小时内,东凤镇汇聚党员力量,组织各部门单位党员干部下沉到防疫一线去、到群众中去,靠前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构建起一个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协同共治的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工作格局。
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组织发动上千名党员干部,有效协调调度他们赶赴一线,各司其职,这体现的是当下中山镇街的动员组织能力。
千名党员下沉基层,一张常态化疫情防控密网在东凤铺开。
“核酸检测请往这边走!”“请出示粤康码和行程卡!”“请大家戴好口罩,排队保持一米距离!”……在各核酸采样点设置党员先锋岗,党员干部与医务人员、村(社区)工作者并肩作战,指引群众有序入场、主动提供搀扶帮助、扫码登记、快速检测等人性化服务,最大程度为群众提供便利,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
同时,在村居社区内,东凤镇还设置绿色通道与提供入户进行核酸采样服务,为行动不便人士提供“一条龙”精准服务,努力将党的关怀送到群众心中,以行动展示党员风采、回应市民群众诉求,让初心使命浸润在核酸检测最前线。
千名党员下沉基层,一张常态化疫情防控密网在东凤铺开。
最大限度降低影响
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不误”
4月,正是全镇企业奋力做好经济“开门红”的关键期。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后,东凤镇一直在探索精准施策,最大程度为企业、居民提供便利,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全力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不误”。
如何实现“两不误”?东凤镇在厂企、村居、学校、物业小区设置109个采样检测点,实现核酸采样“送上门”。合胜、顶固、格美淇、华美骏达、美的、铁将军、伊莱特等企业设置10个核酸检测采样点,为用工规模较大的企业开展上门核酸检测服务。
千名党员下沉基层,一张常态化疫情防控密网在东凤铺开。
以东凤镇的规上企业“铁将军”为例,通过分时分段分车间的模式分流人员开展检测,员工根据安排有序排队、扫码、采样,一个车间人员全部完成检测用时不到10分钟。
疫情防控与企业生产“两不误”并非一句空话,关键在于“精准施策”。
109个采样检测点,人从哪里来?东凤镇的党员干部表示,疫情防控任务延伸到哪里,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就覆盖到哪里。全镇14个村(社区),69个临时党支部成立。下沉的党员干部,优先配备在各村(社区)一线最需要的地方。
最重要的岗位,有党员干部顶着;最关键的点位,有党员干部守着。
千名党员下沉基层,一张常态化疫情防控密网在东凤铺开。
来自市直机关下沉的党员干部,他们听从临时党支部指挥,服从安排,主动参与到大规模核酸筛查工作,成为补充基层疫情防控力量。他们走在前,冲在前, 真正做到“沉”下去。
常态化疫情防控,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但是,在东凤镇基层党员干部心里,时时刻刻都是“战时”,早已筑起一道守护全民健康的防线。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曾艳春
【通讯员】黄雪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