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微发布|事关中考,今年东莞高中阶段招生政策有这些变化!

教育莞家
+订阅

4月1日下午,东莞市教育局组织召开2022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政策微发布会,针对东莞今年高中阶段的学校招生政策有关改革优化事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而其中的重点变化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即名额分配政策自主招生政策

“招生政策的改革优化可以促进初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义务教育‘双减’政策落地,同时促进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东莞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健在微发布会上表示,接下来市教育局会继续评估各普高学校的办学水平、社会认可度、地理位置等因素,逐步扩大名额分配的范围;而在自主招生方面,东莞也会积极探索“小初高贯通培养”的思路,搭建3-2-1的后备人才输送架构。

微发布会上,今年新纳入名额分配的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和今年建设高水平艺术团意向学校东莞市第五高级中学分别作了学校介绍。

名额分配学校范围扩大

中考志愿梯度分差调整

3月28日,《广东省2022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实施办法》发布,该《办法》明确指出各优质普通高中要安排不低于50%的招生名额,直接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学校(含民办),并适当向薄弱初中、农村初中倾斜。

根据《办法》精神,东莞今年将在原有5所纳入名额分配的优质普通高中学校的基础上,再增加3所学校,分别是东莞外国语学校、东莞市第六高级中学和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新增学校的名额分配比例与原有学校保持一致,即扣除自主招生和随迁子女专项招生外的招生计划的50%,并按各初中学校本市户籍考生数占全市户籍考生数的比例进行分配。

此外,填报志愿时,普通高中批次的第一个志愿即是名额分配志愿,且纳入名额分配的8所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时都只录取第一、二志愿的考生,两志愿间的梯度分差从往年的30分调整至20分,总体来说更有利于考生填报志愿。一般来说,市教育局每年5月会对外公布各初中学校获得名额分配到校指标信息,请各位考生家长留意“东莞慧教育”公众号及官方网站。

东莞市教育局四级调研员、基础教育与信息化科科长罗桂森强调,参加名额分配的考生必须为初中应届毕业生,且须为东莞市户籍学生或符合政策性照顾条件的非本市户籍学生,无论是本市还是外市户籍中途转学至东莞,都必须在同一所学校就读至毕业。

王健表示,扩大名额分配有利于促进初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调动初中学校积极性;有利于缓解初中学生的升学压力,弱化中考的校际竞争,降低升学焦虑;同时有利于优化普通高中发展格局,促进全市普通高中学校形成多样化、特色化、品质化发展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同等条件下招生计划数减少,今年新纳入名额分配的学校录取分数线可能会些许提高;但名额分配范围扩大,可分配的名额更多,学生就读优质公办普通高中的机会也就更大,考生可自己所在学校的水平及本人在校内的排名综合研判后填报志愿。

自主招生项目增加、比例提高

考试组织方式进一步规范

为进一步推进自主招生改革,今年东莞将新增建设高水平艺术团以及高水平科技社的自主招生项目,与“双特色”(特色项目和特色高中)普通高中建设形成呼应。此外,普通高中通过自主招生项目录取的特色发展学生总数,也从去年的不超过学校当年招生总人数的5%提高到今年的8%。

而在考试组织方式方面,为进一步保证考试公平公正,无论是学校自定项目招生还是高水平项目招生,都要先进行校考再进行联考。联考则由市中招办委托第三方机构组建外市专家库,随机抽取专家组成各项目的联考测试评审小组对考生进行测评。

今年,东莞还对各类自主招生报名资格的下限条件进行了统一规定。其中,高水平项目类招生和录取条件全市统一,学校不能调整;学校自定项目类方面,各普通高中学校可以在市定报名条件基础上,自行提高专业要求、中考总分、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作为正式报名和录取的条件,但不得自行降低报名和录取条件,不得修改报名及录取的户籍限制条件。

为确保自主招生的公平、公正、公开,市中招办、各招生学校将成立领导和监督小组、严控评审专家来源,在考评环节实行现场打分、测试过程全程录像,预录取名单出炉后统一公示,并设立监督投诉专线、严格追责违规行为。

“优化高中自主招生可以逐步改变高中分层办学现状,逐步形成区域支撑普通高中学校特色发展的分类办学机制”,王健说,“还可以引导学校加强对有特长潜质的青少年进行个性化培养,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的需求,为高等学校输送更多、更优秀的后备人才。”

接下来东莞还将积极探索小初高贯通培养的思路,搭建3-2-1的后备人才输送架构。由建设高水平项目的高中学校选取不少于2所初中作为基地学校,每所初中再各选取不少于3所小学作为基地学校。选定后由高中学校参与初中、小学基地学校的教学训练,指导培养。

【记者】于羽佳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image.png

编辑 冯文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