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5月19日晚,万门大学校长童哲做客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分享“我的大学”,受大学生热捧。 (视觉中国/图)
全文共5658字,阅读大约需要14分钟
这辆自行车被童哲全车涂满绿色,上面写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童哲”几个白色大字。
“他宁可用能力不突出的人,但他一定会用相信自己理念的人”。
“童哲从2019年开始热衷买房子,让员工也跟着他买,买重庆和沈阳的房子,搞得比较大”。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南方周末记者 梅岭
责任编辑|顾策
2022年3月28日,北京市海淀区新起点嘉园12号楼15层,号称中国第一所网络大学的北京万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万门大学)办公总部,已被贴上封条。
万门大学号称中国第一所网络大学,提供覆盖全学科、各大品类的教育服务。但从3月22日开始,万门大学几万学员的VIP微信群被公司CEO童哲解散。公司疑似跑路的消息在学员和合作方中传播开来。
在蓝色“one men”的公司logo下,两位自称房东的人士正在接待台吃着外卖。他们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这里全封了,万门也欠着我们钱。”
在玻璃门左手边,透明胶带牢牢贴着警察留下的“报警请拨打海淀派出所电话”的纸条。在玻璃门后,万门大学占据两层办公楼,地上铺着鹅卵石、墙壁上是欧式壁灯。门口蓝色的宣传栏上,还能看到“冲销冠军”和“学员撩我,付首款”的标语。
王轩是这家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之一,过去直接对接童哲进行工作汇报,他现在已无法联系上童哲。
“3月22日下午,有合作方来到公司抢硬盘。警察来了以后按住了,电脑大部分由员工保存了。”王轩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
马路对面是海淀区万柳亿城B座。这里已经没有一丝万门大学的痕迹。王轩表示:“这里是法务办公的地方,上周五(3月25日)办完离职,也已经搬空了。”
与童哲一起消失的,还有万门大学COO林丹。行业内曾流传二人是情侣关系。王轩对此表示,“具体是夫妻还是情侣,我们不知道,但肯定有关系。现在我们只希望早点抓到两人。”
创始人“跑路”并非没有先兆。从2022年2月开始,王轩就没有在公司见过童哲,此外,童哲还将公司公章、U盾和营业执照都拿走了。
万门大学员工的社保、公积金也从2月份开始断缴。3月份的工资,王轩也不再指望。据他计算,目前万门大学的员工规模在400人左右。
“事发前,一个跟了童哲八年的人在微信问了问社保的情况,就被童哲微信删除了。”他说。作为跟随童哲多年的人,他对这场跑路有过预判,但“没办法相信”,更多的是失望。
北京新起点嘉园12号楼15层,万门大学办公总部已被贴上封条。 (南方周末记者 梅岭/图)
1
任性的天才少年
童哲的手机一直处于无法接听状态。他的微信号个人头像,由事发前的个人照,变成了一片空白。微信名只剩一个“。”号。只有个性签名没有变化:降低中国教育门槛。
朋友圈里的背景图,是穿着休闲、头发染黄的童哲坐在海滩边,内容已不可见。而他在知乎的头像则是——西装革履、一头黑发,手拿马克笔,背景板写满了各种公式。
万门大学的官网已经无法打开,但童哲的知乎个人账号并未注销。根据他过去的发文内容,1987年,童哲出生于福建厦门,从小的梦想是成为科学家。高中就读于“厦门高中三巨头”的双十中学。
19岁,童哲以物理竞赛全省第一名成绩保送北京大学。双十中学官网还保留着2013年6月发布的《2000年以来高达246名双十学子被录取清华北大》名单,其中出现“北京大学,童哲”。
童哲在北大就读于物理系,一位北京大学毕业生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自己不认识童哲,但至今对他那辆停在男生宿舍楼下的二八自行车印象深刻。这辆自行车被童哲全车涂满绿色,上面写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童哲”几个白色大字。
在一张网上流传的图上,这辆绿色自行车上的签名为“理论物理学家童哲”。
童哲曾自己公布过在北大的成绩,理论力学、统计力学、电动力学成绩都为A,他写道:本人专业成绩在北大排前20%。
根据童哲自己的记录,22岁,大三那年,他以全球前十名的成绩考入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倘若继续在北大读完本科,意味着要浪费一年的时间”。因此他提前结束学业。
北大让其选择是“本科肄业”或“专科毕业”,他选择了后者。这也是日后童哲学历造假争议的来源。
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创立于拿破仑时代,是世界重要的数学、科学、哲学研究中心。这里曾培养出13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每年只招收两百余名学生。
赵强对童哲的学历进行了调查。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童哲学历没有问题。巴黎高师是专门为培养诺贝尔奖苗子服务的。他是曾经考察过万门大学的一位北京投资人。
25岁那年,童哲再次打破自己的学业规划,放弃读博,“潜”回北京。他曾对赵强解释提前回国的理由:巴黎高师的老师说,他很优秀,但他没有办法成为世界顶尖的物理学家。
2012年,童哲巴黎高师硕士毕业后,考入苏黎世联邦高等工业大学读博士,离他想当科学家的理想仅一步之遥。
2012年10月,童哲放弃读博,回北京成立了一所免费提供大学基础课程讲解的“万门大学”。回国三个月后,他才给厦门的父母打电话坦白,其实他没在瑞士。当律师的父亲被他吓到了。
十年后的2022年3月,童哲再次“潜”走。他父亲的电话被各方打爆。南方周末记者拨打了童哲父亲电话,但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发送的短信也并未获回复。
2
免费的万门大学
“和童哲接触下来,你会感觉到这个人是一个近乎天真的人,带着那种理想主义的执著和天真,会让你觉得,他的很多‘幼稚’行为是可以被理解的。”赵强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不过,当3月22日童哲消失的消息传来,赵强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看走眼了。他的老板曾经对童哲也非常欣赏,“大佬都很喜欢这种白马范儿,他做公益教育那一段经历,会让你觉得,这个人要么是个大傻子,要么是个大牛人。”
“多年的投资经历,有很多人给我说过理想、情怀,我都不相信,但童哲是唯一一个让我相信,他确实是为了情怀做这个事的人。”他自嘲。
在他的回忆里,童哲脸上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表情,都会让你觉得这一切都是真的。
2012年,童哲放弃学业,抱着“降低中国教育门槛”的新梦想,回国成立“万门大学”。
他在2016年的一篇自述中说:之所以要做万门大学,是因为我无法理解一件事,为什么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为什么在宽带及智能手机如此普及的今天,优质的教育资源没有像自来水一样廉价而普及。
尽管童哲已经不知去向,但王轩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童哲跑路消息传开后,还有很多学员来要他的课,希望我们能保留课程。”
2014年1月,人人网给予万门大学200万美元的天使轮投资。四个月后,北京万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此后两年中,万门大学课程全部免费。
童哲在知乎平台2016年12月24日发布的《圣诞快乐啦大家》一文中表示:为了向社会提供大量高品质免费课程,我们去年亏损一千多万元。
高峰时期,万门大学拥有1300万名学员,1700多门课程,童哲从“阿哲老师”变成了“童哲校长”。他获得了大量的粉丝,这些粉丝有些成了童哲的员工,有些成了童哲的供应商。
童哲消失后,他们自嘲,自己是“头号大韭菜”。
王轩还保留着童哲多年前在自己大学进行讲座的宣传照片。这张照片的宣讲牌上,写着“即便一无所有,我也可以从零开始改变社会,我与万门大学”,主讲人“万门大学童哲校长”。王轩表示,自己是被童哲吸引,毕业后选择就职万门大学。
赵强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我们发现,万门大学的核心团队都是特别崇拜童哲的人,他们因此才加入这家公司。”
他形容,万门大学这家公司的“宗教感”非常重,它将“降低中国教育门槛”作为自己的核心使命。
童哲十分重视自己公司内部的精神统一,甚至超过了对商业模式和商业效率提升的关注。“他宁可用能力不突出的人,但一定会用相信自己理念的人”。
让赵强印象深刻的是,童哲十分反感外界人士与公司核心员工一对一聊天。
“他想保持环境的纯洁,我感觉他很怕外部信息带进来以后,会影响到他的团队。”赵强深深叹了口气。
王轩作为跟随童哲多年的人,也感觉“童哲和林丹的控制欲都非常强,强势的人没有办法和他们一起共事”。
3
上亿营收,却没有利润
赵强和自己的公司,最终没有选择投资万门大学,但“当时对童哲没有怀疑,我只是对他们公司的商业模式产生了质疑”。
在提供了两年的免费课程后,从2016年开始,万门大学开始收费。
南方周末记者拿到了一份万门大学的BP文件,其中“多层次课程产品覆盖用户全需求”中,客单价0-120元的为引流课程(裂变营销工具),120-400元的为轻课(低客单价产品),400-3000元的为系统课(专科能力系统学习),终身VIP课程达到1.5万元。
万门大学office课程和mos考试的供应商之一是“一周进步”,其创始人珞珈3月23日在公司官方微信号发布了《致万门大学:你欠我们200万该还了》一文。
珞珈在文中表示,万门大学的商业模式是以免费课、低价课引流,然后高价万元终身VIP赚钱。
终身VIP,指的是用户花费1.5万元,就可以免费学习平台内所有课程。童哲此前披露的数据是,万门大学终身VIP拥有三万名学员。这意味着,仅此一项收入,万门大学的营收就达到4.5亿元。
但令赵强不解的是,上亿的营收,这家公司却没有利润,“勉勉强强够营收开支平衡”“这很诡异”。
在他看来,教培行业在过去是一个特别好、很罕见的行业,“大家都有竞争关系,但大家都可以赚钱”。而万门大学的“销售费用占比很重,重到会把这家公司的利润全部吃掉”。
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如果你卖的是一个上万元的东西,并且规模化销售,那一定需要一个特别庞大的全职和兼职的销售队伍,“可以说是硬卖”。
2020年,燃财经曾报道了万门大学高额返利的销售模式,万门大学的销售代理模式分为省代理、市代理、经销店和个人代理四种。省市代理可以发展下级代理商,并抽取一半的代理费。个人代理卖出一个优惠价为15980元的终身VIP能赚7600元,省代理卖出的话则能赚到近11000元。
珞珈是在童哲的感染下,毕业后开始做PPT职业技能培训,并在2018年抱着“朝圣童哲老师的心态”,开始与万门大学合作。
但作为创业者,珞珈质疑,流量越来越贵的时代,万门大学长期免费引流的模式是否还能长存。同时,这家公司还要支付给销售、课程方、流量三方渠道的钱。
2020年后,万门大学在全国30多个城市,建立了超600(家)线下直营店,员工人数达到了惊人的3000人,同时开设了“万门中学”“万门大学”“万门小学”三个不同的品牌。
这个阶段,赵强感觉到童哲“缺钱”。
4
“学满3600小时的人非常少”
据王轩观察,2017年-2018年,童哲依然意气风发,2019年开始发生变化,“他做教育的热忱其实已经没有了,只想搞钱”。
王轩从这个时候对童哲失望,但依然跟着对方在沈阳、重庆买房。“现在很多同事都被他坑惨了,因为限售,我的房子也卖不了,压力很大”。
2020年6月的第三个周日,父亲节,童哲在知乎上发文,对父母在音乐等方面给予他的引导表达了感谢。
这时候,童哲已经以万门教育CEO NO.1的微信名,在“万门合伙买房入资群”里,将自己父亲的名字、职业、身份证公开发布,为了侧面证明他“认筹买房的合法性”。
王轩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童哲从2019年开始热衷买房子,让员工也跟着他买,买重庆和沈阳的房子,搞得比较大”。
他在群里曾@所有人,“加州花园入资今天晚上截止,最后114平米,欢迎大家报名,建议一人入资3平米,进可攻退可守,也可以当作4倍收益的余额宝用。名额用完即止。”
赵强从童哲口中得知他正带着员工买房,但他并没有觉得疯狂,认为这只是一种“捆绑”员工的方式。
“我认识很多创始人,尤其是创业公司,会利用自己对房地产市场的了解,帮着自己的员工买房。如果房子大幅度增值,员工会更加认可创始人。”
童哲在公司管理上也显得很任性。
2019年,童哲在群里要求所有总经理和部长录制办公室微信视频发至群里,并表示:“997工作制,现在是要上班的,发不出来,要么周一办理离职手续好聚好散,要么写五千字的工作检讨”。
王轩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997的工作制度事实上只持续了一周,但平时加班很多。
到了2021年10月,童哲推出了学3600个小时销售金额全返的“奖学金班”活动。
童哲对这个活动的描述是——“历史上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重磅福利活动。普通学员报名费用为9999元、14999元和19999元三档。学满3600小时后,学员可以全额退款,并拥有终身享受VIP的所有权益。
王轩跟随童哲多年。他认为终身VIP是个不错的产品,维持公司的运营是没问题的。至于奖学金班,“我们不支持,认为是不可持续的,但是他不听”。
根据这个活动的安排,学满3600小时后,万门大学需要退还学员的学费。如果按一天24小时计算,童哲消失的2022年3月份,恰好是3600小时已满的时间。
珞珈将这个活动的销售手段称为“越发毛骨悚然”。
珞珈在上述文中写道:经过2个月万门公司全员不遗余力的销售,很快,有5000+学员报名这个计划。活动初期童哲表示“万门没有小九九”,能自动一节节播放到完成。
这意味着,学员只需要开着机,就可以刷满3600小时。但很快,所有课程在听满30分钟后,就必须手动滑块验证,才可以继续听课程。2021年12月底,万门大学更新App,并更新了“2分钟一次”的人机验证。
对此,王轩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其实学满3600小时的人非常少。”
在赵强看来,童哲消失,也许是炒房加亏钱两个点叠加在一起,还不起员工的钱了。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童哲是一个很聪明的天才,但同时他又太自信了,对自己深信不疑,不愿意承认万门是一个商业上很失败的公司。”
(应受访者要求,王轩、赵强为化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