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三月,东莞阴雨连绵,松湖碧桂园·天钻二期工程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走近一看,智能爬架、全现浇混凝土外墙、高精度楼面等系列智能建造工艺体系的应用,更是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在楼盘正式交付给业主之前,工程安全部工程技术经理何宇杰一刻也不敢懈怠。他心想,还有3个月项目二期就到合同规定的交付时间了,必须确保工程质量达标,不能辜负每一位业主的期待。
此时,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因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加快应用智能建造产品技术、助力“双碳”目标、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引发外界对于“智能建造”的讨论。“大力支持建筑机器人及智能施工设备推广应用”“加快建立和完善智能建造创新监管机制与评定体系”等建议,也使得“智能建造”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很多人不知道,连续四年聚焦“智能建造”的杨国强,已经带领碧桂园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走了很久很远。其中,位于东莞大岭山镇的松湖碧桂园·天钻项目,就是一个鲜活的案例,整个工程采用的都是碧桂园智能建造新工艺体系。包括何宇杰在内的工程团队,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探索,提升工程质量,助力莞深区域各项目完美交付。
把新工艺化作产品力
让“智能建造”照进现实
作为工程技术经理,何宇杰主要负责区域项目的新体系工艺的深化与应用管理,还肩负着区域月度质量巡检工作。如何为项目工程排忧解难,紧跟行业发展趋势,输出行业领先的工程技术做法,进而提升工程质量及产品力,是何宇杰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
在松湖碧桂园·天钻二期的铝模深化期间,就发生了一段令何宇杰至今难忘的小插曲。“由于当时总包选用的铝模单位因信誉问题被清退,而临时替补的单位没有跟莞深区域合作的经验,在运营节点迫在眉睫的情况下,坚称除非降低标准,否则不可能完成目标。”那时,何宇杰面对的不仅是前期深化成果几乎作废的打击,更有如何联动各方按时保质保量推进工作的挑战。
“公司的标准是权威且合理的,必须严格按要求执行到位,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何宇杰思索良久,在各方僵持不下时,把加深各方信息互通作为突破口,主动组织项目部、总包、铝模单位召开两天两夜的闭门会议,共同审图,研讨重难点,从项目主体建筑构造做法,再细分到每一个铝型材的尺寸都作了充分严谨的讨论。
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下,最终在运营节点当日顺利完成了铝模深化图纸的确认,为后续的主体施工质量达到要求提供了保障。更让何宇杰感到欣慰的是,该项目在每次的月度质量检查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作为区域过程标杆项目提报至集团,已经通过集团的初次评审,目前在复评阶段。
为什么在情况如此紧急之下,依然要坚持公司标准呢?何宇杰表示,铝模目前虽然在市场上应用甚广,但是对于铝模的应用标准,深化要求等实际使用方面整个市场还是比较模糊,莞深区域作为率先实现铝模全覆盖的区域,在项目践行中摸索出很多实用性强的微创新做法,通过铝模的精密性对建筑细节部位进行优化,可以以低成本增加甚至零成本增加去免除部分二次施工工序和消除一些施工常见的质量通病,通过与爬架、墙板、全现浇外墙等工艺的配合使用,楼栋实现真正免抹灰、免湿作业施工,主体结构整体美观,施工现场干净整洁,还可以避免墙体空鼓开裂,有效防止渗漏。“新体系深化是一个不断调整与更新的过程,核心思想是如何协调各工艺间的组合与细化做出质量精品,实现工艺的价值最大化。”何宇杰说。
实际上,不仅是松湖碧桂园·天钻项目,碧桂园莞深区域范围内的每一个项目,都是碧桂园智能建造工艺体系的一个又一个生动实践。在2021年的东莞横沥镇碧桂园松湖明珠项目现场,我们还可以看到室内喷涂机器人、地坪研磨机器人、楼层清洁机器人、测量机器人等四种机器人在各司其职,它们有的正对着天花进行喷涂,有的正对地坪进行研磨,不一会就完成了墙面腻子的施工,地坪表面也锃亮如新、质感满满。
谈及“机器人盖房子”所带来的改变,工人们都十分有感触。因为室内乳胶漆施工作为装修工程中工作量较大的一个环节,目前依靠人工喷涂或辊涂施工不仅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同时施工现场环境恶劣,工人长时间工作还会引发职业病。而室内喷涂机器人不需要人工参与,通过碧桂园自主研发的喷涂工艺、自动路径规划技术、激光SLAM室内导航和四轴机器人控制,实现自动行走,并完成对室内立面墙、阴阳角、飘窗、天花板、房梁等位置的喷涂作业,综合覆盖率达到90%以上,可以解放工人们的双手,让他们去做一些更加精细的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也是杨国强连续四年在全国两会上聚焦“智能建造”。他认为,传统建筑业因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安全风险高等特点,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持续下降,导致建筑行业招工难、用工荒现象不断加剧。而当前国内已经可以实现建筑机器人、建筑信息模型(BIM)、新型装配式建筑等产品和技术在工程项目的协同作业。这些技术应用于勘察、规划与设计、生产、施工、监管与验收、运维与管理等建筑施工环节,能够大幅减少工地上的建筑垃圾和废弃物,减少碳排放,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
据了解,碧桂园早在2018年就成立了建筑机器人公司。截至2022年2月,博智林已有21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服务覆盖25个省份超350个项目;累计交付超750台,累计应用施工超700万平方米。其实,无论是大力推进“智能建造”,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还是以匠心筑品质,不断满足居住者对于“家”的期待,我们都可以看到,碧桂园作为一家品牌房企的社会责任感。
深耕莞深十余载
创造美好生活产品与服务
“对人好,对社会好”是碧桂园集团的企业精神。一直以来,碧桂园莞深区域始终坚定奉行并实践这一精神,不仅每年拨出专款,指定专人专岗做社会责任工作,推动“对人好,对社会”的企业精神在东莞、深圳两座城市落地生根。迄今为止,碧桂园莞深区域累计向社会捐赠超过4亿元,广泛开展各类公益活动约400场。
“2019年8月,莞深区域动员区域总部45名员工成功献出14000毫升爱心血液,开创东莞地产企业总部无偿献血的先例”“2017年莞深区域与中央财经大学共同设立碧桂园教学科研实习实践基地”“长期对口帮扶英德市两条扶贫村——大船顶村、双寨村,做了一系列教育扶贫、思想扶贫、基建扶贫、就业扶贫、节日慰问等扶贫行动”“2020年疫情期间,莞深区域(含原深圳区域)向社会各界捐赠各类抗疫物资累计超过约255.5万元”......在公益活动、教育助学、对口扶贫、抗疫捐赠等方面,我们随处可见碧桂园的身影。
今年2月,东莞因为疫情被按下了“暂停键”。1000多万人组成的最强“战队”,正面迎击奥密克戎,齐心守护东莞这座城。作为抗击疫情的“第一道防线”,社区物业防疫和服务工作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碧桂园物业人迎难而上,积极投身疫情防控,让业主在这关键时刻感受到物业的服务温度。碧桂园大朗首座的管家黄红娟,就是这样一名默默无闻又无私奉献的物业人。
自东莞此轮疫情发生以来,每天早上七点黄红娟就起床了,一大早就忙着布置核酸采样现场。当医护人员进场后,黄红娟按照指示协助着引导业主进行测温、排队、亮码,为社区核酸采样“提速”。除此之外,她还需要带着社区人员上门给隔离业主做核酸采样。若遇到业主对小区防疫的安排存在疑问,她便根据有关部门发布的通知,为业主耐心解答。笔者了解到,本轮疫情发生至今,黄红娟始终坚持在一线参与防疫工作,已经连续有20多天没有回家了。“虽然防疫的工作很累、很想孩子,但面对疫情,身为物业人,我应该尽心尽责地先把工作做好,只要能为业主解决问题,心里就很踏实。”黄红娟说道。
实际上,在东莞像黄红娟一样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物业人还有很多,大家或许认不清他们的样子,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但都知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在今年3月12日至20日期间,松湖碧桂园·天钻协助大岭山镇政府做好防疫工作,共开展四次大规模核酸检测,每次物业公司都在现场安排十余名工作人员穿上红色志愿者马甲,维护和协助业主做好核酸码准备工作,做到人人核酸,不漏一人,此期间累计完成超1.2万人次的核酸检测。正因为有千千万万物业人的坚守,筑起疫情防控“安全墙”,才使得东莞基本实现了社会面动态清零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也是碧桂园莞深区域成立的第十年。十年来,莞深区域扎根东莞,落子深圳,布局项目近百个,服务家庭约12万户。风华十载,碧桂园莞深区域潜心深耕市场、提升品质、树立口碑,如今已由单一住宅业务开发商转型城市多元业态综合服务商,以房产为核心,探索产业、TOD、商办等多元业态,并成为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身体力行者,绿色生态智慧城市的建造者,多元生活与工作的平台建造师,在莞深两地遍地开花,为莞深两城市民的美好生活助力。站在下一个10年的新起点上,我们期待着,碧桂园莞深区域步履不停、深耕不辍,为两城奉献更多美好生活产品与服务!
文/黄慧萍
*推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