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娄底小伙为当兵减重50斤 续写祖孙三代从军荣光

南部战区
+订阅

作者 | 彭澎、李奕

“好男儿就应该去部队,人生中一定要有当兵的经历,穿上了这身橄榄绿,终于像爷爷和伯伯一样成为军人,我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在踏上开往军营列车的前一天,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00后”小伙闫理达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说出这番话。

都说“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对闫理达一家来说,则是“全家当兵,全家光荣”。尽管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但祖孙三代有着同样的信仰。祖父、伯父都曾从军报国。现在,闫理达接过了参军接力棒。

▲祖父闫炳成的部分军功章

闫理达的祖父闫炳成,1950年参军入伍,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138师421团服役,1952年10月至1954年2月期间,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参加过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1953年春季反登陆作战等战斗,数次负伤。小时候的闫理达对爷爷腿上露出的弹片伤痕充满好奇和崇敬。闫炳成在世时,一说起战场上的故事就特别激动:“能参加抗美援朝是我一辈子最自豪的事。比起那些牺牲了的战友,我已经是很幸福了。中华好男儿,就该去部队,当了兵就不要怕吃苦受累,就是要听党指挥、能打胜仗。”

▲闫炳成军装照

闫理达的伯父闫柳明对那一身“橄榄绿”也是情有独钟,从小就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去当兵。1979年12月,闫柳明如愿穿上了那身绿军装,入伍到某部汽车团,执行青藏运输任务,也曾在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期间赶赴前线。1982年,闫柳明退伍回到家乡娄底后,不改军人本色,继续发扬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工作上任劳任怨,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闫柳明经常说:“没有在部队当兵的经历,就没有我今天的成长和进步。”

▲闫柳明执行青藏运输任务时留影

2021年7月,闫理达大学毕业后直接参加了工作,在一家信息科技公司上班,专业对口又稳定,工资待遇也很好,但父亲闫柳清却劝他从军:“不当兵后悔一辈子,你爷爷和伯父身上都有那一眼可见的部队气质,既能吃苦耐劳,又敢于担当担责,这就是一个人一辈子最宝贵的财富。”

其实,在祖辈的影响下,闫理达从小就怀有从军梦,在父亲的劝说下更进一步坚定了报国志。2021年秋季征兵时,闫理达就去报了名。可他当时体重严重超标,体检未通过。为了梦想,闫理达没有放弃,而是开始锻炼减肥。

为了顺利通过体检,闫理达开始健身,制定了极为苛刻的减肥计划,还在家里制定了一个打卡表,让全家人来监督。其父亲闫柳清看到儿子这次决心这么大,每天抽2个小时时间陪儿子一起锻炼,硬是把家里变成了“训练场”。

训练健身给闫理达带来了显著的减肥效果,但离征兵体检的合格标准还有很大差距。随着下一次征兵时间临近,闫理达果断报名了当地一家训练最为严格的健身馆,开始了“魔鬼式”的强化训练。他每天在健身房待上大半天,练到精疲力竭。每当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他就质问自己“你还想不想入伍”,顿时又充满力量。就靠着这样的信念,他一直坚持。

“他之前一直说要减肥,也去过健身房,但没有坚持下来,一点效果都没有。”母亲彭胜菊笑着说,“这次原本以为减肥的钱又要打水漂,没想到梦想竟然是最好的减肥秘方!”

▲踏入军营前夕,一家三口合影

功夫不负有心人,闫理达成功减重近50斤,从215斤的超胖身材减到165斤的达标体重。今年年初,闫理达再次报名参军。得知自己体检合格后,他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金色的年华,火红的青春,当我能够用青春与付出为祖国做贡献时,这本身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圆梦时刻,闫理达这样描述自己的感悟。

从1950年到2022年,不同的年代里,祖孙三代均与军营结缘,他们用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接续从军荣光、献身国防事业,谱写最精彩的人生。

南部战区权威发布

监制:梁启英 田军里  编审:刘道付 姜博西

主编:孙炳祥   责编:段江山    版式:侯鲁晋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