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五十年前尼克松访华美方首席翻译:中美应坚持求同存异

南都即时
+订阅

1972年2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开启举世瞩目的“破冰之旅”。在其访华期间,中美发表“上海公报”,推动中美关系迈出走向正常化的重要一步。

今年2月28日,是中美“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纪念日。由“上海公报”开启的中美关系,走过了半个世纪风风雨雨。重温“上海公报”精神,对于推动美国各界正确看待中美关系、让中美关系回归务实理性的发展轨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美国前资深外交官傅立民(Chas W. Freeman, Jr.),是1972年随尼克松访华的美方代表团首席翻译员,他曾在美国国务院主管中国事务,还曾担任美国驻华公使和助理国防部长。近日,傅立民在接受南都、N视频专访时,分享了他随尼克松总统访华的经历。他向南都记者表示,当前美中双方应该坚持求同存异,携手解决全球性问题。

访华之旅:“正直的中国人令我印象深刻”

上世纪六十年代,傅立民在哈佛法学院求学。早在那时,他对历史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他还不知道,自己家族与中国的渊源竟然长达近两个世纪——他告诉南都记者,家族长辈中有人曾与孙中山先生共事,并参与了当时对三峡大坝的设计,还有人帮助北大建立了最早的社会学科。

自那以后,傅立民对中国开始产生了兴趣。他向南都记者回忆,当时他大胆地认为,美国终将与中国建立联系,而中国也将基于自身的考量与美方接触,他希望能亲眼见证两国的“破冰”时刻。

“幸运的是,我确实在现场。” 他对南都记者感慨道。

1972年2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访问中国,开启举世瞩目的“破冰之旅”, 傅立民作为美方代表团首席翻译员,首次踏上中国大陆的土地。

在傅立民眼中,这是一场全新的旅程。他对南都记者表示,“中国没有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除了两国大使级会谈,双方此前未曾有过严肃对话,这不免令人有些紧张。”

不过,当时年仅27岁的他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正在参与一次重大历史事件,“这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我的不安”。

尼克松一行于21日上午到达上海,稍作休息后前往了北京。傅立民向南都记者介绍,在北京期间,他们住在钓鱼台国宾馆,去了人民大会堂,还参观了故宫和长城。随后,他们还游览了杭州和上海。

当被问及旅程中记忆最深刻的地方,他毫不犹豫地告诉南都记者,“当时与我打交道的中国人都十分正直,而且见多识广。我对此印象十分深刻。”

谈翻译细节:坚持“异途同归”的译法获中方译员认同

对于年轻的傅立民而言,为尼克松总统与时任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做翻译,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傅立民向南都记者分享了当时的一些细节。他告诉南都记者,其实,在跟随尼克松踏上访华旅程之前,他有过近两年在台湾学习的经历。但做准备工作时他发现,台海两岸的语言表达发生了一些变化,使用的一些术语也互不相同。“由于我只在台湾生活过,在那次访华翻译中的用词有时候会不同于中方译员使用的规范用语。”他向南都记者谈到。

同样令他感到有些困扰的是,西方语言在19世纪经历了一段变革时期,在翻译时,他还要考虑词语在中文语言环境中的褒贬色彩。

有趣的是,傅立民也曾与中方译员有着不同的理解。他向南都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在翻译尼克松的讲话时,中方译员曾把“parallel”译作“并行不悖”。“这当然没错”,但傅立民认为,这并不能很好地表达外交层面中“parallel”的意思,于是,他坚持把这一词译作“异途同归”,“就是以不同的方式最终得到同样的结果”。令他高兴的是,最终,中方译员也认同了他的译法。

就在尼克松访华行程结束之际,1972年2月28日,中美双方就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达成重要共识并发表“上海公报”,推动中美关系迈出走向正常化的重要一步。

傅立民见证了“上海公报”的起草和磋商。他向南都记者表示,虽然美中并未在此次行程中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但“上海公报”的发表,无疑已是历史性的突破。“这是一部绝无仅有的外交杰作。”他赞扬道。

“上海公报”中文全文2600多字,却用1000多字的篇幅坦陈双方的重大分歧、重大关切。

傅立民向南都记者介绍,公报的第一部分陈述了美中之间的差异,“我们在很多问题上意见不一致,双方都在公报中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各自的观点。”

公报的第二部分,则是傅立民认为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求同存异”精神之所在。公报提到,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傅立民告诉南都记者,美中的意识形态、历史背景也不同,尽管如此,双方也可以开展合作,“这就是‘求同存异’的本质”。

公报的第三部分则提到如何处理台湾问题。傅立民向南都记者表示,正如公报所言,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也正是在此基础上,两国关系才能够向前迈进。”傅立民向南都记者感叹道。

谈中美关系:“应携手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

据新华社报道,2022年3月18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视频通话。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和乌克兰局势等共同关心的问题坦诚深入交换了意见。拜登表示,50年前,美中两国作出重要抉择,发表了“上海公报”。50年后的今天,美中关系再次处于关键时刻,美中关系如何发展将塑造21世纪的世界格局。

直至今日,“上海公报”依旧有着深远启示,傅立民对此深表认同。他进一步向南都记者指出,目前仍然存在很多全球性问题,比如气候变化、核扩散、全球经济协作发展等,如果没有美中之间的携手合作,这些问题根本无法得到解决。

“双方不一定是直接的合作”,傅立民说,合作也可通过另外的方式达成,正如他所提到的“异途同归”思路和“求同存异”精神。

他向南都记者坦言,美中两国在很多方面可以相互学习,目前中国的创新发展令人瞩目,从与美国的关系中获益匪浅,而美国又是一个历来具有创新性的社会。“两国之间联系紧密,双边贸易量巨大,这对双方都有益处。”

中美两国从长期隔绝到产生对话,尼克松访华被称作是“改变世界的一周”。尽管在当时,美国内部也曾传出反对美中建交的声音,但傅立民始终认为,建交不仅对美中两国有好处,对世界也有好处。

中美关系目前正面临建交以来少有的严峻挑战,也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世界重陷分裂的严重担忧。2022年2月28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出现这一局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上海公报”确立的原则和精神没有得到切实的遵守。

傅立民也对此表示:“两国之间关系出现了裂痕,需要一些时间来修复。”同时,他也指出,美中双方应该始终遵守外交基本原则,保持礼貌、相互尊重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何嘉慧 实习生 陈妍彤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