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松协作|职教“全链式”精准育人,“定向式”就业有保障

东莞慧教育
+订阅

“来,3、2、1!开播。”

“欢迎来到我们的直播间,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我们松桃非遗产品——苗族刺绣……”

3月27日,在松桃自治县的松桃职业中学电商直播孵化基地,17岁的主播龙三妹正和5名同学一起准备本周的第5场正式直播,场控、客服、美工……人人分工有序,一旁的专业老师正认真记录学生们的直播事项。

老师正给直播团队授课

“刚开始我连电商是什么都不知道呢!东莞来的老师们手把手教我们学习直播带货,通过电商模式,我们让家乡的农特产品走出去,这是一门很实用且很有意义的课程。”龙三妹介绍,作为主播,他们每天要对镜训练2个小时以上,每周正式直播3场以上。下播后,专业老师在对直播进行复盘总结,提高团队的直播运营能力。

电商直播的“真枪实战”,让来自松桃大山的苗族姑娘看到电商作为连接产销桥梁的重要作用,也让像她们一样的在校学生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实践平台。

“一个专业的直播团队,就要有主播、运营、场控、拍剪、客服、选品、投放等七个岗位,各司其职,默契配合才能做好直播。”主播杨继佳坦言,作为跨专业“转学生”,对直播培训兴趣十分浓厚,经过专业学习,提升了自身就业技能和机会。

龙三妹直播中

人才培养,国之大计。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部分,越来越受到关注。近年来,松桃自治县紧抓与东莞东西部协作战略行动契机,聚焦教育协作领域,因地制宜,创新模式,开展“全链式”精准育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推动职业教育领域人才辈出,为乡村振兴聚集人才力量。

“近年来,松桃当地产业发展迅速,优质产品丰富,以前总受销售渠道制约,产品走不出,走不远。打造一批现代化产销对接、物流、营销等领域的人才是当前市场的亟需。”东莞市教育局派驻铜仁市东西部教育协作联络组组长的李勇战介绍,东莞市充分发挥电商资源优势,将最前沿的教学与实训带到松桃职业教育学校,针对性解决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发挥职业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特色优势。

东莞教师与松桃教师正讨论苗族刺绣工艺

不同于以往职业教育模式,自东莞携手松桃开展特色职业教育协作帮扶以来,便将目标聚焦在“全链式”培养和后续就业对接保障服务上。

“同学们,这是我们美丽的苗族刺绣,我们可以将创意图案搬到现代服饰上,通过传统文化技艺点缀了现代服饰,达到融合创新的效果。”在苗族刺绣文化研究室,松桃苗族自治县苗族刺绣传承人吴仙花正给2021级的学生讲解服装设计与工艺。

为助力松桃职业教育大提升,东莞采用“湾区都市,品质东莞”“东莞品质教育”理念,结合两地市场需求和共建目标任务,推出“六品”模式。“六品”主要是围绕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与松桃苗族中等职业学校共建,以服装专业为龙头进行“专业群”的专业改革建设,围绕人品、作品、成品、产品、商品、名品等“六品”进行培养学生和专业建设,并有序推进与完善苗绣非遗传承人研培中心、苗绣非遗服饰品研创中心、苗绣非遗服饰品制版中心和制作中心、服饰品摄影室和影像编辑室、电商直播基地“四中心两室一基地”等功能室建设。

“四中心两室一基地”多功能产品设计孵化室内展示的苗族服饰成品

在“四中心两室一基地”里,学生们可以自主设计、制作服饰,优秀作品可以制作成成品,再作为产品在学校电商平台推售。李勇战热情地介绍,“‘六品’的闭环体现了我们‘全链式’培养人才的模式,从产品研发,到加工制作,再到销售与售后……通过全产业链条实训,让学生全方位参与完成,实现‘全产业链式’学习。”

除此之外,东莞市还积极发挥虎门镇“服装之都”的资源优势,对接高校服装生产、销售,促进松桃职业教育成果转化。松桃职业教育中学与东莞市影尚服饰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开展实训设备设施建设,积极开展优秀毕业人才就业对接服务。同时采取“2+1”模式(2年在校,1年实习),推进“定向式”“订单式”高素质有技能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就业保障。

松桃苗族自治县苗族刺绣传承人吴仙花(右四)正给21级的学生讲解服装设计与工艺

让“软实力”成为东西部协作的“硬支撑”。目前,东莞市在铜仁市推进开展16所共建示范校以及2个重点建设项目的相关工作。今年,将深入拓展网络教育共享,整合两地职业教育资源,进一步激发协作潜能。同时,采取“2+1”模式,完成组织当地中职即将毕业学生到莞实习实训并推荐在莞就业,为广东输送优质人才。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