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顺德创新园: 打造湾区一流项目孵化园区|创新一线⑤

南方+

每天7:50,一辆黑色大巴准时从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的华南理工大学(下称“华工”)图书馆门口驶出,它的目的地是30多公里外的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这里是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区(下称“顺德创新园区”)所在地。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也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顺德创新园区就是其中一个代表。

当前,佛山市科学技术局正在深入贯彻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水平创新,大力培育孵化器,集聚创新力量。目前全市已有科技孵化器一百多家,成为佛山培育战新产业的重要抓手。

从2018年1月开园以来,一大批具有华工基因的创新项目便落户到了佛山。截至目前,顺德创新园区已获批“2021年度广东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广东省粤港澳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资质认定,累计孵化70家企业。

位于佛山市顺德区的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区。

位于佛山市顺德区的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区。

用好产业链优势

推动华工技术融入制造业大市

走进位于陈村的顺德创新园区,忙碌且朝气蓬勃是这里带给人们的第一印象。这是华工技术落地的一个实践地。

作为省内一流工科名校,华南理工大学在2000年成立科技园,是经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联合批准建设的全国首批22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

2017年7月,顺德区人民政府和华南理工大学签约共建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区。这是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首次走出广州,将学校资源、管理方式、运营团队导入到广州以外的区域。而顺德创新园区从签约到投用仅半年时间,创下华工校地合作项目最快速度。

“佛山雄厚的产业基础十分适合华工的技术落地。同时,近年来佛山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这对我们孵化企业是极大的利好。”顺德创新园区科技管理中心主管朱丹妮说。

朱丹妮介绍,早在开园之初,顺德创新园区就以与区域优势产业融合发展的孵化视角,围绕顺德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特色开展科技企业孵化,重点引进制造业企业以及为制造业赋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逐渐形成了具有明显特色的产业聚集效应、突出的园区产业特色。

自2018年顺德创新园区开园至今,华工在上千项有效专利中,遴选出77件高价值专利在园区进行转化,一大批华工高新技术、产品在佛山得到推广应用。华运通达(广东)道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运通达”)正是其中之一。

华运通达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

华运通达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

华运通达是顺德创新园区孵化的一家高科技企业,依托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教授虞将苗团队的技术成果“高性能超薄沥青路面磨耗层技术”专利创办。公司研发的“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体系”实施极限厚度仅6毫米、全球最薄,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材料研发、设计理论与施工工艺等全面技术创新与变革。

目前华运通达已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并先后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等多个奖项。

类似的例子,还有华工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朱云团队为佛山市生态环境局顺德分局搭建起“顺德空气质量精细化管理平台”,创建了华云创信(广东)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孝洪团队研发的无刷电机实现5%的转动惯量辨识精度,1%的电阻辨识精度,1%的电感精度辨识,创建了佛山鸿威技术有限公司。

就这样,一大批华工创新技术在佛山生根发芽。

4年孵化70家企业

将持续开展核心技术联合攻关

除了推动一批科技创新项目落地佛山转化孵化,顺德创新园区还架设起高校科技资源与佛山企业的产学研对接桥梁,通过联合研发服务本地企业技术创新。

如2021年,美的集团出资600万元支持建设“瞿金平院士工作室”,以及“美的-华南理工大学绿色高效空调器技术联合研发中心”,致力于在新一代绿色家电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将华工院士团队的原始创新技术及成果转化经验在家用空调、商用多联空调、其他家用电器等领域实现产业化应用。

 美的集团中央空调事业部人员与顺德创新园区创新创业人员在园交流。

美的集团中央空调事业部人员与顺德创新园区创新创业人员在园交流。

此外,顺德创新园区还持续优化双创服务体系,以“竞赛路演+展览展会”的形式积极对外展示和推介优质创业项目,每年在各类竞赛中荣获省级及以上双创荣誉奖励5项以上。

顺德创新园区企业发展中心主管许琦介绍,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华运通达(广东)环保路面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团队获国家级金奖,佛山市化尔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团队获省级银奖。

在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中,在孵企业华运通达(广东)道路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化尔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别荣获二等奖、优秀奖。在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佛山市化尔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荣获国家级优胜奖。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顺德创新园区已累计孵化70家企业,在孵企业56家,其中1家企业通过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遴选、14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46家次企业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

人才方面,顺德创新园区已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26个,其中12个获批佛山市、佛山高新区、顺德区创新创业团队认定;截至2021年,累计申请知识产权579件,已获授权专利260件,拥有知识产权企业35家,占比达70%。

“未来我们将继续坚守服务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初心,结合高校国际创新资源优势和佛山强大制造业基础,继续以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高水平科技创新、高质量转化孵化为牵引,推动湾区一流的人才、科技成果融入佛山、扎根佛山。”许琦说。

她表示,顺德创新园区将持续开展核心技术联合攻关、‘专精特新’创新平台建设等转移转化、创业孵化和人才培养工作,将园区建设成为国内外创新资源汇聚、‘双创’生态繁荣发展的大湾区一流项目孵化园区。

佛山市科学技术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佛山科技系统将继续完善创新孵化体系,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撰文】肖霞 张建杰

资料图片

阅读更多:

迈向高水平 争当领头羊——佛山科技创新一线调研

编辑 杨馥铫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