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区抓好双统筹,1-2月多项经济指标两位数增长

南方+ 记者

在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大亚湾开发区”),恒力(惠州)PTA项目工地上,工人加快施工,这个“百亿项目”预计6月完成建设;光弘科技等多家企业正在“招兵买马”……无论是企业生产车间,还是项目工地、港口码头,各种生产建设正在忙碌运作。

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大亚湾开发区迅速采取严格精准的防控措施,全民行动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3月29日夜,大亚湾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通告,自3月30日3时起,解除西区街道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管控措施。

当前,大亚湾开足马力,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今年1-2月,大亚湾多项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4.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2%,均居全市前列。

战疫情  科学研判精准防控

今年以来,周边城市疫情防控形势复杂多变。大亚湾开发区从严从实抓好精准防控,坚决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四早”要求,全力开展各项应急处置工作,以最快速度控制疫情传播。

面对新发疫情,大亚湾区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开展流调、重点人员排查管控工作,精准划定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同步开展环境检测及终末消毒工作。

“我是一名老党员,有责任和义务协助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西区街道德惠社区核酸检测采样点,今年58岁的令狐富强和妻子丁佩琴身穿志愿者黄马甲,维持现场秩序;在秋谷南迪苑小区,腿脚不便的刘军坐在轮椅上,为进入楼栋的住户测体温、查看粤康码……

区域核酸检测是尽快切断潜在传播链条的有效手段。为此,大亚湾开发区科学研判风险等级,统筹安排区域核酸检测。在深夜里、烈日下、暴雨中,党员干部、医护人员、警务人员、志愿者等坚守一线,各村(社区)党组织组织人员投入防疫,众志成城守护美好家园!

“幸福安康感恩有你!”近日,市民有序排队进行核酸检测,大雨不期而至,工作人员连忙送去雨衣、撑起雨伞。雨滴留给自己、暖心留给大家,市民忍不住在微信发图、发视频,为工作人员“点赞”。

在核酸采样点,大亚湾区为孕妇开设“特殊通道”、开设“老人妇幼爱心通道”……一幕幕温暖的画面形成齐心抗疫的生动实践。自3月16日以来,大亚湾开发区完成多轮全员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春暖花开,大亚湾带着烟火气归来。3月29日夜,大亚湾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通告,自3月30日3时起,解除西区街道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管控措施。

稳增长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7%

3月22日,在惠州科达利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的大门外,叉车卸下货物,运送到各个车间。公司努力做好疫情防控、规范排查快速应对,及时调配资源、有效组织生产完成订单,把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

“之前每次组织参加大规模核酸检测,大批员工只能放下工作前往,这样造成生产车间大面积停产。”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大亚湾区防控办得知后,组织医疗小组提供核酸检测、接种疫苗等服务,这有效地缓解了员工因外出做核酸检测而影响生产的问题。“这让我们感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依靠,企业有信心实现全年产值翻倍。”

今年以来,大亚湾落实企业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将全区规上工业企业、规模服务业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大型商业综合体、加油站划分为9个一级网格和23个二级网格。在实施防范区管理期间,网格员迅速下沉企业,督促企业履行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测温、扫场所码、验行程码等常态化防控措施,员工进厂须持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在惠州光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各个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按照防疫工作指引,光弘科技积极防范疫情输入风险,确保防疫工作有序高效,按照防疫政策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保障全体员工健康安全。

“目前公司生产经营平稳有序,订单充盈,生产正按计划推进。”

该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苏志彪表示,公司目前不缺订单缺员工。随着疫情形势好转,公司将稳步推进生产,抓好新业务拓展等重点工作。

大亚湾开发区毗邻深圳,许多企业员工每天在两地之间通勤。结合疫情防控实际,大亚湾区实行“白名单”管理,按照“非特殊必要不出区”原则,确需往返两地的核心岗位人员,由企业承诺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定车定人定路线,分别报大亚湾区网格办、深圳坪山工信局核定后发放车辆通勤证,卡口凭车辆通勤证放行并随机抽查。

在东部的大亚湾石化区,恒力(惠州)PTA项目工地上,PTA主装置正进行钢结构安装,预计今年6月完成项目建设;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工地上,挖掘机、推土机、起重机等各种装备同时开动……

行走大亚湾可见,重大项目上马开工,各个企业铆足“虎劲”忙生产。今年以来,大亚湾区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克服疫情、国际油价高位飙升等不利因素影响,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统计数据显示,大亚湾1-2月多项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5%,工业用电量增长8.1%,均居惠州市各县(区)前列。

保供应  物资充足诉求通达

突如其来的疫情,考验着一座城市的民生保障和城市治理能力。连日来,大亚湾开发区克服疫情造成的重重困难,做到蔬菜粮油充足、应急服务有力、群众诉求通达,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民生答卷。

“小哥你好,请将市民购买的物品放在隔离线外……”在西区街道永盛社区一封控区,工作人员李嘉欣和同事早早来到小区隔离线内等待外卖配送员,同时主动提醒外卖员将物资放置在隔离线外。在清点好物资后,李嘉欣和同事将粮、油、菜等生活必需品送到住户家中。

非常时期,如何做好封控区域、管控区域的生活物资保障?大亚湾区指导街道办建立封控、管控区域现场指挥部,摸清封控管控区域人员底数,建立物资配送小队,指导居民线上购买生活必需品,设置物资配送点。在封控区内由物资配送小队配送入户,管控区内居民派人错峰到物资点取货,物资配送小队做好疫情防控和秩序管理工作。

“小区出现确诊病例后,社区党支部便紧急设立工作专班,为住户提供物资配送服务。”李嘉欣介绍。正是有这样一个个默默奉献的人,保障了生活物资供应,让隔离中的群众不缺粮、不断菜。

连日来,大亚湾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工贸局对辖区农贸市场物资需求进行了解,通过发放绿色通行证、定期巡查市场超市等措施,确保市场有菜卖、居民有菜买,市场物价稳定,“菜篮子”不空虚。

“划定‘三区’以来,大亚湾相关部门主动为供货商运输车辆办理绿色通行证。”三大屋农贸市场相关负责人张金华介绍。大亚湾区农产品市场主要以深圳、惠阳区供货为主,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他们曾一度担心供货车辆无法进入大亚湾区,但政府部门做好服务保障,迅速联系市场方,帮助供货商办理通行证,确保物资运输畅顺。

“菜价和以前相比,没有变化。”市民张先生表示。通过一系列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有效保障了全区生活物资供应充足,价格稳定。近日,记者走访灿邦新天地天虹超市、蓝湾购物广场沃尔玛超市时发现,生活必需品货源供应充足,没有出现断货情况。天虹超市事业部经理廖道城说,当前,超市仓库储备充足,不会出现物价上涨的情况。

老弱病残孕等重点群体的关爱帮扶工作,一直是大亚湾开发区民生保障的重点。在疫情防控期间,大亚湾为老、病等特殊群体提供快速问诊通道,管控区孕妇实现了跨区域闭环产检……连日来,大亚湾探索完善重点人群的服务保障体系,给予重点群体无微不至的关怀。

【记者】马发洲

【通讯员】惠湾新

相关阅读

南方观察|大亚湾开发区凝聚强大合力,夺取“双胜利

编辑 谢志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