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由于身体各个系统和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发生各种问题。对于刚出院回家的早产宝宝,新手爸妈们该如何护理,才能帮助孩子更健康成长?一起学习一下吧~~
什么是早产儿?
早产儿是指出生胎龄<37周的新生儿。其中,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2000g,并存在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如窒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呼吸衰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颅内出血、败血症、高胆红素血症等)、生后早期喂养困难、体重增长缓慢等任何一种异常情况者称为高危早产儿,具有较高的神经发育、学习和行为不良的长期风险,需要定期保健和小心护理。
早产对宝宝有哪些危害?
早产儿出生时还未到预产期,身体各个系统和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生活能力还比较弱,容易发生各种问题。宝宝出生胎龄越小,发生各种疾病、死亡风险越高。早产对宝宝的短期影响主要表现在因疾病状态需要出生后入住NICU(即常说的保温箱),远期影响表现是对宝宝的体格发育、神经心理发育造成影响,可能发生运动发育迟缓、脑瘫、智力低下、听觉及视觉损伤或丧失、继发性癫痫、语言发育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等问题,早期发现并及时进行系统干预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残发生率。
早产宝宝什么情况下能出院呢?
早产宝宝出院一般要达到以下几点要求:
1)体重≥1800克
2)原有疾病治愈或临床情况稳定
3)可以直接通过奶瓶或母乳喂养达到其生长发育需要
4)体重持续增长
早产宝宝出院后,该怎么护理呢?以下几点爸妈们要牢记:
(一) 喂养
宝宝出院前,医生会告知父母应该如何喂养宝宝,家长短期内可以遵循医嘱进行喂养。总体原则如下:
1)建议母乳喂养,根据情况添加母乳强化剂。
2)按需喂养,而不是按指定时间喂养。
3)母乳不足或无母乳时可使用早产儿配方奶或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
4)喂奶后要拍嗝,可有效预防呕吐。
5)每日补充维生素及铁剂,如:维生素AD、维生素D、铁剂等。
(二) 适宜的环境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不完善,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大,易散热,棕色脂肪少产热少,尤其是早产儿保暖不当,易出现低体温或过热的情况。出院后应彻底清洁室内卫生,保证环境干净清洁;室温在24- 26℃,湿度在55- 65%之间、鸟巢式体位;以宝宝手脚温暖为宜,避免宝宝被阳光直射、吹到冷风或是处于湿度低的环境。
(三) 细心护理
宝宝用的奶瓶、奶嘴等用具要洗净并煮沸消毒晾干,哺乳前洗干净双手并清洁乳房;保持皮肤清洁,给宝宝穿的衣服要干净清洁,衣着宽松;接触宝宝前要洗手,宝宝的房间尽可能避免太多人探视,尤其应避免感冒、皮肤感染、腹泻等病人接触宝宝;洗澡时水温适宜(38-40度)、洗澡时间以3~5分钟为宜;宝宝大便后要及时清洗,以免造成尿布疹,清洁后护理者注意再次清洁双手;保证充足睡眠(20h左右),睡觉时,让宝宝平卧位,不用枕头,注意不要给宝宝盖太多衣被,尤其不要遮盖宝宝的口鼻部分。及时预防接种。
(四)监测视觉及听觉语言发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1)在孩子可以看到的地方,放置彩色玩具,建议红色或橙色;
2)墙上或床顶上挂些图片;
3)让孩子听摇铃声、注视摇铃;
4)母亲悦耳的歌声是对孩子最好的刺激;
5)纠正胎龄40周后满1月龄建议逐渐增加竖抱时间,促进颈部等肌肉的锻炼;
6)爱的需要与表达:触摸,亲吻,拥抱,对视。
(五)注意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1)家中备体温计,若宝宝体温维持在36.5~37.4℃之间为正常,超出此范围都应及时检查宝宝的衣物是否穿着合适,必要时及时就医。
2)注意观察宝宝全身的变化,如皮肤黄染是否加重、口腔黏膜是否有片状白斑、呼吸是否均匀平顺、是否出现精神萎靡或无法安抚的哭闹、吃奶或者大便是否异常等。若有异常,及时就诊。
(六)定期回院保健评估
早产宝宝需要定期到医院早产儿和高危儿门诊进行随访检查,出生时体重越小、胎龄越小、出院时生长情况不佳、曾患有合并症的宝宝越要重视随访。
(七)早产儿去哪里就诊?
我院禅城院区和新城院区儿科门诊内设有新生儿专科门诊,儿童保健科内设有高危儿随访门诊,均是专门针对早产儿或高危儿提供定期健康管理随访服务的,从体格、营养、神经行为及运动发育、心理及智能等进行多元评估、干预和指导,有针对性帮助家庭对这部分高危儿进行管理,对发育偏离的进行早期干预,使早产及高危儿得到连续的、系统的、规范的和高质量的健康管理服务,促进早产儿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提高生存质量。
来源:新生儿科 谷萍姣
编辑:宣教科全媒体编辑部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非商业用途,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