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3月28日起,东莞松山湖全域解除临时交通管制,随着台科片区从高风险地区降为低风险地区,松山湖全域已为低风险地区。
自11日以来,来自东莞市人民医院、松山湖中心医院、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东莞市长安医院、东莞东华医院、东莞台心医院等25家医院,南城、石碣、清溪等25家社卫中心,美年大健康、伶牙俐齿口腔门诊部、飞鱼大健康、丽康门诊部4家园区社会医疗机构的200多名医务人员,分别参与到园区医疗救治保障及台科片区核酸采样工作。
28日松山湖全域解封后,这群一直坚守在台科片区的勇士也终于能够退下一线。当天,松山湖为他们举办了简单隆重的欢送仪式,表达对支援医务人员的感谢与敬意。
松山湖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卢钢,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感谢支援医务人员与园区一同攻坚克难、齐心抗疫,并为医务人员送上鲜花与慰问品。在隔离酒店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后,医务人员也将重新回到各自的岗位上。
“是非常难忘的半个月,早出晚归,日夜兼程。”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领队刘春贵介绍,医院14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和另外7家支援医疗单位一道,一直驻守在台科片区封控区,与社区工作人员,公安人员通力合作,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圆满完成了此次抗疫支援任务。
“一群人,一条心,一起拼,一定赢!”在仪式上,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的所有成员喊得响亮。刘春贵介绍,这句话既是全队的口号,也是全队的信念,刚来的时候大家都顾不上喊,现在终于胜利了,一定要喊出来让所有人听到。“半个月都驻守在封控区,这是第一次。被驻点的8家医院共同推选为领队,我感到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但却万般自豪。”
和刘春贵有同样感触的,还有25家社卫中心的领队叶瑞欢。来自道滘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她,除了需要带队协助开展核酸检测工作,还需要负责封控区的应急任务。在解封的前一日,小队还接到了应急采样任务,尽管当时正值中午,队员们才刚开始吃午饭,但在接到任务的第一时间,小队中来自企石社卫的姚湘怡与来自茶山社卫的唐玉洁便立即备物,出发执行任务。
“没有任何推诿,哪怕每天的工作都很辛苦,遇到紧急任务,大家都是争着上前,真的特别感动。”叶瑞欢说,“这就是东莞速度!”
为了保障片区居民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基本医疗需求,除了核酸采样组,园区还设置医疗救治组,并组建了一支以园区社卫中心为依托,由市抽调各医院医务人员支援,园区社会医疗机构参与的应急医疗队。
每日,医疗救治组分三组24小时接听热线电话,预检分诊、处理患者就医需求,配药及派车组根据病情处置组医生医嘱进行配药及派车,由跟车组上门送医送药及转运患者外出就医,回访组定期跟踪回访所有患者疾病处理情况,跟进孕妇、肿瘤患者、肾衰竭、慢性病等特殊人群就医需求,安排孕妇产检、肾透析、狂犬疫苗接种。
“做好医疗保障,才能让封控区的居民更加心安,也更加配合园区的防疫工作。”与其他4名同样来自企石医院的队员一道,一直坚守在封控区临时安置点的护士长麦玉芳介绍,在临时安置点启用期间,他们5个人需要负责超5000人的医疗保障工作。
“常常是六点就起床了,一直忙到深夜十一、十二点。”麦玉芳说,“我们希望通过尽我们最大的努力,通过最专业的服务,去服务片区百姓,去保护我们这片土地的安全。”
【撰文】刘慧茹 韦基礼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