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的米格-31K截击机。
近日,俄军连续两次使用Kh-47M2“匕首”高超音速导弹打击乌克兰地下武器库和燃料库。俄专家称,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实战中使用高超音速武器。分析人士指出,俄罗斯此举明显存在威慑北约的意图。
近年来,高超音速武器以其较强的作战实力,受到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的关注。其中,俄罗斯是高超音速武器研发领域的“佼佼者”,已有多款相关武器装备投入服役或正在测试。美国也正加快将其首枚高超音速武器投入使用,最快或明年底在军舰上安装。
“匕首”此次出战,表现究竟如何?这款先进武器装备可能对各国军事博弈带来何种影响?
俄军此次使用的“匕首”最大射程可达2000公里
根据俄罗斯国防部发布的简报,俄军3月18日使用“匕首”摧毁了乌克兰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州一处存放弹道导弹和航空弹药的大型地下武器库;3月19日再次用“匕首”摧毁了乌克兰尼古拉耶夫州的一个大型燃料库。俄专家称,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实战中使用高超音速武器。
公开资料显示,俄军此次在实战中使用的“匕首”是一款由空基平台搭载的空对地高超音速导弹。导弹从载机分离后,以采用固体燃料的火箭发动机作为助推,可达到10—12马赫的飞行速度,最大射程可达2000公里。
2018年5月9日,在莫斯科举行的胜利日阅兵式上,俄罗斯米格-31超音速拦截机挂载“匕首”导弹飞过红场。
“匕首”实战表现如何?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日前表示,俄军对乌军地下弹药库进行打击时,从1000多公里外发射“匕首”,飞行时间不到10分钟;在打击大型燃料库时,“匕首”的隐身性能和突防能力,让乌军的全部防空、反导武器失效。
军事评论员魏东旭认为,按照俄国防部的说法,此次“匕首”应是从作战区域的大后方发射,对区域内的高价值目标进行精确打击。这说明“匕首”拥有较强的纵深攻击能力,能够重点打击敌方储备性军事力量,削弱对方作战潜能。
“乌军应装备有‘毒刺’等西方国家援助的便携式防空导弹,对低空飞行的固定翼战机和直升机能够造成威胁。但这类防御手段对从高空高速飞来的‘匕首’完全没有办法。”魏东旭说,“‘匕首’的射程比空对地导弹更远,空中平台不需要抵进至近距离发射,能够更安全地完成作战任务。”
“匕首”在实战中表现出对地下固定目标较强的摧毁能力。“在打击地下目标时,需要使用特殊的钻地导弹。目前不清楚‘匕首’在实战中是否搭载了拥有钻地能力的战斗部,不过,依靠高超音速产生的动能,‘匕首’本身就具备了较强的侵彻能力,能够对地下目标造成较大杀伤力。”魏东旭说。
魏东旭认为,“匕首”在两次作战中打得“既准又狠”,完成了俄军既定的战斗目标。从实战表现看,该款新型武器装备已展现出多种优良特性,在俄军的特别军事行动中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
“匕首”由米格-31K搭载发射
2018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年度国情咨文中将“匕首”作为俄六款新型战略武器之一。普京还表示,“匕首”早在2017年12月就已在俄南部军区进行战斗值班。近年来,俄军不仅计划将“匕首”部署在俄国内多处战略要地,还在2021年将有能力搭载“匕首”的米格-31K歼击机派往叙利亚。俄军对“匕首”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
米格-31K战斗机只能携带1枚匕首导弹。
俄罗斯《观点报》网站今年2月报道,俄军日前在加里宁格勒州部署了配备“匕首”的米格-31K。英国广播公司据此推测,近期被俄军投入实战的“匕首”正是由该地部署的米格-31K搭载并发射的。
加里宁格勒州是俄罗斯在欧洲大陆的一块飞地。该州与波兰、立陶宛两国接壤,而后者均存在北约驻军。《观点报》还援引俄预备役海军上校康斯坦丁·西夫科夫评论称,“匕首”实际上“可以覆盖整个欧洲,打到所有欧洲北约国家”。
军事专家凌寒指出,乌克兰危机爆发的根源是北约近年来不断东扩,令俄罗斯的战略安全备受威胁。俄罗斯将“匕首”部署在加里宁格勒州,并在实战中投入使用,显然是俄罗斯对北约传达信号。
《观点报》2月报道,北约近年来多次表示有进攻加里宁格勒州的计划。今年1月,有军事分析人士称,若西方与俄罗斯发生冲突,应该使用美国“爱国者”防空系统防御来自加里宁格勒的攻击。该分析人士还敦促波兰和立陶宛尽快采取行动,消除加里宁格勒的威胁。
凌寒认为,从距离上看,搭载“匕首”的米格-31K从加里宁格勒州或俄罗斯其它地区起飞,均能完成作战任务。俄军特意选择让战机从加里宁格勒州起飞,既是维持该州对北约军事威慑的战略“桥头堡”作用,也是避免俄对乌发起特别军事行动期间,波兰、立陶宛和北约国家在该州挑起紧张局势,让俄军陷入“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
今年以来,美国不断在俄乌之间“拱火”,挑动战争情绪。同时,北约在欧洲东部地区增加军事部署,向立陶宛、保加利亚等国增派军事装备,在波罗的海增加北约海军舰队的舰艇数量。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北约对俄周边国家增派驻军的速度继续上升,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火药味”也越来越浓。
在凌寒看来,在俄罗斯与北约的军事博弈中,“匕首”被赋予了重要的战略性作用。目前,北约既没有高超音速武器,也不具备对该武器装备防御能力。俄将“匕首”投入实战是对北约“秀肌肉”,显示其在常规战争中的战略性意义,敦促北约“三思而后行”,阻止北约进一步激化俄周边的安全形势。
凌寒指出,俄乌冲突目前进入了相持阶段。“匕首”在战场上亮相,有望使俄罗斯在与乌克兰“打谈结合”的阶段增加谈判筹码。同时,对俄军和俄国内民众而言,“匕首”被证明拥有实战能力,也能起到提振士气和民心的作用。
拜登:“跟其他导弹一样,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俄军在实战中使用“匕首”日前得到了美国方面证实。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美国总统拜登2月21日表示,俄罗斯的高超音速导弹“是一种重要的武器”“几乎不能被拦截”。但拜登同时称,俄军使用的高超音速导弹“跟其它导弹一样,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与拜登的表态类似,美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日前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时,对“匕首”的态度也似乎有些“不屑一顾”。奥斯汀称,使用“匕首”是因为俄“试图重新建立某种势头”,但他认为这类武器“不会改变游戏规则”。
对高超音速武器在现代战场上的重要性,美国的真实态度是什么?美联社3月20日发表的文章指出,美国事实上正与俄罗斯等国竞争研发高超音速武器。
美国测试高超音速导弹。
该报道称,美国海军正加紧将首枚高超音速武器投入使用,最快将于明年底在军舰上安装。美国国防部还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公布预算提案,阐明其高超音速及其他武器系统目标的大背景。
在凌寒看来,在近30年来,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就先进武器装备研发的博弈中,高超音速武器作为少数被正式列装并投入实战的武器装备,拥有特殊的地位。
凌寒以美国在海湾战争中使用“战斧”巡航导弹产生的效果举例。“美国在海湾战争中使用‘战斧’,创造了‘超视距打击’这一作战形式,深度影响了各国的武器装备的发展体系。高超音速武器正式投入实战的意义与其十分类似。”
凌寒指出,高超音速武器未来或将作为一种威慑性武器存在。“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博弈中,一国是否拥有高超音速武器技术,是否具备防御高超音速武器能力,或将影响该国采用军事手段解决与它国纠纷时的可能性表达,并将对战争的形态产生较大影响。”
魏东旭认为,尽管高超音速武器已展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就目前看,该种武器装备在技术和成本上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从美国的高超音速导弹研发计划看,该款武器装备可能将十分昂贵。路透社曾报道,美国正在开发的下一代高超音速导弹,单位成本高达数千万美元。与之相比,美国现役的巡航导弹成本不到500万美元。
魏东旭表示,若上述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高超音速武器的大规模使用将受到限制。不过,高超音速武器目前已展现出较强的发展潜力,吸引各国增加研发投入。此外,随着高超音速武器被正式投入实战,拦截该武器的相关技术或将成为未来各国提高国防能力的“必修课”。
“由于高超音速导弹的飞行轨迹和弹道导弹、巡航导弹不同,不仅预警系统的算法需要更新,反导拦截系统、情报指挥和控制系统也大多需要重新设计。”魏东旭说。“目前,各国在防御高超音速武器方面都是‘从零起步’。在相关技术上最先取得突破的国家,有可能获得更大的主动权。”
■小知识
什么是高超音速武器?
高超音速武器,通常指飞行速度超过6倍音速的武器装备。达到这样的高速度后,武器装备的航程、突防能力和远程目标打击能力,相较亚音速武器具备一定优势。
以高超音速导弹为例,当导弹在空中以6马赫以上速度飞行时,既不容易被雷达探测到,也难以遭反导系统拦截,同时能达到比亚音速导弹更远的射程。因为速度高,导弹将具备更大的动能,可对目标造成更强的毁伤。
【驻京记者】泠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