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检测试剂与新冠口服药同进医保 试剂集采最低价达7.9元/人份

21世纪经济报道
+订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尤方明 北京报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下称新版诊疗方案)纳入抗原检测与两种抗病毒药物。

近日,国家医保局连续发文,要求将抗原检测试剂及相应检测项目临时性纳入医保,并对新冠抗原检测“价格项目+检测试剂”的收费总额设置不得高于每人次15元的封顶标准,同时及时调整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新冠治疗用药。

新版诊疗方案要求,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进一步提高病例早发现能力。

在3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在奥密克戎变异株快速传播的背景之下,当核酸检测能力不足时,抗原检测是非常重要的补充。

但王贵强同时指出,由于抗原检测存在着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主要限定在管控人群、隔离人群、密接人群中进行,不建议普通老百姓进行抗原检测。抗原检测结果不能作为排除感染的诊断依据,也不能作为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的替代。

抗原检测已应用在本轮疫情的防控工作中。早在3月13日22时,最早一批3.6万人份抗原试剂已送达吉林大学。据央视新闻报道,为了尽早筛查感染者,截至3月25日,吉林省已累计调拨抗原检测试剂盒四千多万人份,并在长春市、吉林市等重点地区全面发放,市民可以居家自测。

在3月28日召开的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表示,上海市在重点区域居民开展核酸筛查,非重点区域居民开展抗原检测。目前,全市抗原检测超过1400万人。从中发现了一些抗原检测阳性人员,立即对其进行了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出来前,就立即管控。抗原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的优势得到了体现。

3月21日,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切实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按程序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及相应检测项目临时性纳入本省份基本医保医疗服务项目目录。

其中,参保人在定点基层医疗机构发生的相关费用按统筹地区现行规定支付,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检测试剂的费用,可使用个人账户支付。

3月2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价格管理的通知》,要求各省级医疗保障部门应在2022年4月8日前明确政策,对于公立医疗机构开展的新冠抗原检测服务,允许按照“价格项目+检测试剂”的方式收费。其中“新冠抗原检测”价格项目由各省级医疗保障部门按照不高于每人次5元制定政府指导价(最高限价);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含采样器具)按照实际采购价格零差率销售。

另外,各省级医疗保障部门对新冠抗原检测“价格项目+检测试剂”的收费总额应设置封顶标准。现阶段封顶标准不得高于每人次15元,具备条件的,可将封顶标准调低至更合理的水平。

对于群众单纯检测新冠抗原的,应要求公立医疗机构免收门诊诊查费;对于患者就诊过程中,由公立医疗机构提供检测试剂,患者自测新冠抗原的,公立医疗机构不得收取“新冠抗原检测”价格项目的费用。

国家医保局指出,各省级医疗保障部门参考目前全国已有的挂网采购价格,在4月30日前,通过组织实施竞价挂网、参与跨省联盟采购等方式,进一步降低公立医疗机构采购成本。公立医疗机构应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医药集中采购平台上采购所需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不得线下采购。

截至目前,国家药监局已批准19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抗原检测试剂专项集中采购工作已在山东、广东、河南等多个省份启动。

3月16日,山东在全国率先组织开展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专项集中采购工作。山东省医保局一级巡视员仇冰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1家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生产企业申报参加,5家生产企业中选,中选价格由市场平均价格30多元降至9元以下,最低价7.9元/人份,最高价9元/人份,平均降幅74.7%,取得了预期集采效果。

国家医保局另外要求,及时调整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新冠治疗用药,对新版诊疗方案新增药品,各省级医疗保障部门应将其临时性纳入本省份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对于新版诊疗方案新增的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Paxlovid),由医疗机构按照企业与有关部门沟通一致的价格采购,医保部门按规定做好支付。

近日,在被纳入新版诊疗方案后,Paxlovid迎来首批进口。2.12万盒药品经海关验放后,办结全部进口通关手续,后被陆续运往抗疫一线。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整理官方信息后发现,吉林、广东、福建、广西、上海、浙江等省份已将Paxlovid用于临床救治。

据经视新闻报道,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已在浙江投入使用,价格为2300元/盒并纳入医保。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透露的采购价格与此相同。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3月23日发布的通知,Paxlovid的适应症为发病5天以内的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成人。用法用量为300mg奈玛特韦片与100mg利托那韦片同时服用,每12小时一次,连续服用5天。

(编辑:李博)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