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热闻荐读 |中央部门如何花钱?微博公开IP属地引争议

南方都市报
+订阅

一周热闻荐读

(3月21日-3月27日)

19个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继续下调,部门钱袋子最少仅六千余万

采写:南都记者 蒋小天 宋承翰 潘珊菊 吴斌 莫倩如  编辑:梁建忠

3月24日,102个中央部门集中晒出2022年部门预算报告。2022年政府继续过紧日子,把钱更多投入到民生上

南都记者注意到,今年102个中央部门中有100个部门公开727个项目绩效目标,较去年增加599个项目,实现大幅度增长,中央部门更为具体的晒出项目支出细则及考核要求,确保项目支出更为透明公开。

与去年相比,压减“三公”经费的部门从87个下降到37个,有59个部门的“三公”经费与去年持平。此外,增加“三公”经费的部门数与去年相同,均为6个。在多年的持续压减后,“三公”经费今年再压减1.1%,这或许意味着,剩余压减空间已接近临界点。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白彦锋表示,今年中央部门大幅增加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公开数量,加大公开力度,让公众看得见看得懂,有助于实现公众对预算支出质量和效益的全面监督


中疾控专家答南都:危害依然严重,新冠肺炎不是“大号流感”

采写:南都记者 吴斌 编辑:梁建忠

这一波疫情中无症状感染的比例很高,这是否意味着新冠疫情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正在减小?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3月25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回答南都记者提问表示,针对我国当前的疫情形势,力争在短时间内做到动态清零,依然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新冠防控策略。

吴尊友说,奥密克戎毒株由于其传播速度快、感染人数多,疫情造成的死亡总数及社会危害与影响,并没有因此而减轻。奥密克戎毒株流行的危害依然是严重的,新冠肺炎不是“大号流感”。


留抵退税助力小微企业,如何防范打击骗税?国税总局答南都

采写:南都记者 丁境炫 编辑:梁建忠

今年我国退税减税总量约2.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主要的措施是留抵退税,规模约1.5万亿元。留抵退税金额较大,可能有一些不法分子骗税,如何防范和打击骗税行为?

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道树在3月23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答南都记者提问,他表示,国税部门将会在“防”和“打”两方面同时发力,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骗取增值税留抵退税违法行为。


东航乘客家属遭攻击,退票者被批“吃人血馒头”,网暴几时休

采写:南都记者 黄莉玲 实习生 黄萌 编辑:蒋琳

3月26日晚间,“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确认,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上人员已全部遇难。

坠机事故发生以来,从空难救援到家属安置,无一不牵动千万人心。与此同时,不少与事故直接相关的人们却遭受了无端的指责——有罹难者家属发布视频缅怀亲人,却被网友批评“蹭热度”;还有退票乘客因为分享亲身经历,被质疑吃“人血馒头”。

面对舆论场中的不友善声音乃至网暴行为,有专家告诉南都记者,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权利,但应该理性发言。网络暴力行为涉嫌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等等,情节严重的甚至触犯刑法。


微博公开用户IP属地 有无必要精确到省份?是否侵犯隐私?

采写:南都记者 孙朝 樊文扬 实习生 姬涵雅 编辑:蒋琳

近日,新浪微博上线新功能,可以公开显示用户的IP属地,国内可精确到省份/地区。有网友质疑此举涉嫌侵犯用户隐私,截至3月26日16时,“建议取消微博IP地址”的话题的阅读次数累计已超过2080万。

南都记者注意到,“显示用户IP属地”已在国家网信办的部门规章(尚处于征求意见阶段)中有所体现。其中要求,互联网用户账号服务平台应当以显著方式,在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页面展示账号IP地址属地信息,境内用户需标注到省(区、市)。

有专家分析,微博上线该功能或许与国家网信办的上述此规定相关。对于公开IP属地是否侵犯隐私,他表示,这种做法并不属于侵犯隐私,只涉及个人信息范畴。同时,他认为,微博在公开用户信息的过程中,应告知用户何时公开IP地址、公开到何种程度以及公开后出现问题时可采取哪些救济措施等。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