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江抗疫暖心故事 | 绿码背后,是他们的坚守

南方+ 记者

每次做完核酸采样,最着急的莫过于等待核酸检测报告结果,但其实,从采样到检测,有着一套繁琐复杂的流程。在黄江医院,检验科承担着医院常规核酸检测和特殊人群核酸检测任务,基因扩增实验室(PCR实验室)就是主战场之一。目前检测量巨大,实验室需要“不停机”,保持24小时运作。

无

配制试剂、收取标本、拆除包装、录入系统,提取核酸……每一个环节都要求严格精细,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检测的准确与安全。结果出来后,还需要完成结果审核、核对信息、数据传输等工作。

疫情两年以来,黄江核酸检测人员不断重复着流水线式的工作,只为保质保量高效地完成每一份标本检测。

刘丽霞:终于有一个不回家的正当理由

无

刘丽霞,大家常以“霞姐”相称,也是科室里的“大管家”。每次上班,她都是早上早早地来,晚上迟迟回,只为着不要出现一点点迟滞。遇到区域核酸检测或是特别任务,刘丽霞常会一直忙到凌晨一两点,因疫情防控,常平镇实行交通管制,家住常平的她只能住在科室,生性开朗的她,反和大家笑着说:“好啦,终于有一个不回家的正当理由。”

“正当理由”的背后,她却对父母和家庭有着无以言表的愧疚。因为自己特殊的岗位存在风险,她已经两个多月没有回家看望父母。

母亲因担心,而给霞姐电话询问是否安好。“我没事,我在医院。”怕母亲担心,霞姐便匆匆挂了电话。她说:“不管工作多么紧张疲惫,不管多久没有见到爱人和孩子,这些都是小事。最愧对的就是父母,实在不敢多说一句话,怕他们担心。”

潘继钊: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家人是常态

无

作为检验科基因扩增实验室(PCR实验室)组长,除负责日常核酸检测的工作外,潘继钊还需完成国家及省市的室间质控评价工作,确保核酸实验室软硬件各方面条件符合检测要求,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潘继钊的妻子是黄江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护理组长。在疫情之下,除了科室日常工作外,潘继钊的妻子经常要带队开展区域核酸采样工作。夫妻二人实在无暇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只能麻烦年迈的老人在家照看,并且常常从饭堂打饭回家给老人和孩子。

有时无法错开排班,夫妻二人急忙安排好老人、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便马上回到工作岗位。当我们问他“疫情之下,工作或生活有什么困难吗”,他轻描淡写又无比坚定地说:“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常态化,没什么好说的。”

在过去八百多个日月交替间,是一个个“小家”的割舍分离,成全了“大家”的安康团圆。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黄江医院检验科全体工作人员进入“白+黑”工作模式,前方的他们持之以恒保持“加速度”的工作状态,后方的家属倾尽全力克服各种困难,默默支持着他们的“儿女”“父母”坚守一线。

无

【撰文】蔡子航 韦基礼

编辑 冯文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