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县:“五治一体”基层治理底蕴深厚,助力疫情防控

南方+ 记者

“近两年,我们纵深推进‘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打造‘五治一体’基层治理新模式,加之海丰县‘五治一体’基层治理底蕴深厚,凝聚起了全社会的力量,这些力量在本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3月24日,海丰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据统计,自本次疫情发生以来至24日,海丰县已完成核酸检测采样672918人份,均为阴性。凭借“五治一体”基层治理新模式,实现了疫情防控风险总体可控、态势平稳。

党建引领合作共治,社会力量纷纷参与疫情防控

“五治一体”基层治理是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打造以党建引领“共治、自治、法治、德治、善治”五治一体的社会治理体系。在本次疫情防控中,海丰县以党组织为核心,统筹整合各级各类组织,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疫情防控,实现基层党建和社会管理的协同联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共治”格局,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作用。

3月20日,海丰县政协常委、广东娜菲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雪峰向海丰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捐赠了1000套防护服、20万个口罩、1500包消毒纸巾等防疫物资。同时,海丰幸福家政、汕尾菠萝哥等爱心企业和热心人士先后来到海城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向防控工作人员和管控区内的居民群众送上蔬菜、饮品等物资,对他们坚守一线,抗击疫情表示敬意。除此之外,海丰县总工会、民营企业家、人大代表等为一线工作人员和居家隔离人员送来工作餐、油、大米、蔬菜、水果、饮料和防护等物资,爱心力量接踵而至、络绎不绝,“共抗疫情”氛围愈加浓厚。

除了积极献爱心,群众对疫情防控工作配合程度较高。海丰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党建引领下,实现了合作共治,加之海丰县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相结合,获得了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村“两委”干部+网格员+群众,基层自治显成效

“‘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里的镇、村、组和群众路线,在本次疫情防控中体现得很明显,平时引导各级党员干部走深走实群众路线,做深做细群众工作,最大限度地动员群众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抗击疫情‘战场’上,镇、村、组非常高效有战斗力,群众也能积极配合和支持。”海丰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在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海城镇开展网格化管理和联户机制,把管控区里的党员发动起来作为志愿者,配合社区网格员做好管控区群众服务工作,制定了《管控区党员志愿服务团队“联户交心”明细表》,组建了一支14人的党员志愿者队伍,设队长、副队长各1名,12名队员分为6个小组,分别服务管控区6个网格60户190人,确保每个隔离人员都能直接联系党员干部,实现点对点服务。另外,指挥部在“三区”范围设立党员先锋岗68个,把“红色堡垒”“红色细胞”驻在疫情防控最前线。

海城镇党员志愿服务团队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坚守岗位中扛起责任担当,在疫情防控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3月22日上午,海城镇管控区内雅怡楼,一怀有近9个月身孕的孕妇向党员志愿者王明佳求助,称其家中煤气已用完,但平时联系的煤气供应商于疫情防控期间停止营业,由此造成生活不便。收到求助信息后,王明佳迅速行动,辗转联系多家煤气供应商,在做好各项防护措施的前提下,亲自将煤气送上门并帮助安装好。在确定该孕妇无其他需求后,王明佳同志才撤离。

疫情发生后,社区“两委”干部进村入网格开展走访,及时了解从中高风险地区返陆人员,全力提高排查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以最快速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用实际行动筑牢疫情防控全覆盖网格体系。

发挥法治保障作用,筑牢疫情防控底线

近年来,海丰县全面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创建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235个。以“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的契机,不断加强村(居)民的法律宣传。同时,加强对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法治培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在本次疫情防控中,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在疫情防控方面依法依规。与此同时,海丰县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维护了疫情防控期间的社会秩序。疫情防控期间,海丰县公安局发布通告,依法严厉打击涉疫情防控违法犯罪行为,并列举11种涉疫情防控违法犯罪行为。3月19日,海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附城镇人民政府,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新兴综合市场予以查封,责令立即停业整改。

为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市场价格管控工作,维护好全县蔬菜副食品等重要民生商品及防疫物资的市场秩序,连日来,海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迅速行动,对全县农贸市场、药店等开展价格监管专项检查行动,保障消费者利益。海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陈如源介绍:“海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进一步加大市场价格监管力度,持续落实好保供稳价措施,重点做好蔬菜、肉蛋、粮油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动态监测和跟踪分析,坚决严厉打击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当好疫情防控的‘战斗员’和民生保障的‘护航员’。”

防疫三字经、抗疫歌曲,文艺作品助力疫情防控宣传

“从来都没有最耀眼的光芒,奉献如诗甘于平凡……”这是海丰原创抗疫歌曲《点燃生命之光》的两句歌词。3月19日,海丰县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出品这首原创抗疫歌曲,以此致敬“疫”线工作人员。歌曲上传网络平台后,获得了众多的传播和点赞,凝聚了抗疫力量。

在此之前,3月17日,海丰县委宣传部联合海丰县融媒体中心,制作发布了海丰方言版的“防疫三字经”,也获得了大量的转发和传播,助力了海丰县的疫情防控宣传工作。

海丰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海丰县通过党建引领全民德治,此前曾结合本地传统戏曲,创作了一批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艺作品,发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疫情防控期间创作的文艺作品,通俗易懂,可以口口相传,是对疫情防控政策和工作很好的宣传。”

敢想善治,推动社会治理既充满活力又秩序井然

今年以来,海丰县创新工作方法,按照“发现越早、成本越小,处置越快、成效越好”原则,在全县实施“一村(社区)一研判”制度,全面摸清各村(社区)社情民意,通过会商研判分析形成“一村(社区)一研判”报告,成为各村(社区)日常开展基层工作的“工具书”,实现民情地图与网格化管理线上线下工作的无缝对接和同步运行,最大限度把各类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本次疫情防控中,一村(社区)一研判制度在统筹凝聚各方力量协同参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实现精准分析,科学研判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海丰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海丰县通过“1+14”个民情地图联勤指挥中心,“1+14”个“三人小组”,253个村(社区)“四人小组”,共1141人构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坚强防线。加上“民情地图”涉疫线索排查2.0功能,结合粤政易“填表报数”和“掌上民情”板块的数据赋能,建立起了高效的党建引领政府善治体系,发挥了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作用,由此,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阶段性成果。

【记者】郭杨阳 南小渭

编辑 何雪峰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