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学校,咋就迟迟建不好?

南方评论
+订阅

文 | 王梓佩

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在家门口上个好学校,小区配建学校也是开发商推销楼盘时着力宣传的卖点。然而,据半月谈、齐鲁晚报等多家媒体近日报道,贵阳、济南等地存在配建学校难产现象,让等着入学的家庭倍感焦虑,也引起了不少网友共鸣。

新建小区配建学校是好事。对个人来说,孩子在家门口上学方便放心,对城市建设来说,合理配建中小学校、幼儿园,可以丰富基础教育资源,推动解决“入学难”“入园贵”等民生问题。义务教育法规定,新建居民区需要设置学校的,应当与居民区的建设同步进行。近年来,很多省市颁布了实施方案,要求居民区和配建学校“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然而落实起来,有时就变成了有规划不动工、有校舍不投用。

学校没能如期交付的原因多种多样。贵阳乌当区东风镇乐湾国际城的配建学校没能如期完工据称是因为工程结算存在纠纷,资金链出了问题;济南高铁城一期学校建设时发现了矿坑,究竟是迁址还是留在原地建设,研究了几个月仍不见动工;襄阳东津新区雅居乐玺悦楼盘面对业主“学区房附近没学校”的质疑,表示建不建学校开发商说了不算……

总而言之,有客观困难,但无法掩盖主观上的不情愿。都是同期开发,为什么商品房就能如期建起来?选址应当慎重以确保安全,可是纠结再三仍悬而未决,配建学校的诚意如何体现?如果建不建学校都确定不了,打着“学区房”的招牌溢价推销时又是哪来的底气?

有网友主张,“不把学校建好就别想卖房”,看似气话,其实颇具可行性。比如厦门规定未按规划条件要求配建学校的,不得办理竣工规划条件核实手续;山东要求对拒不履行配建、补建责任的,记入不良信用记录,限制或停止其承接新的开发项目,类似的举措有利于倒逼开发商做到几个“同步”。除了规定强有力的罚则,还要严抓执法监督,让开发商不敢也不能在配建学校的问题上装糊涂、耍花招。

此外,政府也要注重整体统筹,为整个建设流程提供必要支持。配建学校要经过规划、财政、住建等多个部门的审批监管,移交后还要配备教学设备并招聘教师,任何环节出现纰漏都将拖慢进度。去年底,广州出台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指引,要求在编制居住区规划方案时同步制定规划范围内规划中小学的建设计划、在土地出让时同步明确装修标准和移交标准。要让这样系统性的规划落到实处,更好地规范地产开发行为,满足居民教育需求。和配建学校一起如期呈现的是开发商的诚信,也是地方政府的担当。

编辑 李静娴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