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深圳第十!全球金融中心排位深圳如何“逆袭”巴黎首尔

南方+ 记者

2022年3月24日,由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与英国智库Z/Yen集团共同编制的“第31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31)”在中国深圳和英国伦敦同时发布。

南方+记者看到,香港、上海、北京、深圳入列本期指数报告的前十城市,其中深圳从上期排名有所下跌后又表现优异,成为本期排名上升幅度最大前十的城市之一。

名单:港沪京深前十排名渐趋稳定

该指数从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基础设施、金融业发展水平、声誉等方面对全球主要金融中心进行了评价和排名。第31期GFCI共有119个金融中心进入榜单,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为:纽约、伦敦、香港、上海、洛杉矶、新加坡、旧金山、北京、东京、深圳。本期全球金融中心发展呈现多个特征和新动向。

发布方介绍,全球加速从新冠疫情大流行中复苏,金融中心整体评分下降趋势减缓。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以来,GFCI整体平均得分连续下跌超过3期,本期整体平均得分较上期仅下跌不到1分。不过,亚太金融中心在经历上期低迷的表现后,本期评分出现集体反弹,这表明新冠疫情对全球的影响已大幅减弱,2021年下半年世界经济信心正加速恢复。

而且,顶级金融中心格局相对稳定,内部竞争日趋激烈。纽约、伦敦、香港再次位居全球金融中心前三名。同时,上海、洛杉矶分别取代新加坡和旧金山,位列全球第四和第五。深圳继上期排名跌落至16位之后,本期评分大幅增长8分,排名也提升6位,再次跻身全球金融中心十强行列。尽管全球十大金融中心的格局已基本稳定,但从排名第三的香港到排名第十的深圳,各金融中心的评分差距均在1-2分之间,极小的评分变化都能引起排名的巨大波动,反映出顶级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已日趋白热化。

欧美金融中心稳中有进,亚太金融中心面临巨大挑战。新冠疫情暴发两年后,西欧和北美各国逐渐调整防疫政策,整体经济环境更加宽松,伴随主要大国经济陆续开始复苏,全球金融从业者对欧美金融中心的乐观情绪开始上升。在本期GFCI中,尽管亚太金融中心评分整体回升,但北美金融中心的评分仍略高于亚太地区,同时西欧金融中心与亚太地区金融中心的评分差距也在缩小,使得亚太金融中心未来经面临更大的竞争与挑战。

GFCI 31综合排名前十城市。来源:GFCI 31  南方+ 李荣华 制图

GFCI 31综合排名前十城市。来源:GFCI 31  南方+ 李荣华 制图

从2009年至今的香港、北京、上海与深圳排名来看,四座城市在指数中的排名逐步靠前,且渐趋稳定,成为全球金融版图中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而且,中美金融科技优势突出,未来相关领域竞争将加剧。在本期GFCI金融科技排行榜中,纽约排名第一,其次是上海、北京和旧金山,伦敦和香港分别位居第6和第8。金融科技前十名几乎被中美两国金融中心包揽,反映出两国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得到国际金融界的普遍认可。调查显示,融资渠道和高技术人员是影响金融科技营商环境的最主要要素,大数据分析和交易支付系统则被认为是金融科技最重要的应用领域。目前,中美两国均培育出一批世界知名的金融科技公司,并积极布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两国将在金融科技应用领域和人才挖掘方面形成竞争态势。

亮点:前十城市深圳排名上升幅度最大

从编织方法来看,英国Z/YEN集团执行董事长迈克·瓦尔德介绍,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用150个定量因素叫做“特征指标”来表征五个竞争力领域,这些特征指标和“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的调查问卷的问卷结果编制了这一组指数。

值得留意的是,中国金融中心强劲反弹,国际地位及声誉不断增强。本期GFCI中国内地共有12个金融中心城市进入榜单,其中上海、北京和深圳均已进入全球十大金融中心行列,7个金融中心城市排名有所提升,3个金融中心城市排名保持稳定。

在内地金融中心城市中,上海已成为仅次于香港的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金融科技排名也位居全球第2;北京评分在全球排名仍保持第8,金融科技排名取代伦敦成为全球第3。

一大亮点的是深圳与广州的表现。深圳是十大金融中心排名和评分上升幅度最大的城市,与东京的差距仅有1分,在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基础设施、金融业发展水平、城市声誉及五个领域的细分排名均有所上升;广州金融中心排名上升8位,目前排名全球第24,正朝全球20大金融中心挺进,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进一步稳固。

专家表示,第31期GFCI采集数据信息的截止时间在2021年底,未反映全球金融经济形势的最新变化。今年以来,美联储已全面开启加息进程,金融资本流动加剧;俄乌冲突进一步放大了地缘政治风险,为全球经济复苏蒙上了新的阴影;新一轮疫情扩散对中国等地的影响正在加深,社会运作和经济金融活动受到限制。

解读:深圳正通过创新开放提升金融业竞争力

值得留意的是,这份金融中心报告,是深圳2022年1月发布《深圳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后的首期报告。

GFCI 31结果也成为深圳建设全球金融创新中心,提升金融业能级和竞争力的重要参考。比如GFCI 模型中所使用的特征指标可以 划分归纳为五大类: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基础设施、金融业发展水平及声誉等。


GFCI 31竞争力指标排名。来源:GFCI 31 南方+ 李荣华 制图

GFCI 31竞争力指标排名。来源:GFCI 31 南方+ 李荣华 制图

过去10余年,深圳金融业实现了总量规模、质量效益、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2021年,深圳金融业增加值4739亿元,同比增长7.6%,占GDP的15.4%;两年平均增速达8.3%,位居一线城市首位,为全市GDP迈过3万亿大关作出了突出贡献。

深圳金融业增加值(2005-2021)不断攀升。制图:南方+ 南方+ 李荣华 制图

深圳金融业增加值(2005-2021)不断攀升。制图:南方+ 南方+ 李荣华 制图

《规划》则为深圳未来金融业发展描画了蓝图和方向,未来,深圳将在总体规模提升、融资结构优化等方面下功夫,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到2025年,金融业增加值约6400亿元,占GDP比重16%左右。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博士分析,从全球金融中心指数评价报告来看,目前深圳多个单项指标与国际顶级金融中心城市相比有一定差距,而且深圳的综合排名也不够稳定。

不过从大趋势来看,在余凌曲博士认为,中国金融中心竞争力排名稳中有升,有很多的“加分”项,包括金融科技实力、金融产业规模以及国际金融人士的正面预期都在为中国金融中心加分。而且,依托和服务庞大中国经济,金融中心要不断提升金融创新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做大做强金融市场、金融产业规模,进一步巩固提升金融中心“硬实力”。

中国金融中心城市(除了香港)软实力包括营商环境,对人才的吸引力方面就相对落后。对此,余凌曲认为,为此,上海、北京、深圳在内的金融中心,要学习借鉴香港以及伦敦、纽约这些全球顶级金融中心的经验,全面提升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等等这些软实力,更好地提升发展后劲。

【记者】李荣华

编辑 文海燕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