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东莞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东莞市政府副秘书长翟现春现场通报最新疫情情况,据悉,中堂为东莞本轮首次报告病例,东莞市疾控中心初检仍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翟现春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一旦出现新冠肺炎十大症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快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排查和就诊,在核酸检测结果出具前一定不要离开医院。
中堂镇新增确诊病例为主动就诊发现
3月23日,东莞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东莞市政府副秘书长翟现春现场通报最新疫情情况。
据悉,3月22日0—24时,东莞市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和7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详细情况和轨迹已于3月23日上午公布。其中,大朗镇和石排镇各1例无症状感染者,均在已集中隔离的密接中发现,此前多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中堂镇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为主动就诊发现,该病例于3月21日因身体不适前往高埗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核酸检测初筛阳性,于22日复核为阳性,随后在已被集中隔离的该病例密切接触者中检出5例无症状感染者,中堂镇新增阳性个案在3月13日或14日、17日相关区域核酸检测中均为阴性。
翟现春通报称,中堂为本轮首次报告病例,东莞市疾控中心初检仍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相关个案追溯和病毒基因测序工作仍在加紧进行中。
“近期我市疫情仍有反复、形势严峻复杂,再次提示了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和隐匿性强的特点,感染后症状较轻或没有症状,不利于早期发现,容易导致工作场所、居住场所的聚集性传播。”翟现春坦言,流调发现东莞本轮疫情有人确诊前曾自行服用药物,也有病例出现症状多日才去就医,存在隐匿传播的风险,给全市的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困难。
精准防控不等于措施放松。翟现春提请广大市民保持警惕、高度重视,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佩戴好口罩、勤洗手、少聚集,保护好自己也保护好身边人。
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十大症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快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排查和就诊,在核酸检测结果出具前一定不要离开医院。
也请大家密切关注疫情信息,如与阳性病例活动轨迹有交集,应当主动向所在村(社区)、工作单位报备,并配合落实防控措施。
三镇区域核酸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
据悉,中堂疫情发生后,市镇两级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全面溯源阳性个案活动轨迹和人员接触情况,截至3月23日13时全市共排查中堂疫情关联的密切接触者222人、次密接者197人,均已落实分级分类管控要求。结合流调情况,在中堂、寮步等相关镇街精准划定“三区”范围,同步开展相关场所核酸检测、环境检测及终末消毒工作。
截至目前,东莞全市范围内共有63个封控区、38个管控区、28个防范区,均已从严从实、分级分类落实防控措施。
3月22日,中堂、石碣、寮步三镇开展了区域核酸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3月23日,我们在中堂、石碣、寮步、高埗四镇开展检测。区域核酸检测是尽快切断潜在传播链条的有效手段。
需要注意的是,从3月24日(明天)起,东莞市将综合考虑本次疫情所涉范围、周边城市疫情输入压力、三区划定及解除需要等多方因素,并结合近期我市气象情况,科学研判风险等级,分批次统筹安排区域核酸检测。
翟现春表示,为了尽快切断潜在传播链条,请市民群众积极配合,树立“自己是个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做好个人防护,按时前往就近采样点参加检测,帮助我们做到“应检尽检、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不参加检测引起病毒传播须承担法律责任。
继续落实“纾困6条”“保链12条”
东莞是制造业重地,做好工厂企业的防疫工作,对于全市防疫大局、经济社会发展都尤为重要。
据悉,根据《东莞市工业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第三版),按照“一企一策”“一厂一案”原则,指导企业分区分类分级、从严从紧从细落实精准防控要求。
截至3月22日,已赴1386家企业开展走访督导服务,督促整改541个疫情防控问题。
在省“纾困25条”的基础上,东莞市于3月16日出台了“纾困6条”,落实减租、融资、社保、专项补助等政策措施,市镇联动统筹帮助企业稳岗保供。据初步测算,通过“减、免、缓、补”等方式,预计对相关市场主体和群众的扶持金额达4亿元以上。
3月17日,东莞市提出了“保链12条”具体措施,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截至3月22日,已全面梳理出2399家重点督导服务企业,并逐一落实属地领导班子成员挂点、企业服务专员联系等工作机制,多措并举推动企业稳定发展。
采写:南都记者 黄馨莹 曾奕静
摄影:南都记者 刘媚 东莞日报 程永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