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红山白毛茶采摘加工忙|韶关仁化

南方+ 记者

韶关仁化红山镇作为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仁化白毛茶的主产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不误,连日来,该镇鱼皇村、烟竹村、新山村和小楣水村种植的1.39万亩白毛茶,进入了采摘加工忙碌时节。在明朝嘉靖年间就已成为朝中贡品的红山白毛茶,今年首批春茶上市就备受老茶客青睐。

茶园采摘忙。张浵 摄

3月22日上午,笔者走进红山镇的白毛茶原种园,只见一排排茶树冒出嫩绿粗壮的芽头,茶农戴着斗笠、背着竹篓,双手游走在茬茬新绿间。茶园主人袁大姐说:“从上周开始采摘春茶,这里近15亩的优质原种茶株已基本采摘了一遍。由于年后阳光、雨水充足,今年的春茶品质较高,制作出来的首批红茶、白茶,银毫满披,滋味甘醇、茶香满满,很受老茶客喜欢。”

白毛茶原种园是仁化白毛茶茶树品种资源库和良种育苗试验示范基地,收集了本地白毛茶株系198个。这几年主要推广新培育的优质品种丹霞9号,以其饱满的芽尖制作成白茶。目前园内正将白毛茶独芽及一叶一芽茶青,逐批摊晾烘焙中。人在制作厂房外,都能闻到新鲜茶叶烘焙时散发的清香。

茶叶专业合作社晾茶车间。张浵 摄

作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的红山镇某茶叶专业合作社,这几日一直忙于采茶、向农户收购茶青、制茶中。笔者在制茶车间,看到一个个晒网上晾着密密麻麻的芽尖。“这是今年的首批春茶,要经过52—72小时才能制成白茶,这批最快的要到23日下午做好。”合作社负责人张浅星介绍,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科技特派员,长期对合作社的白茶制作工艺进行指导,现在各项工艺很成熟,已增扩了两间车间制茶,今年春茶开采以来,合作社每日向红山茶农收购单芽茶青近500斤,用于制作特级白茶“丹霞银白”。

红山白毛茶由于有高坪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天然屏障,出产茶叶获得国家绿色有机食品认证,被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近年来,红山镇做强做精茶产业文章,着力打响“丹霞白茶”高端品牌,目前已发展茶叶合作社、加工厂等19家,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同时,积极推动“茶文化+红色文化”融合发展,推出高坪省级自然保护区—高坪水库—鱼皇村万亩生态茶园—新白村探寻红军长征精神路线,为乡村振兴赋能。

【全媒体记者】唐音

【通讯员】谭玉玲 张浵

【图片】张浵

编辑 李幔
校对 刘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