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长,我在珠海单身一人,我报名参加本轮闭环勤务!”3月初,香港疫情持续蔓延,港珠澳大桥边检站执勤二队民警王旭,再次主动请缨参加闭环勤务。
2008年参军入伍的王旭,2018年正式从边防武警转隶成为一名国家移民管理警察。身份虽变,但他听党指挥、忠诚戍边的理想信念始终未变。
“单身汉”的三件“棉袄”
其实在2000多公里外的天津,“单身汉”王旭有一个非常温馨的家。王旭与妻子张彩云是高中同学,两人于2015年结婚,现在已经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都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4岁的大女儿每次跟爸爸视频都会说:“爸爸,您上班辛苦了。”牙牙学语的小女儿,也会对着视频“爸爸、爸爸”叫个不停。
妻子张彩云是王旭最温暖的那件棉袄,从相恋至今十余载,他们二人一直聚少离多,思念成为彼此不变的心曲。
2021年3月16日深夜,刚下晚班的王旭接到家人从天津打来的电话,小女儿提前一个月出生。王旭是又惊喜又内疚,他原本计划4月休假回天津陪产。妻子在电话里半埋怨半开玩笑地说:“我不哭,因为你不在我身边。等你回来了,我对着你哭个够。”
因为疫情,4月底王旭才休假回到天津老家。一家四口团聚,王旭每天抱着“小棉袄”们不撒手,张彩云每天乐得哈哈笑,早把那句“哭个够”的埋怨赶到了九霄云外。张彩云是天津滨海新区的一名派出所民警,王旭回珠海上班后,她又独自承担起了照顾一家老少的重任。
日常执勤间隙,王旭最常做的事就是一遍遍翻看手机里妻子和女儿的照片和视频。“小心”“保重”是妻子每天发给他的高频词,虽然远隔千里,家人的支持时刻温暖着王旭。
散发正能量的“大白”
戴N95口罩、戴帽子、穿防护服、戴护目镜、套脚套、戴手套——每一天上勤,王旭至少要把这样的穿戴动作重复6遍。遇到跨境巴士增加班次或者有发热病人的时候,这样的穿脱流程一天至少要数十次。
穿过防护服的人都知道,只要把六件套往身上一挂,整个人就好像“封印”了一般,行动受限、眼耳口鼻功能全部大打折扣。这一年来,每次有发热疑似病例,王旭都会主动请缨,到隔离负压室为旅客办理入境手续。当同事问他为什么总抢着去干最危险的工作,王旭笑着说:“你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我家人不在珠海,没负担。”
在“7天集中执勤+7天集中观察+7天居家观察”闭环执勤模式下,完成一轮勤务就需要21天,截至目前,今年王旭已主动报名参加了4轮。
工作中喜欢“冲锋陷阵”,而对待旅客,王旭也是热情周到。
今年3月18日,一名约15岁的香港姑娘,独自从香港入境,由于疏忽,没有意识到回乡卡已经过期。由于父母先行入境珠海,正在隔离,小女孩如无法入境,只能独自返回香港,她的父母得知情况后非常焦急。王旭主动帮助小姑娘联系口岸办证机关办理临时证件、搬运行李,通过电话耐心地安抚小姑娘父母的情绪。当王旭把办好的临时证件递到小女孩手里的时候,她对着王旭深深鞠了一躬,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说了句:“谢谢叔叔!”
聚光成炬,能穿透阴霾;向光前行,必走出黑暗。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门一线,有着一群像王旭一样可爱的人,他们勇于坚守岗位、辛勤挥洒汗水、舍小家为大家,用凡人微光温暖你我,照亮了众志成城战胜疫情的前行之路。
【记者】何丽苑
【通讯员】朱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