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入家庭教育子女有什么新变化?这份白皮书告诉你

南方+ 记者

“疫情后,低龄留学降温,选择大学出国留学的最多;留学归国趋势凸显,近六成被访者称国内经济发展形势较好成回国发展首要理由。另外,选择国内国际化学校成为新趋势......

3月22日,胡润研究院联合青苗教育集团共同发布《2021中国国际教育白皮书》显示,子女教育支出平均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五分之一。

据悉,这份专业报告聚焦后疫情时代,中国高净值人群国际教育需求变化趋势,探索他们在子女教育理念、需求上的变化。同时梳理中国国际教育未来趋势和展望。该项调查的被访家庭,49%来自中国一线城市,51%来自二三线城市。

最看重健全人格教育

白皮书显示,高净值人群子女教育理念趋于成熟和理性。

本次调研数据显示,“子女教育”(76%)已成为中国高净值人群关注度最高的话题,其次是“金融投资”(65%)。

然而,从状态满意度评价来看,相对于家庭生活、工作、自身健康和财富拥有,子女教育满意度最低,表明高净值人群在子女教育层面仍有更高的期待和提升空间。

高净值人群对子女的教育期望上,最看重的是“健全的人格/教养”(35%),其次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24%)以及“开拓视野、增广见闻”(16%)。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意义上的“提升学历背景”的重要性几乎与“培养兴趣爱好”相当,表明高净值人群的教育观正逐步走向成熟和理性。

在留学国家和地区的选择上,被访家庭除了“美英加澳”传统四大留学国家,其他欧洲国家及“一带一路”国家也在选择范围内,呈现出多元化的留学趋势。

选择国内国际化学校成新趋势

随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不断增加,选择国内国际化学校成为新趋势。

分析认为,从国际教育的内容形式上看,中西融合将是未来主要趋势。中西融合的过程是将本土教育和国际教育两者优势融合的过程。

具体而言,中西融合包括中西文化、课程、教师以及教学方式的融合。

伴随着当今世界教育正在发生的革命性变化,中国高净值家庭对于子女教育的多元需求也愈加强烈,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能力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个性化学习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另外,让子女在拓展国际视野的同时拥有民族自信、文化自信,逐渐成为更多家庭对于国际教育的刚需和期待。

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表示:“疫情后,中国家长对子女出国留学的热情仍然很高,但低龄留学热降温,高中阶段出国留学的意愿下降五成,研究生阶段出国留学比例41%是上一年的8倍,上升到过去5年来最高,平均21岁出国留学,比上一年高出3岁。”

“中国是美国最大国际生来源国,占比35%,但在美中国留学生数量和在美就读国际生数量一样都下降了15%,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发布的《2021美国门户开放报告》。”

另一方面,留学归国趋势愈发明显,主要原因包括国内经济发展形势较好、国内创业环境良好、方便与家人朋友团聚等。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出国几年后回国发展。他们希望子女在接受国际教育后,成为独立思维者,责任担当者及问题解决者。

“随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不断增加,选择国内国际化学校成为新趋势。而选择在国内接受国际教育的主要原因包括安全、语言环境适应以及中国文化归属感等。”胡润补充。

【记者】欧志葵

编辑 陈梅玉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