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佛山气象发布720次预警,今年要为多个行业提供精细化服务

南方+ 记者

佛山气象服务将进一步精细化。3月22日佛山市气象局发布《佛山市气象公共服务白皮书(2022年)》(以下简称白皮书),提到去年佛山发布各类预警信号共720次,有效地实现了气象防灾减灾功能,尤其是南海区、三水区实现“村村有”自动气象站。今年全市将继续在环保、交通、旅游、建筑等多个行业开展精细化专业气象服务。

佛山提升强对流天气预测能力

3月20日,佛山出现2022年初雷,之后佛山市气象台以此判断本周内,佛山天气不稳定性加强,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频繁,尤其是22日白天至23日有大雨、局部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和7~8级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日平均气温下降6~8℃。

3月22日15时5分,佛山发布天气预警称,预计未来2到3小时佛山市将转有强雷雨,并伴有局地7到8级阵风和短时强降水,全市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正在生效,同时全市森林火险预警信号已解除。

佛山提升强对流天气预测能力。南方+ 戴嘉信 拍摄

佛山提升强对流天气预测能力。南方+ 戴嘉信 拍摄

要做出精准的预报信息,有赖于佛山日益提升的天气预警系统。根据白皮书介绍,目前佛山已建立了“城市精细化短时强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和“龙卷风灾害监测系统”,开展龙卷潜势预报和强对流临近预报预警指标研究,制定了扁平化的龙卷风和致灾雷暴大风临近预警业务流程,逐步实现科研成果向业务转化。

而且,佛山搭建了雷达定量降水估测模型,更好将观测数据转化为强对流短临预报的参考,开展智能网格预报检验工作,预报质量为全省第3名。

市、区建成一体化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除了对强对流天气做出精准研判外,佛山的天气突发事件整体预警信息发布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

白皮书指出,2021年佛山市发布各类预警信号共720次,气象服务快(专、月)报共402期。另外有“两微”共发布天气信息、气象科普等4653条,综合监测能力得到提升。

“我们初步织密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网,南海区、三水区实现‘村村有’自动气象站,顺德区新观测场2022年1月1日开展对比观测。”佛山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指出,佛山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和社会响应机制。积极推进全市暴雨、干旱、台风、高温、低温、大风、冰雹和雷电等8种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

具体来说,佛山市主动融入大应急体系,建成市区一体化的“一张图”和“一张网”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加强发布系统与横向多部门的联合业务运行和应用。并搭建气象防灾大讲堂,构建“12345”科教模式(即组建了“彩虹”“小飞象”“繁星”志愿队和教师宣教团等四个科普宣教队,用好一座气象主题公园、二个科普展厅、三种讲堂和五个气象监测基地),建设校园气象站等。

今年继续为交通等行业提供精准气象服务

“我们要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继续做好防灾减灾气象专业服务和重大活动保障气象服务工作,为全市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提供高质量气象公共服务。”该负责人透露了今年气象工作服务的总方向。

白皮书指出,佛山气象将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中心工作,开展基于影响预报的专业气象服务;结合全市经济发展需要,继续在环保、交通、旅游、建筑等多个行业开展精细化专业气象服务,从而推进气象服务向更专业化、更精细化发展。

此外,市气象部门将继续科技创新驱动,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如推进防雷技术评价、防雷装置检测和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的技术支持保障。


■相关

去年佛山气象状况:

(1)气温明显偏高,高温日数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多。全市年平均气温24.2℃,较常年(23.0℃)明显偏高1.2℃,为1957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全市平均高温日数62.0天,较常年(28.9天)偏多33.1天,同样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多。

(2)降水量偏少,极端短时强降水频发。全市年平均降水量1404.9毫米,较常年(1768.2毫米)偏少2成。龙舟水期间(5月21日至6月20日)全市平均降水量229.8毫米,较常年(308.3毫米)偏少2~3成。年内全市有4天出现1小时雨量超过100毫米的短时强降水。

(3)初台终台偏晚,台风风雨影响明显。年内共有3个台风(“狮子山”“圆规”“雷伊”)对佛山市造成明显的风雨影响。

(4)阶段性气象干旱明显,森林火险等级高。2021年平均气温创历史新高,平均降水量偏少,导致佛山市出现阶段性气象干旱;天气干燥,森林火险等级高,其中12月1日至20日森林火险红色预警信号持续生效。

【南方日报记者】尹辅华

编辑 朱苏娇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