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一股新冠肺炎疫情“倒春寒”突袭韶城,韶关市辖三区经历了不平静的一周,在韶关抗疫的“主战场”,有这样一群人在武江以“本色”正面应战,步履不息,坚守一线,甚至昼夜不休,他们在各个岗位默默奉献,平凡却有力量,静默中透着刚强,只为共同打赢这场抗疫硬仗。
白
是冲在“疫”线的“大白”
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核酸采样的“大白”。唐音 摄
市政府调配400多人的核酸检测人员队伍来了,市管各个医院、各县(市、区)医疗队伍来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3月15日,武江区发现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当天,一队队“大白”天使从各地赶到武江,连夜奋战投入三类 管控区核酸检测工作,紧张有序,运转高效。
15秒/人、20秒/人、15秒……医务人员重复地做着同样的动作,换来了一份两份……千份万份的核酸样本。3月19日,韶关市辖三区(浈江区、武江区、曲江区)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入户采样需要跑多个不同的点,穿着防护服走路、爬楼梯比一直坐着采集感觉更闷热。” 第一次参加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的“95后”医生范乐当天除了在采集点采样,还与搭档一起前往行动不便的市民家中“入户采样”,“十几户走下来,对体力适应力都是一种挑战。但也要坚持,打赢这场‘防疫’战,大家都要加油!”
是实验室里脱水的“白手”
核酸检测人员发白的双手。
“三班倒”,人停机不停,不断重复标本签收及录入、核酸提取、试剂配制、核酸加样、上机检测等一系列复杂、耗时的步骤,这正是位于武江区科创园的韶关浩辰医学检验所承担着武江区大规模核酸检测的任务后每天的工作日常。
实验室里好几位检测人员因长时间处理样本,戴手套太久皮肤泡白手指肌肉抽筋也不敢停下来一刻,正是这样一群核酸检测实验室的“大白”为武江区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自疫情发生以来,他们全力奋战在为生命逆行的战线上,昼夜不停地探寻新冠病毒的“蛛丝马迹”,为武江人筑起一道坚固厚实的健康壁垒!
红
是“疫”无反顾的“志愿红”
推坐轮椅的老人去做核酸检测的“志愿红”。唐音 摄
他们是“红马甲”和“红袖章”,他们是奔走在封控管控区“疫”线的化身“白衣战士”运送物资、保障住户日常所需的党员红,他们像一抹殷红的暖阳,在魅力武江全民抗“疫”战线上绚烂绽放。
随着全员核酸“动员令”的发出,一批由党员干部和志愿者组成的“先头部队”于连夜率先奔赴社区各个核酸采样点,为战斗搭建“要塞”。各级机关单位党组织第一时间与驻点社区沟通对接,协调各类物资、完成调配、清点配送至各采样点,广大党员志愿者争分夺秒、通宵达旦,以高效的执行力,协助各核酸检测点准备物资、布置场地、筹备后勤保障,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家里有没有行动不便的人,核酸检测注意错峰出行。”“大叔您坐着轮椅,我们推您去验核酸吧。”他们一户户敲门,一户户确认,带着“大白”一户户上门,全员核酸因为他们不分昼夜的行动,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是“身经百战”的“火山红”
聂晓罡在核酸检测采样现场服务群众。
疫情当前,防控形势严峻,团韶关市委一声令下不到1小时首批300余名防疫一线志愿者招募工作胜利完成,在一众红白相间的马甲中,有一列“红与黑”的制服队伍与众不同,他们都韶关市登山协会救援队的成员,人人都被口罩和帽子遮得只剩下眼睛,作为队长的聂晓罡还是能被一眼认出,因为只有他穿着一身“火山红”。
聂晓罡同时也是中国扶贫基金会人道救援队全国40余名队员之一。这套 “火山红”战衣陪他去支援过2020年惠州水灾、2021年大理5·21地震、河南水灾等救援、救灾工作。这一次,披上战袍,聂晓罡带着20余名“战友”又上阵了。
15日晚,聂晓罡及7位队员被分在碧水花城二期检测点。因为去年在河南水灾后也参与过抗疫,聂晓罡这一组显得很有经验。他们冷静行事,一到站就向物业开清单要来桌椅、警戒带、“雪糕筒”、指示牌等,做好等待分区,分栋通知居民,安排老人先检,一番布置下来,凌晨两点多钟该点就完成了检测。随后,队员们前往其他点支援,直至第二天凌晨五点才回家。早晨8点多,聂晓罡再次回来报到,团市委工作人员也来向他“取经”。
脱下“火山红”战衣,他只是一名普通的污水处理工。本职工作之余、救援任务之外,他经常带着队员们进行专业训练。目前,韶关市登山协会救援队已有80余人获取了省级以上应急救援资格,为该市的应急事业储备了力量。
蓝
是迅速集结的“税务蓝”
武江区税务局志愿者协助社区开展核酸检测工作。</p><p>
紧急通知!支援社区核酸检测工作,地点未知、工作时长未知……3月15日晚上19点,武江区税务局全体干部迅速响应核酸检测工作全区“一盘棋”的号召,在休息时间立即赶回工作岗位做好“备战”。在30分钟内迅速组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派出20名税务干部立即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协助社区召集检测人员、排队引导、核酸登记、维护秩序,通宵达旦奋战至次日凌晨5点,服务群众4700余人次。在进行短暂休息后,该志愿服务队又再次集结,继续支援第二批核酸检测工作。
临近退休的老党员主动请缨,冲在一线;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党支部书记,忍着伤痛坚持带领突击队员在管控一线志愿服务,腰疼了就自己捶捶,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防控区值守、劝导、物资配送……战“疫”打响一周以来,韶关市税务局这支60人的“税务蓝”党员志愿者突击队,已服务群众1万余人次。
是“疫”刻不放松的“火焰蓝”
韶关“火焰蓝”开展防疫洗消实战训练。
全体参战人员分工明确,行动迅速,配合默契。安全员检查防护装备和器材以及战斗小组处置时间等;各战斗小组负责模拟在灾害场景下执行作战任务;警戒小组负责展开现场警戒,疏散围观群众,划分危险区和安全区域;防疫洗消小组负责在安全区快速搭建洗消装备,按照现场需要对作战人员和车辆器材进行隔离洗消、定点洗消、全面洗消。近日,韶关“火焰蓝”身着火红的防护救援服,通过视频远程调度的形式组织各队站积极开展防疫洗消训练。训练过程中,各队站严格按照涉“疫”事故处置相关程序进行。
根据当前韶关市疫情发展态势,韶关市消防救援支队疫情防控指挥部迅速进入战时模式,研判当前防疫工作,研究制定了《韶关市消防救援支队疫情防控工作指令(2022年3月16日版)》。根据支队工作实际情况,支队组织全市基层队站开展防疫洗消实战训练,应对突发,彻底阻断病毒传播途径,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绿
是离市民最近的“迷彩绿”
武江民兵维护核酸检测现场秩序。
“疫”不容辞,“疫”触即发,武江区人武部是离市民最近的“迷彩绿”,默默守护一方平安。当下正是做好本部和预定新兵集训队的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时期,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武江“迷彩绿”第一时间安排本部职工到碧水花城疫情防控岗轮岗执勤,奋斗在疫情防控一线。
全员核酸检测前夜,武江区人武部迅速组织收拢集结干部职工和民兵队伍,从物资调配装车到检测场地布置,从军民宣传发动到各种情况预想及处置,一切都紧张有序展开。
连夜备战,清晨出发,该区民兵队伍提前到达核酸检测点现场,开展“喇叭”行动,组织到场群众间隔一米有序排队,并呼吁附近住户积极下楼排队做核酸;同时告知相关注意事项,保障自身安全,避免在核酸检测时受到感染;暖心安抚老人、儿童,消除群众恐慌情绪,做好心理疏导;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最大限度缩短其排队等待的时间。“谢谢这些‘兵哥哥’,细心贴心帮我顺利下楼做了核酸,服务很好。”坐着轮椅的老人称赞道。
是共同守护的“健康绿”
大家共同守护的“健康绿”
“5,4,3,2,1!”“解封啦!”“嘀嘀……”3月21日零点,武江区沙洲尾原防范区边界处欢呼声、车笛声此起彼伏,现场公安民警撤掉护栏,马路恢复通行,现场还有市民开香槟庆祝。
20日,韶关市相关部门公布市辖三区(浈江区、武江区、曲江区)全员核酸检测数据,累计完成采样人数946503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韶关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决定,保持封控区、管控区范围不变,并重新划定防范区范围。
“终于可以回单位上班了!”家住保利中诚花园的林女士感叹,“一早出来走走,感觉空气都特别新鲜,真高兴!”家住鸿洲花园的梁阿姨说道。“全员核酸,效率很高!没想到这么快就可以出门活动了,为奋战一线的医护、公安、志愿者、新闻工作者们点赞!守护我们、帮助我们、让我们知道最新的消息。”张大叔激动不已。
全部阴性,防范区重新划定,许多人健康码“黄”转“绿”,是韶关人众志成城换来的“健康绿”,无论是各个岗位上奔忙的人,还是曾经或仍然坚守在家的“你”,都是筑牢防疫铜墙铁壁不可或缺的一环。
韶关市疾控中心提醒:“全阴性”不等于“零风险”,只要病毒一天没有被彻底打败,全体市民疫情防控就一刻也不能松懈。还在继续奋战的工作人员和在家中坚守的市民,还需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关心,多一分理解,胜利就在眼前,加油!
【全媒体记者】唐音
【通讯员】武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